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情感在线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要闻

第3版
德钦新闻
 
标题导航
  2018年5月28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童年的锅粑
★俞益萍

虽然过去的岁月不复返,但现实生活中偶尔遇到曾经的事,心灵的琴弦也会触响往日的音符,那时,我的歌声便在岁月苍老的一丝黯然中,唤醒更多甜蜜的感觉。

近日逛超市,孙女要买锅粑吃,我在琳琅满目的糖食柜里寻找,发现好几种品牌的锅粑,细看精装盒说明,令我大失所望,原来那都是用淀粉、香料调配后,经高科技设备油炸、烘烤和繁琐的程序加工而成。买回家开盒,见不到锅粑的米粒,尝不出大米的清香,其味与记忆中童年的锅粑迥然不同,我只得在失落的历史里,捕捞原始锅粑的情趣美味了。

六十多年前,每当母亲做饭时,我就围在灶旁,帮忙添柴烧火,等铁锅里的饭焖熟后,母亲把饭盛出来,铲下结在铁锅上的那层锅粑。

小脸盆大一块的圆圆锅粑,中间金黄灿灿,油光晶亮向四方漫开,变得渐渐淡黄,那是因为母亲煮饭时,特意在米里加了几滴茶籽油,结牢的锅粑就容易完整地铲下来。

母亲在铲锅粑时,又在上面抹了一层猪油和盐,锅粑的米香和猪油的肉香里,还掺杂着柴火淡淡的树木香。我双手捧握着锅粑,跑出厨房,来到玩耍的同伴中边吃边炫耀,还分享给每人一小块,同伴们吃得香脆,眯笑了双眼。

那时烧柴煮饭,个个家里都有锅粑,同伴们也常把自己的锅粑分给我品尝。有的锅粑里夹了辣椒萝卜或酸蕌头,有的抹了豆腐乳和甜面酱、也有的撒上一层红砂糖,酸甜辣味无所不有。

尤其过年之时,锅粑里夹着大块肥腊肉或腊鱼,比起北方的大饼夹大葱、洋人的汉堡包、南粤的尖堆等美食,也是毫不逊色。

如今有了新品种锅粑,可惜柴火锅粑的味道消失了,成了历史的记忆。岁月痕迹,却留下母亲锅粑的深爱。

童年的锅粑在母亲手下,呈现了一页美食文化的经典。有一次煮饭,柴火有点湿润,火烧不旺,我就用吹火筒猛力吹气,因心急手忙,在烟熏火燎中,吹得灶灰喷出,灶前一片弥漫,火时大时小,不幸又把锅粑烧得焦糊,闻着一股浓浓的大米焦香味,母亲没有怨怪我,倒说:“不要紧,糊锅粑煮粥,吃了治病。”母亲的理解是对我的宽容。

接着,母亲盛出饭后,把煮饭时舀的一碗米汤倒进锅里,用锅铲搅烂锅粑,一锅淡黑灰色的焦糊锅粑在沸腾着,母亲又放进开着碎花儿的白菜苔、香葱、生姜丝、红红的辣椒、猪油和盐。瞬间,锅粑粥有了红绿花黄的华丽点缀,袅袅飘升的热气里,依然飘浮出一股烧焦的米糊香,溢满整个厨房。

后来我才知道,母亲烹煮烧焦的锅粑粥,是民间一道良药,可化食消胀、医胃痛、止肚泻、治脚痒。

有时,母亲还把吃不完的锅粑抹上一层盐,掰成小块,放到竹篾筛子里晾干,收藏在一个瓦罈里;为防潮润,罈底垫有生石灰块。留到年三十夜,窗外的雪花飘得正热热闹闹时,母亲的油炸锅粑让年夜变得香喷喷,那时刻,母亲会给我们每人一块,品尝着新年的新愿望。

童年锅粑的清香,带着我走向人生的遥远,也走向了幸福的梦想。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申请链接 | |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2001-2007 diqing daily All Right Reserved
迪庆日报社香格里拉新闻网版权所有
   第1版:头版
   第2版:要闻
   第3版:德钦新闻
   第4版:情感在线
童年的锅粑
守望麦田
注销公告
遗失声明
登报作废
且向花间留晚照
心怀高考香
用耳朵疼父母
母亲是条长长的河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