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电话出了毛病,要不是我通过电话线上网,我早就把固定电话停了,反正家里手机都好几部。 次日,我拎着电话机,赶到了电信大楼,经人指点我才在旁边的一个侧门,找到修电话机的地方,平时来交电话费,还真没注意有这么个场所。我走进去,见已经很有几个人在等着修电话了,都是些上了岁数的人。随后又赶来几个拿电话来修的人,也都是上了岁数的人。年轻人就我一个。
我有些焦急,就说:“怎么这么多修电话的?”里面修电话的中年人说:“这还多啊!昨天排队都排到大门口去了。”有人接茬说:“这两天天刚晴,田里活还没出来,都趁这机会来修电话了。”修电话的说:“梅雨天又潮湿,又好打雷,电话就容易坏。你们回去要在电话上面、下面都要放干燥的手巾,这样电话就不会受潮了。”一个大叔说:“我都那样做了,还是不行,梅雨天就是回潮。”另一个大叔说:“电话不响了,我急得没办法,就把电话拿到太阳底下去晒,它还是不响。”修电话的说:“千万不要晒,当心把屏幕晒坏了。”大叔惊讶地说:“是吗?看来我是弄错了,以后再不敢晒了。”
也是等着无聊,我就问他们:“怎么不让孩子们给你们买手机?”一个大叔马上说:“我们不会摆弄手机!”另一个大叔说:“别说了,上回我家小子给我买部手机,也教会了我。可我那天栽秧时,手机一下滑掉进水里,就报废了。这不,我又用上了固定电话。上回,小孙子回来,非要玩这固定电话,我那儿子就把电话机摘了,给他娃娃当玩具玩,玩坏了,他们不管了,跑到城里去了。”
电话机的毛病都不大,大多是受潮了,修电话的把它们拆开,拿电吹风吹吹,也就无事了。虽然修理费并不便宜,但这些老人都没有讨价还价的意思,都直接掏出钞票按价付出。
像他们这一代人,都是吃过很多苦头的人,他们都把钱看得很珍贵。我常常在街上,看到像他们这样岁数的人,在购买物品时,总是犹豫不决,又想买又舍不得花钱,常常和商贩们为价钱争得面红耳赤。从他们修电话的慷慨劲头来看,估计电话对于他们来说特别重要。
重要在什么地方呢?一个用小竹篮挎电话机来修的老大妈,一句朴实的话语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她说:“要不是我女儿在外面打工,我还要这电话干什么?”是的,乡村的年轻人,大部分都远在外地打工,村庄变成老龄的村庄,留守后方的老人,常年见不到膝下的儿女,难享天伦之乐。想儿女心切,只有通过忠实的固定电话,才能听到骨肉的声音,听着儿女们活生生的话语,那些苍老的牵挂的心,才能暂时安定下来。
在多雨潮湿、草木深深、长满青苔的苍老乡村,那些固定电话就是故乡的耳朵,它们在一座座老屋里,日夜警醒着,时刻准备努力去捕捉,那来自远方的儿女们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