研究发现双管齐下“饿死”癌细胞新法
迪庆州医药公司协办
用药指南
苗青 摄
研究发现双管齐下“饿死”癌细胞新法
科学家发现一种“双管齐下”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新方法,通过既不让癌细胞吃东西也不让它分解自身蛋白质的方法来“饿死”它。
非小细胞肺癌是最常见的肺癌类型,而不少非小细胞肺癌是由KRAS基因突变导致。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等机构研究人员2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论文说,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是影响细胞生长的重要因素,他们以KRAS突变小鼠为研究对象,并设法完全阻断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信号传导,结果,小鼠肺部的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
不过,阻断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信号传导并不能完全抑制肿瘤生长。研究人员介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等生长因子会告诉细胞,周围有营养物质;抑制相关信号传导后,肿瘤细胞就会因无法摄取必需的氨基酸而“挨饿”。然而,肿瘤细胞并不会坐以待毙,而是会分解自身蛋白质来产生氨基酸。
研究人员由此开展动物实验,同时抑制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信号传导以及蛋白质的分解,结果发现,肿瘤生长几乎被完全抑制。 (人民网)
这6类常备药不宜热水送服
大部分人吃药的时候关注的是药物的用法、用量。殊不知,服药的水温也很有讲究。服药不宜用热水(一般指60℃及以上),因为有些药品遇热后会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进而影响疗效。下面让我们看看哪些药物不宜用热水送服:
一、易被高温破坏失活的药物
这类药物主要包括助消化的酶类、各种活疫苗以及含活性菌的制剂。酶是有活性的蛋白,遇热变性凝固,从而导致疗效下降或消失。常用的有胃蛋白酶合剂、复方淀粉酶口服溶液、胰蛋白酶、多酶片、酵母片等,此类药中主要含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疫苗遇高温灭活,则不能起到免疫机体、预防传染病的作用。活性菌不耐高温,用开水冲泡或送服可将其杀死,从而失去治疗作用。如乳酶生含有乳酸活性杆菌,整肠生含有地衣芽孢杆菌,妈咪爱含有粪链球菌和枯草杆菌,合生元(儿童益生菌冲剂)含有嗜酸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这3类药物一般宜选用低于40℃的温水或凉开水冲服、送服。
二、遇热易被氧化还原的药物
如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因其性质不稳定,遇热后易被氧化还原分解而失去药效。
三、胶囊
胶囊壳的主要成分是明胶,在热水中胶囊壳会溶化并溶解,里面的药物迅速释放出来,不仅影响口感,而且影响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例如,在服用肠溶胶囊时,热水会使胶囊到达肠道前溶解,提前释放的药物经过胃酸的破坏作用,最终不能顺利到达肠道发挥原有的治疗效果。若更早,而且迅速释放出的药物浓度较高时,可能还会对咽喉、食管等形成刺激,引起恶心、溃疡等不适。因而,胶囊宜用温开水送服。
四、糖浆类药物
如止咳糖浆等,热水冲服会稀释糖浆,降低黏度,使其不能覆盖在发炎的咽喉等部位形成保护性药膜,从而使药效大打折扣。故在服用这类药物时,水温宜低于37℃,而且不宜多喝水。
五、含挥发性有效成分的中药
金银花、柴胡、荆芥、藿香、薄荷等中药都有特殊的芳香气味,这种芳香气味来自具有药用价值的挥发油,而挥发油多不稳定,遇热容易挥发和分解。很多中药颗粒剂和冲剂中含有这些中药成分,建议冲服时水温不超过40℃~60℃。
六、阿莫西林
阿莫西林易水解,随温度升高水解速率加快,且水解后形成高分子聚合物可引起类似青霉素过敏等症状。冲服阿莫西林颗粒时应控制好水温,最好在40℃以下或用凉开水,冲后马上服用,不宜久放。
为了保障上述几类药物的疗效,建议大家在服用时,以温开水(以口感有点暖为宜)或凉开水(25℃左右)冲服或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