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紫穗槐的环境适应性及多种经济价值,可以考虑在城市面山生态植被恢复建设中作为景观树木进行栽植,发挥景观建设作用的同时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探索发展林产业的有效途径。
一、 紫穗槐的生物特性及环境适应性
紫穗槐,拉丁学名;Amorphafruticosal,别称,棉槐、棉条、紫翠槐,其所属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蔷薇目,豆科,紫穗槐属。是多年生落叶丛生小灌木,高1至4米,小枝灰褐色,被柔毛,后变光滑,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长10至15厘米,有小叶11至25厘米,宽0.6至2.0厘米,先端圆形,锐尖或微凹,有一短而弯曲的尖刺,基部圆形,并有腺点。穗状花序常一至数个顶生和枝端腋生,长7至15厘米,密被短柔毛,荚果下垂,长6至10毫米,宽2至3毫米,微弯曲,顶端具小尖,棕褐色,花果期5至10月份。紫穗槐喜欢干冷气候,在年均气温10℃至16℃,年降水量500至700毫升的地区生长最好。其耐寒性强,在最低温度达-40℃以下,降水量200毫米左右的地区也能生长。也具有一定的耐淹能力,虽浸水1个月也不至死亡。对光线要求充足,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砂质土壤较好,能耐盐碱,耐瘠薄,抗沙压,抗逆性强,并具有很强的抗病虫害,抗烟和抗污染能力。
二、 紫穗槐的主要经济价值
(一)药用价值 花有清热、凉血、止血的作用。
(二) 防护林作用 紫穗槐抗风力强、生长快、生长期长、枝叶繁茂、是防风林带紧密种植结构的首选树种,其郁闭度强、截留雨量能力强,萌蘖性强、根系广、侧根多、不易生病虫害、具有根瘤,改土作用强,是保持水土、改良土壤的优良植物材料。紫穗槐虽为灌木,但枝条直立匀称,可以经整形培植为直立单株,树形美观。对城市中二氧化硫有一定的抗性,也是难得的城市绿化树种。
(三)高效绿肥作用 紫穗槐为高肥效高产量的“铁杆绿肥”。据分析,每500公斤紫穗槐嫩枝叶含氮6.6公斤,磷1.5公斤,钾3.9公斤,可一种多收,当年定植秋季每亩收青枝叶5000多公斤,种植2-3年后,每亩每年可采割1500-2500公斤,足够供应三、四亩地的肥料。
(四)饲料作用 紫穗槐叶量大且营养丰富,含大量粗蛋白、维生素等,是营养丰富的饲料植物,每亩紫穗槐可产1000公斤鲜叶,主要用作猪的饲料,常以鲜叶发酵煮熟饲喂,粗加工后即可成为猪、羊、牛、兔等家禽的高效饲料。
(五)编筐作用 紫穗槐枝条柔韧细长、杆滑均匀,用作绿肥春季割一茬绿肥,秋季收获一茬编织条,还是编织筐、篓的好材料。
在大力发展迪庆州旅游支柱产业的背景下,对城市面山造林树种的要求已不再只具有经济和生态价值,也要求较强的环境美化和景观建设作用,而紫穗槐是一种具有春季观花型、秋季观 叶型、树形美观等多重观赏价值的经济树木,可以在公园或旅游区、公路两旁种植,是美化环境、卫护地表固土的理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