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古人员正在双墩1号墓现场紧张工作。王从启摄 五色混合土、白土垫层、圆形墓坑、放射线、土丘、土偶……经过19个月的考古发掘,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境内的蚌埠双墩1号墓葬日前发掘到底。专家介绍说,双墩1号墓展示了考古史上从来没有发现过的极其复杂的遗迹现象,开启了一个“从未见过的新文化现象”。 考古界感到“震惊” 双墩村内有两座高9米以上的古墓葬封土堆,2006年12月,考古人员开始对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该墓是有二层台的圆形土坑竖穴墓,墓坑深7.5至8米,总计有10具随葬人骨。 依据随葬品和墓底埋葬布局,考古专家判断其时代应该为26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到目前为止,蚌埠双墩1号墓的来由尚未查到相关文献记载,墓主身份还不清楚。但是从墓葬的规模葬制看,应为诸侯王级的墓葬。 据悉,该墓葬发掘发现了五色土、白土层、圆形墓坑、放射线遗迹、土偶等考古史上从来没有发现过的极其复杂的遗迹现象,令全国各地相继赶来的相关学科领域专家们无不感觉“惊讶和震撼”。 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张中培指出:“中国考古史上,这种遗迹现象从未见过。”人骨鉴定专家、吉林大学教授朱泓则在现场考察之后表示“震惊”,说:“这是非常重要的发现,为什么会形成这些现象,需要进一步研究。” 此外,墓葬还使用了我国从未见过的墓底埋葬布局。同时在墓底发现的还有编钟、剑、车马器等370多件铜器以及石磬、陶器、玉器等随葬品。专家一致认为,蚌埠双墩1号墓不管从墓葬的形制、结构和遗迹上都是中国墓葬发掘中的重大新发现,反映了极其复杂的埋葬习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