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军分区以节能促保障 实现后勤二次创业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5-12 17:57:39

  迪庆军分区立足高原、热爱高原、扎根高原艰苦创业,于2006年底,完成了以分区营区综合整治为标志的第一次创业。在着眼于完成抢险、维稳多样化保障任务,实现分区后勤二次创业中,走出了一条以节能促保障之路。

  营区设计节能,走可持续完成多样化保障任务发展之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分区党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运用营区一次创业的现代技术成果,发挥建筑节能作用,降低能耗,走可持续完成多样化保障任务发展之路。营房建设用先进的理念引导先进设计,营区各单体从顶层设计到建筑施工再到装修使用,做到光、电、水、热、气等能源方便利用、节约、替代和循环,最大限度地减少能耗。采用耐力阳光棚和双层隔热技术与内廊式走道、合院式建筑,较好地解决了建筑保暖问题;采用水源热泵并利用热泵抽水深井技术,保障整个营区生活、消防用水,既保证了供热时间和室温,又降低了能耗,从而全面解决长期困扰部队官兵冬季取暖问题;采用在西藏有成功经验的新型智能化太阳能防冻技术,有效利用高原丰富的日照资源,较好地解决了普通太阳能易冻损问题;采用数字化军营配置,在营区安装了数字监控、可视对讲、电子计费、电气控制等系统设备;采用大量人性化功能配置,不但在部队食堂配备自动洗碗机、餐厅防滑胶垫,还为官兵完善了淋浴间、卫生间、电话间、图书室、氧吧室。从官兵就餐、饮水、取暖、洗澡、看病、文化各方面体现时代要求和对官兵的人文关怀,同时走出了一条立足高原节能,以节能促完成多样化后勤保障任务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资源利用节能,为完成多样化保障任务主动积聚能量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分区党委在营区整治前,主动支持地方城市规划建设改革,在分区土地实际占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科学筹划,积极创建“节约型军营、节约型机关”和打造高原绿色营区、生态植物营区活动,使较少土地资源倍增出较大的能源资源利用效益。营区各单体均安装了联集管式太阳能热源集热板,利用驻地高原紫外线强的特点,将光源转化为热能,再将冷水加热到60℃左右,满足了官兵们的用水需要。采取定时段、定人员负责供热(气)的形式,尽可能减少热排量,气排放。分区还先后投入军工25080人次,拆除旧营房58幢,4万多平方米,清理土方2万立方米,利用一批旧材料用于军工自建车库、操场和部分通道7333平方米;植树1900余棵,种植草坪11000多平方米;还建造了湖山、花园、小桥、流水,使分区较少的土地资源焕发出迪庆藏区绿色营区新貌,为完成多样化后勤保障任务积聚了能量。

  加强管理节能,为完成多样化保障任务提供全力支撑

  党的十七大报告论述:“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分区党委注重把增强节能管理工作的重心和落脚点放在提升官兵的能力和素质上。从年初工作筹划到全年工作分步实施,始终要求“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分钱、一颗弹、一粒米,人人节约,全面节约,节约光荣。”分区认真落实《省军区党委机关解决“五多”问题的规定》,从精减会务开始,压缩出差、办公用品采购等事务和行政消耗性开支。坚持能套开或合开的会议决不单独开;开会尽可能缩小规模,压缩时间,精减程序。纸用双面,订刊适当,压缩文电,提高效率。检查评比注重内容,不流形式,不打乱部队正常秩序。工作组到基层轻车简从,简化陪同,减轻负担,减少次数。通过实实在在的节约,实现分区后勤保障保出战斗力的目标。分区党委找准为谁保障服务的切入点,围绕能打赢的落脚点,一心一意谋保障,时时刻刻想发展。着眼维护藏区社会和谐,经济发展,从真打实备的标准出发,建设后勤,研究后勤,探讨后勤“管用、顶用、实用”的保障招法,谋求后勤保障层次的提升,走一条适应高原环境,立足高原节能,以完成多样化后勤保障任务为目标的后勤一体化发展路子,全面实现分区后勤的二次创业。(牛举 王成国)

责任编辑:和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