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理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要闻

第3版
理论
 
标题导航
  2018年5月24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拓宽渠道抓入口 注重培养聚人才
——浅谈村干部招录为公务员后工作适应问题
●张鎏

古语有云:“人身之所重者,元气也;国家之所重者,人才也”。时下我们国家已全面进入结构转换、机制转轨、观念转变、利益调整的加速转型期,在这一时期内,我们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当我们在为其举杯高歌的同时,更应理性地看到成绩背后所暴露的问题,例如:农村“熟人社会”陌生化、传统乡土文化消解、农村社会管理困难、村干部权威面临挑战等的社会心态失衡及浮躁现象等的问题。这些问题是社会转型期的必然现象,也是由于当前各种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人们在资源占有、机会获取、成果享用等方面出现了事实上的不公平,少部分人往往在比较中产生了心理失衡。因此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能在贫困地区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推动各项工作的专业型、复合型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已迫在眉睫。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的时代、新的特点、新的任务、新的使命,必然要求我们党特别是基层干部具有新气象、新作为、新素质、新本领。鉴于此,党委政府应从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将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的角度,加大从乡镇站所长、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中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以及优秀村(社区)干部中定向考录乡镇公务员、事业人员的力度。将一批熟悉农业农村(社区)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和谐社区建设中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村(社区)干部充实到乡镇公务员、事业人员队伍中。

村干部招录为公务员是顺时行事

一、优化队伍结构,拓宽队伍渠道。

俗话说:“根深才能叶茂”。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然而对于我们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而言,乡镇多数处于高寒、二半山区,气候条件复杂、区位及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加上村干部待遇偏低,年轻人大多不愿回流,导致出现村内招人难、留人难、人少事多的情况,加之上升通道不畅、干部不接地气等的问题,使得基层人才引得进、用得上、留得住成为一大问题。而通过面向村干部招考公务员,能够真正建设并留住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风扎实、精干高效、适应农村工作需要的乡镇干部队伍,让乡镇干部队伍更加稳定、高效,年龄结构、知识结构、阅历结构更趋于合理。这也为打造体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具有专业能力、专业精神的高素质“精准”干部队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激发工作热情,发挥“主场”优势。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的出发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来抓,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谋划、督战,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思想。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基层工作的重要性、持久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基层人才培养的艰巨性。党的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古人说:“病有标本”,“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者,是谓妄行”。将熟悉当地情况、热爱家乡的村干部选拔到公务员队伍中,充分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和工作热情,到岗后工作上手很快,各方面业务都熟悉,有思路、有干劲,更能发挥其人亲、路熟、情深的“主场”优势。

三、提高待遇保障,加强队伍建设。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村干部的地位极其重要,是缓解党群、干群关系的“润滑剂”,是村子发展的带头人,是村民联系外界的桥梁,也是缩小三大差距,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助推器”,更是实现和谐社会的“稳定器”。然而他们并不属于国家公职人员,因此没有太大的仕途前景,工资待遇也不是很高。一部分村干部属于挂名任职,平时都是照常下地干活、就近务工,村委会有工作才去帮忙,遇到村务繁忙的时候,就无法外出赚钱养家,生活有了后顾之忧。而村干部招录为公务员后,生活就有了保障,晋升有了渠道,便可以全身心投入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一批熟悉基层工作、善做群众工作的本乡镇干部。

村干部成为公务员需日臻完善

一、学习有待进一步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的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与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专业化水平不高、本领不适应等问题。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各项工作要求呈现专业化,对技术及技能型人才需求呈现复杂多样化的趋势。村干部作为各项工作的实施者,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各项方针政策,要更深入、细致的学习,对基层事务、产业方向要更明了的把握,才能将自己培养成素质高、能力强、技术硬的雪域铁军。

二、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千秋大业在用人。每个新生事物的产生,都会伴随一定的缺陷,这是必然的、可消除的,也是需要我们日益完善的。目前,村干部考录公务员队伍的举措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不免还是存在新考入村干部难以适应新的工作模式;村官考上公务员的当年,年底存在两次、双边考核;档案归组织部门管理的科员,考核权限却在人社部门;村干部身份转变后,潜意识中不习惯使用规章制度约束自身及下属等情况。这就需要进一步理顺管理关系和权限,使基层干部的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使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增长才干。

三、渠道有待进一步放宽

人才是边疆民族地区最宝贵的资源,基层干部队伍敬业精神、工作态度、能力素质,直接关系到基层发展建设的质量和层次。而村内的副书记、副主任作为村内一大助力,却因为学历、工作经历等的不足难以报考公务员岗位,因而进一步放宽渠道和招录条件、广招贤才,将德才兼备、认真负责的副书记、副主任也吸纳进来,不仅能充实基层力量,而且能增强其归属感、幸福感、光荣感和责任感,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和工作热情。

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将了解群众内心的需要和期盼,能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村干部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考录方式吸纳到公务员队伍中来,培养其吃透“上情”的政策力、熟悉“下情”的实践力 、了解“外情”的影响力、关心“民情”的亲和力,以及结合“四情”的执行力和创新力。让基层干部能真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踏实地而望星空、志高远而接地气,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基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申请链接 | |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2001-2007 diqing daily All Right Reserved
迪庆日报社香格里拉新闻网版权所有
   第1版:头版
   第2版:要闻
   第3版:理论
   第4版:卫生与健康
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编辑应具备的互联网思维
遗失声明
注销公告
寻亲公告
公告
时代精神召唤媒体砥砺奋进
拓宽渠道抓入口 注重培养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