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江初)近年来,德钦县始终把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改善村级办公条件、提升便民服务环境、维护藏区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截至目前,德钦县123个新建、76个重建、89个修缮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共投入资金5310.6万元。
该县紧紧抓住“建、管、用”三个环节,努力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成村级组织议事决策、政策宣传、科技培训、文化活动的平台,增强村级阵地综合服务功能,切实做到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引导教育党员和群众工作,充分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政治引领作用,使村级活动场所成为传播信息之“窗”、党员活动之“家”、联系群众之“桥”。
围绕群众实际需求,开展便民服务活动。以当前正在开展的“拥护核心·心向北京”主题教育活动、“流动党校”为载体,将农村党员、信教群众等组织起来,在村级活动场所内开展宣讲活动,引导广大群众要知党恩、感党恩、报党恩,坚定不移的跟党走,使村级活动场所成为群众技能培训及法律法规、强农惠农政策宣传、文明新风、实用技术等知识普及的主要阵地。截止目前,全县村级活动场所共开展各类培训104场次、传授新技术5项、宣传政策2375次。
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村务议事活动。在村级活动场所设置公开栏、宣传栏等,公开村级重大事项和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脱贫攻坚、强农惠农等热点焦点问题,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定期组织党员群众参加民主议事、重大事项征求意见会,广泛征求党群意见,了解民情、集中民智,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及时公开党务、村务、财务,推进村务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围绕矛盾纠纷中心点,开展隐患排查调解活动。建立健全村干部轮班、值班制,要求每天至少有一名村干部到村部上岗值班,在方便群众办事的同时,及时了解群众呼声和诉求,第一时间发现存在的各类矛盾隐患,及时加以解决,形成“有难事到支部,有困难找党员”的和谐局面。截至目前,共在村级活动场所内解决矛盾纠纷175起,实现小纠纷不出村,大纠纷不出乡,保证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平稳发展,进一步巩固维稳工作成果。
围绕存在问题焦点,开展红白理事规范活动。配齐配全群众办理红白喜事所需设备,积极提倡在活动场所举办婚丧喜庆,把移风易俗、文明节俭办婚丧喜庆纳入村规民约,规范群众办理红白喜事的规模档次,倡导厚养薄葬、喜事简办,引导群众节俭办事,反对奢侈浪费和盲目攀比,充分发挥村级活动场所在节俭婚丧新风中的重要作用,对革除陈规陋习、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奔子栏镇玉杰村已对婚丧嫁娶相关事宜开展时的菜品、规模等作出规范。
围绕群众舞台重心,开展文娱活动。以群众活动为中心,党员远程教育、农家书屋为依托,引导群众积极发掘传统民俗文化,充分发挥老年活动、妇联、共青团等村级组织的作用,以春节、藏历新年、射箭节、民族团结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为契机,组建文艺队,编排节目,开展锅庄、弦子、服饰展示等各种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截至目前,全县共组建43 支文艺队伍,在村级活动场所进行演出200余场次。
围绕促进群众增收,开展农产品物资交流活动。以村级活动场所为平台,突出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展示和配送中心。各乡镇按照“乡镇党委政府支持、市场运作、突出特色”的原则,整合辖区内优质农产品资源,与旅游业紧密相结合,定期不定期举行农产品推介会,力争使所属辖区80%以上的特色农产品进入村级活动场所展示销售,进一步开拓市场。目前,全县各乡镇已成功举办15期农产品推介会,切实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