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举重比赛曾经差点失去自己的生命 主持人:张湘祥是很性情的人,你比赛完了亲吻杠铃,还有叩谢,这是你设计的吗? 张湘祥:没有,这是发自内心的,我平时在赛场上不太表现这种类似做秀,或者是表演的这种,这是我这么多年来努力的直接表现。为了这次比赛我付出了很多,曾经为了这个我差点失去自己的生命。为了能够重新回到举重台,能够回到赛场上,我用了两个字,鼓励自己,用生命的快乐,才会有今天发自内心的快乐一刻,举完这一把我彻底解脱了,我很轻松。 主持人:第二把已经打破了奥运会记录,第三把虽然没有成功,但是你还是笑的很开心。 张湘祥:那时候加到184,我想打破总成绩的世界纪录。 主持人:平时举起过这个重量吗? 张湘祥:没降体重的时候举过185,降体重后差距是很大的,我靠的是毅力和精神,我希望试着去冲击,当时体力和腰部情况都不是特别好,但是我希望把这个精彩瞬间留给自己,也留给所有关心和支持我的人,让他们看到我尽力了。 主持人:这就是奥运精神的体现,更快更高更强。 主持人:这就是两个字--坚持。事隔八年,2008年在自己的家门口获得一枚金牌,这8年当中发生了太多的故事,有一次对于你来说印象是尤为深刻,让你成熟了,那一次能跟我们说一下吗? 张湘祥:03年的非典期间,因为我从2000年8月份升级别以后,训练强度、力量各方面都在提升,由于没有把握好一些技术,一些强度的尺寸和分寸,导致了腰部肌肉过度疲劳,有一些劳损,为了迎战04年的雅典奥运会,希望有机会参赛,备战期间每个环节都很重要,都要顶着压力,顶着伤病恢复提高,在选拔的过程当中要参加比赛,腰痛无法正常训练,为了恢复当时打一些运动员常用的封闭针,减轻伤痛,但是出了医疗事故,我昏迷了三天三夜,醒来后才知道那一刻是多么的危险。从那以后,我在床上躺了四天,等我清醒了以后,恢复差不多了以后,医生告诉我可以出院了,当时我没有太多的想法,我觉得睡了很长时间,脑子有一点晕乎乎的感觉,下床穿好衣服走了。当我一出急诊室门的时候,我看到我教练憔悴的神情,我就觉得应该是有什么事情,他带着哽咽的语言告诉我,小子,终于活了。我心里还有点纳闷,干嘛说这个话,我觉得我睡了很长时间,做了一个梦。 主持人:不过今天看来是一个重生。 张湘祥:那一刻给我感悟最深的就是当我走出医院大门的时候,那天的天气,整个场景,阳光明媚,空气特别的清新,感觉阳光普照大地的时候,所有的事物都是崭新的,前所未有的感觉,我觉得我来到了一个新的世界,一切事物都是新的。虽然好象有点眼熟,其实那一条路是我经常走的,而且经常路过的地方,那一刻我觉得全是新的,我一路走回去,教练开车带着我,我觉得所有的东西都是发亮的,那一刻感觉真是非常好。但是回到自己公寓的时候,我自己一个人呆着的时候回想,如果我没有了生命,我眼前所有喜爱的东西将会给谁呢,将会怎么办。说句再幼稚一点的话,我这么多年辛辛苦苦的积蓄,存在银行的存折密码家里人都不知道,怎么办?当时我回想起来,什么最重要——人活着生命最重要,只有生命才能创造一切,才能创造一切奇迹。 在博客里甜蜜地回忆胡锦涛主席对他的看望和鼓励 主持人:所以才让你格外的珍惜以后得来的机会,那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后来还有一次,我们是在张湘祥的博客上看到了这样一篇文字,觉得很有意思,大概就是这样写的,今天是我一生中具有非同一般纪念意义的日子,在离08年开幕式还有16天的今天,我很庆幸做了一件事情。 