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媒体的蓬勃发展对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影响,作为一名报纸编辑,一方面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突出报纸在新闻严谨性、客观性等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又要认清行业发展趋势,具备互联网思维,促进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下面笔者就互联网思维特点,从报纸编辑角度,谈谈新媒体背景下报纸编辑应当具备的互联网思维。
一、互联网思维的特点
1、去中心化
以往的报纸新闻都是由专门的新闻从业人员来负责,且围绕报社这一中心,开展新闻获取、编辑、出版等各项工作。这种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报纸新闻的专业性,但是从新闻发生到最后的报纸出版,期间会经过一定的时间。与当前的新兴媒体相比,报纸新闻的时效性相对较弱,也就很难迎合当前读者对于热点新闻实时获取的需求。互联网思维的去中心化特点,就是要转变这种“模板化”的报纸新闻制作模式,报社不再作为报纸新闻制作各个环节的唯一中心,而是借助于互联网、移动终端等,让广大群众能够参与到这一过程中,人人都可以是新闻的发布者,人人都能够了解新闻第一现场的情况,从而更好地满足群众的知情权,在增加报纸阅读量的同时,也可以吸引并留住一部分读者。
2、指向精准
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群体,获取新闻的偏好也会有一定的差异。例如很多老年人喜欢阅读关于养生、保健类的新闻,青年人则倾向于阅读创业、娱乐类的新闻等。但是传统报纸受版面等条件的限制,没有对新闻内容进行明确的区分,这就导致了部分读者很难从报纸中了解自己喜欢新闻信息,容易造成用户的流失。互联网思维的指向精准特点,就是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技术,获取目标用户的阅读偏好,并在新闻发布后进行精准推送,一方面是迎合了读者的阅读喜好,另一方面也可以逐渐积累一批忠实用户,这对于提升报纸等传统媒体的竞争力也起到了一定的帮助。
3、实时互动
在公众自主和独立意识觉醒的今天,人们渴望自己对于某件新闻或某个事物的意见得到他人的认同,新兴媒体的出现,为这一需求的实现提供了可能。例如,许多新兴媒体平台都提供了留言评论或实时弹幕的功能,这就方便了人们能够从自己的角度发表对新闻的看法或观点。同时,对于一些实时热点新闻,人们还可以进行互动,这也是传统媒体不具备的优势。因此,互联网思维中实时互动的特点,也应当成为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需要借鉴的一大特色。此外,这种实时互动还可以为报社与观众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渠道,观众可以提出一些改进意见,帮助报社不断优化报纸新闻质量,从而促进了报社的可持续发展。
二、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编辑应具备的互联网思维
1、创新思维
热点新闻能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是报纸新闻报道的重点对象。但是面对同样的新闻,如何避免同质化现象,突出自身的特色,更好的吸引读者,成为报纸编辑应当重点考虑的问题。报纸编辑只有具备创新思维,才能在对新闻进行二次加工的过程中,使报纸新闻具备新颖性和创新性,达到提升阅读量的目的。报纸编辑的创新思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报纸编辑应对读者的阅读心理进行重点分析,包括不同群体的阅读偏好、新闻叙述方式等。例如针对一些民生类的新闻,可以在编辑时适当加入一些流行的网络用语(如“蒜你狠”等),这样既可以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又可以提高新闻阅读的趣味性;第二,要注意深入挖掘新闻表现背后的深层次内容,多一些深度报道,少一些碎片化新闻,提升报纸新闻的价值性;第三,要在标题、版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可以适当增加多样化的配图,这样也能够提高报纸新闻的吸引力。语言方面要避免长篇大论和空洞言论,力求做到短小精悍,优化读者的阅读体验。
2、数据分析思维
近年来,许多关于实时新闻的报道中,数据分析、图表展示的比例明显增多。这种报道的优势在于通过列举数据,可以增强新闻的说服力和直观性,让读者能够抓住新闻的重点。因此,地方报社编辑也应当主动形成数据分析思维,提高数据分析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报纸编辑应当对与新闻事件相关的数据进行过滤和筛选,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另外,在数据与新闻结合方面,也要尽可能的做到自然,避免一味的列数据影响阅读体验和新闻质量。只有将新闻叙述内容和数据体表完美结合,才能使报纸新闻吸引更多的读者。此外,大数据等技术的普及也为报纸编辑应用数据分析提供了一定的条件。通过参加相关培训,报纸编辑人员要学会利用相关的软件对客观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充分发挥数据分析在报纸新闻报道中的应用优势。
3、超链接思维
超级链接简单来讲,就是指按内容链接。我们在网站上浏览新闻时会发现,网站编辑通常会把相关的新闻通过超级链接的形式放在一起,实时更新推送。读者只需进入一个网页,就能了解相关的新闻。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将事件的各个方面都能呈现给读者,只要读者感兴趣,挨个点击链接,就能看到关于此事件各角度的报道。这种做法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网络时代,报社编辑想和互联网“抢速度、争时间”几乎是不可能的,报纸有限的版面更是拼不过网络的海量。从内容生产到读者手中,互联网、手机只隔了一个发送键,而报纸要经过排版、传版、印刷、投递等漫长环节。报社编辑需要细心剪辑整合,提炼出事件主干脉络;配发评论,提升报道思想,提高新闻报道的权威性和品位;介绍新闻背景,链接与新闻有关的政策、法规,使新闻内容得以延伸,将一个新闻事件完整化、立体化地呈现给读者,使读者阅读起来一目了然。
4、导向思维
新闻报道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尤其是对于一些涉及到政治、社会、民生之类的新闻,要求报纸编辑必须要把握政治方向,坚守职业道德底线,对于新闻应该怎么报、应该报什么,都要有着清醒的认识。近年来,在新兴媒体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不良现象,部分新媒体为了追求流量,通过故意夸大问题或是刻意制造矛盾的方式,吸引用户进行点击阅读,严重违背了作为媒体人的职业道德。而报社、广播等传统媒体,一直以来都是以强调新闻的严谨性,这就要求报纸编辑即便是在新兴媒体背景下,也必须坚守导向思维,真正“用心”做新闻。例如,报纸编辑在选择稿件时,应首先对稿件的内容和舆论倾向进行把关,要具备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避免盲从。同时,也要提高职业素养,面对一些网络媒体通过制造虚假新闻获取高额利润的行为,能够始终坚守职业道德,确保报纸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和价值性。
在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报社既面临挑战,同时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了实现报社的可持续发展,吸引并留住更多的用户,就需要报纸编辑人员具备互联网思维,通过创新报纸新闻的内容与版式,通过数据分析增加报纸新闻的深度和广度,为用户带来更加良好的阅读体验,真正使报纸新闻集合传统媒体严谨性和新媒体灵活性的特点,为报社在新兴媒体背景下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