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是指公路工程的建设业主按照有关安全法律、法规,为预防工程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而建立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系列活动。安全生产管理体现“要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的思想,在施工管理过程中表现为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使施工生产在保证劳动者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
强化落实“一岗双责”,进一步明确参建各方全员安全职责,采取严格的奖罚措施,加大建设业主主导力度。公路工程安全管理是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明确建设业主是重要责任主体,勘察设计单位是工程施工建设的第一步,是保证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和前提条件;监理单位实施工程安全监理是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应要进一步加强参建各方“一岗双责”的落实工作,在明确参建人员安全职责的前提下,营造“人人管安全,人人要安全”的良好氛围,并通过“安全生产月”、“平安工地”活动、安全竞赛、安全评比等方式,依靠严格的奖罚措施,充分发挥业主安全管理主导作用,调动参建各方安全管理积极性。
以示范施工合同段内业管理为基础,完善项目各施工单位制度内容,通过检查督促、奖优罚劣等手段,确保制度执行力。首先,选取本辖区内业资料做的最好的施工合同段为基础,结合上级主管单位及项目业主等相关要求,联合监理规范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制度内容,树立项目内业示范标段。其次,以示范标段制度体系为模板,推广应用,督促各标段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度修编,完善相关制度内容。再次,在日常检查及各类综合检查中,以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为核心,检查制度执行情况。建立示范制度体系过程中应重点注意:要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监理、施工单位关于安全专项方案的审批流程及审批人员要求;要规范施工单位安全费用申报范围,理顺费用申报签认流程;要对特种设备及人员台账更新频率、报备流程,设备日常维修养护等内容提出相关要求;要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内容、频率、范围;要规范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检查频率、范围、内容等。
要针对现场安全管理的重点、难点,严防死守消除事故隐患,确保项目安全生产。首先,各参建单位要对本辖区的重大危险源要有清晰的认识,业主、监理、施工合同段要相互联动管理,“对症下药”解决相关问题。其次,业主应结合项目特点,在与监理和施工单位充分沟通的前提下,推行相应安全标准要求,控制关键点完善现场管理。如提出桥梁高空作业工作平台铺设,安全护栏设置要求;要求隧道掌子面用电箱,采用双箱体电箱,防止飞石破坏,严格执行掌子面与仰拱、二衬间的距离;规范炸药库安全管理,隧道内逃生管设置、急救箱内物资储备等内容;要求龙门吊、汽车吊、架桥机等特种设备必须由监理、施工单位采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经检查签名确认后方可进行;要求加强汛期、今冬明春、重点时段的安全自检自查工作;提出施工现场、职民工驻地防雷、防水、防风措施及日常检查要求等等。再次,就是要发挥业主方强有力的管理手段,通过日常检查、抽查及专项检查,检查各项安全标准落实情况,督促相关合同段整改落实,确保本辖区施工现场生产安全。
用电安全问题是现场施工环节存在的普遍问题,要充分发挥业主强有力的管理手段,制定相应标准解决用电安全问题。用电安全管理在现场安全工作较易被忽视,特别是涉及高墩施工、隧道施工处的用电安全极易导致次生事故的发生。用电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电箱破损、电箱接线一漏多闸、电箱未接地或接地无效、电箱用漏电开关代替闸刀开关、电箱高度不符合要求、电箱日常维修养护不及时,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混接、临电架空走线不规范、走地电线未设置保护套,工人宿舍用电乱搭乱接等方面。要通过日常检查管理,督促各施工合同段规范现场用电管理。
要全面推进“平安工地”建设活动,在本项目内宣贯“平安工地”建设活动要求和部署“平安工地”考核评价工作,要求各参建单位认真解读考核评价标准,按“平安工地”活动的各种要求,各司其职开展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以确保平安。为充分调动各参建单位“平安工地”活动开展的积极性,业主应每半年按“平安工地”考核评价要求对各施工单位进行考核,对考核优胜单位应给予奖励。目前,高速公路、二级公路工程建设发展迅速,工程建设中缺乏大量有技术基础并能熟练操作的工人,大批农民进入施工队伍,导致施工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且施工队伍流动性大,给安全生产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在建设安全管理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交通厅“平安工地”等相关规定,结合具体的施工特点,不断提升安全管理的科学性,确保人员和财产安全,实现本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的控制目标。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是科学系统的目标管理模式和管理体系建设,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基础,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强化安全意识,加大安全投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生安全健康,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它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分析生产安全风险,建立预防机制,提高专业技术装备水平、健全科学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急预案、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各生产环节和相关岗位的安全工作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程和标准,并持续改进,控制生产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安全生产的良好状态;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内容上看,是具有战略性系统整合能力的动态管理过程,是全面开放企业安全管理潜能、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实现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作业现场标准化和操作规程标准化,促进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要紧紧围绕“强化红线意识,责任意识,促进安全发展”主题,坚持“抓基础、抓示范、抓关键”的原则,围绕强化基层和夯实基础做文章,紧抓特种设备“三证”的办理,全面落实本项目所有特种设备未经检验禁止使用这条红线;严抓工程建设安全“三类人员”持证问题,全面禁止无证经营许可问题;工地现场严禁“违章指挥、违规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三违现象;积极开展“零事故班组”活动,着力推进本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标准化、精细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安全防护标准化、场容场貌规范化、安全管理程序化,使项目建设安全生产处于可控状态。
总之,影响公路建设项目的安全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和“三个必须”的要求,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规定”,加强项目建设业主、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重视安全生产,明确安全目标制度,健全安全机构、人员,加强危险源辨识,保障安全生产经费,落实安全施工技术交底、教育宣传培训、隐患排查治理、三违检查,做好安全应急预案和演练,制定专项施工方案,执行隧道施工九条规定等,才能克服不安全因素,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做到管理制度化、科学化、人性化才能筑建出高质量、一流的公路,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促进行业持续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