主持人:不能再说了,到底做了什么事情呢。 主持人:我把这一段念完,这一段很有意思,他的文字写得很生动,有一个人他的脚步停在了我的台边,顿时我有点紧张,只见他伸出右手,我便灵机一动的冲上前去,握住了他的手,说了声胡主席,你好,主席也是神情的望着我说,你好,当时的摄影机一顿狂拍。 主持人:通过一段小片来回顾一下当时的情景。特别兴奋,一下就冲上去跟胡总书记握手。 张湘祥:当时也很巧,举重馆两边有偏门,胡总书记进的正好是男队的门,女队在另外一边。那天早上我们在训练,我安排的台是在进门的第二个台,胡主席一进来的时候,正好我在那儿训练,我们正好站起来要迎接他。他一走进来,我们俩正好是面对面,他一走进来第一个看到的就是我。一对视,我有点紧张,不知道怎么才好。他走到我边上,停下来看着我。怎么办呢?我冲上前去跟他握手,赶紧就冲过去,当时感觉很怪异,很激动,从来没有过的那种感觉,不像经常来的领导,总局的领导经常碰到面。 那一天对于我来讲也是很有意义。怎么说呢,很巧合,因为那一天的数字对于我来讲也是一个幸运数。那天是7月23号,主席来看望我们,为我们加油鼓劲,正好也是离奥运会开幕的第16天。16是我的幸运数字,我是16号出生的人,这一生中16号给了我很多的转折,我所有的转折都是在16号,特别巧合。主席进来的时候,第一个跟我握手,这意味着什么,我心里想,我好荣幸,第一个。5月13号福建火炬传递的时候,我是第一棒,都是跟奥运挂钩的,奥运期间我能在暗暗冥想当中始终有一个第一个,最好的,最前面的。这些始终给我一种默默的暗示、鼓励,我觉得这种鼓励能让我做得更好,把我送上最高领奖台。 妈妈曾经反对练举重 和妈妈有约法三章 主持人:(张妈妈)原来还反对儿子举重,为什么呢? 张湘祥的妈妈:18年了,提起来真是又辛酸又心痛的事情,虽然我生了他,但是路要靠他自己走,只要他认定了路,作母亲的也管不了。 主持人:(张湘祥)还和妈妈约法三章。 张湘祥的妈妈:他到四年级的时候,学习成绩有点退步,班主任就说你叫孩子练举重干嘛,学习成绩都下降了,我就跟教练说还是不练了,小孩子六年级毕业出去了,还得要学习,到时候没有文化能当饭吃呀?结果他拍着胸脯告诉我,你不要急,我带着他肯定往北京走。到了9月1号、9月5号有两张通知书来,一张是福建的,一张是北体的,我跟他爸爸说,我说我们就到福州去吧,离家更近,方方面面的事情能照顾得到。(张湘祥)他不干,非要到北京去,那好,我们坐下来谈判,9月13号的时候憋的不行了,我说你如果到北京去,南方的孩子到了北方去,天气也不适合,9月份一下到了冬天就长冻疮了,他真的要去我也没办法,路要靠你自己走。 主持人:张妈妈,我特别理解你的心情,妈妈跟儿子的感情我特别能体会到,我们现场做一个测试,这么多年,看看您还记不记得约法三章。 张湘祥:第一个就是要我把文化水平,文凭拿高,出去以后英语学好,还有一个,这一下我都忘了。 主持人:妈妈帮他补充一下。 张湘祥的妈妈:要往家里写信。 主持人:事实上写了吗? 张湘祥的妈妈:我家里有一个80多岁的老爷爷,就是他的爷爷,因为耳背,如果打电话听不到,最起码一个月要来一封信。既然要来北京,要练就练好,练出名堂来,这句话是他爸爸跟他说的,你要去北京可以,你没有练好,你也不要想我们会往北京走,你也不要想回来,小孩子也怕吓的。 主持人:你的这些教导都被记在张湘祥的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