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泰国发生军事政变,他信政权被推翻。15个月之后,他信领导的泰爱泰党转化而成的人民力量党成为下议院第一大政党,该党主席沙马·顺达卫在2008年1月出任总理。 虽然这个过程看起来风平浪静,但由于“挺他信派”和“倒他信派”造成泰国社会严重分裂,政局动荡的威胁始终如影随形。从8月底至今的民盟反政府抗议活动已经持续超过10天,目前仍处于胶着状态。9月5日,总理沙马·顺达卫拒绝与反对派谈判,更加剧了泰国政坛的紧张局势。 政府和民盟的角力,前者固守以静制动,后者放手最后一搏。虽然全民公决的提议似乎为化解危机提供一线转机,但公决具体如何操作还没有定案,在此之前一触即发的局势将如何演变,仍是未知数。
8月27日,反对派在国会大厦前举行游行示威,要求沙马下台。 示威——泰国民盟最后一搏 泰国人民民主联盟(民盟)成立于2006年年初,由一些反对泰国前总理他信的民间政治组织联合组建。民盟组建后在曼谷和其他地区举行了大规模的反他信集会,要求时任总理的他信下台。2006年9月,泰国发生军事政变,他信政权被推翻。民盟随后结束了街头示威活动。 民盟示威与他信有关 从今年5月开始,民盟再次走上街头,不断组织反政府集会和示威活动,要求沙马政府下台,最终演变成目前令泰国政局和社会陷入混乱的政治危机。 民盟为何再次走上街头?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信有关: 首先,民盟的几位核心领导人,特别是泰国媒体大亨颂提·林通恭和曾任曼谷市长的占隆·西蒙都是他信的死敌,坚决反对他信的盟友在政府任职。 在去年12月举行的大选中,由他信领导的泰爱泰党转化而成的人民力量党获胜,但是颂提和占隆等民盟领导人一直拒绝接受这个选举结果,认为人民力量党是通过收买选票获胜。 现在,民盟对自己的政治主张作出调整,提出一种“新政治模式”,即泰国政府组成“30%靠大选、70%靠任命”。 其次,今年2月,下台后一直流亡国外的他信以近乎胜利者的姿态回到泰国,对民盟构成强烈刺激。虽然他信一再重申他已经放弃任何返回政坛的打算,但是大多数人都不相信他的话。而且,外界普遍认为他信对执政党提供资金援助,并同时施加影响力。 第三,今年5月,沙马提出修宪方案,民盟担心修宪可能会为撤销对他信的指控提供法律依据,于是在5月下旬包围总理府发起反政府示威。颂提和占隆均表示,这次示威活动将是民盟争取推翻政府的最后一搏,民盟的举动也带着一点孤注一掷的意味。 泰国总理沙马·顺达卫。 固守——沙马以静制动 在民盟领导人的眼中,现任总理沙马是“他信的代言人”,即使事实上,沙马在上台执政后并没有完全受党内他信的支持者左右,但是与他信势不两立的民盟领导人依然不愿意接受沙马。 沙马的另一个弱势在于其内阁。沙马内阁在成立之初就惹来批评声不断。沙马的政党人民力量党乃由他信的泰爱泰党改头换面而成,这些新部长们很多缺乏足够的能力和经验,政绩自然难尽如人意。 沙马还是个出了名的“大嘴巴”。在街头骂战中声名鹊起的沙马在选战中得心应手,但是作为总理,他的口无遮拦则为他招惹不少麻烦。 沙马有自己的优势 不过,沙马到底是位经验丰富的政客,他在面对政治危机时表现出来的顽强的“求生”技能不容低估。 面对持久的示威浪潮,沙马态度坚决,一再重申他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领导人,有义务继续执政。沙马还强调他不受他信的影响,而且也不会辞职。 这次沙马虽然在立场上态度坚决,但是应对示威的手法却很克制,这让很多人倍感意外,但也由此获得不少国内外民众和舆论的支持和赞扬。 沙马的另外一个优势在于执政联盟的其他党派也希望能够给沙马更长的时间,直至沙马内阁的一些大手笔的基建工程初见成效。迫使沙马解散议会重新举行大选,对结盟的政党来说也没什么好处。 再者,目前泰国发生军事政变的可能性也并不高。陆军司令阿努蓬已经一再重申军方将保持中立,不会发动政变。 角力——民心向背左右局势 虽然民盟发起的最新一轮反政府示威已经持续超过一周,但是,沙马在这场角力中显示出异乎寻常的坚定和耐心。目前,双方的对峙陷入胶着状态,而随着胶着的时间拉得越长,双方态势越是此消彼长。而在这个过程中,民心向背变得十分关键。 面对民盟不依不饶的挑战,沙马的应对手段比外界当初想象得要高明。 首先,沙马和泰国军方,特别是和陆军司令阿努蓬·保津达保持良好关系。阿努蓬被认为是泰国目前最具实权的人,得到阿奴蓬的支持,或者说避免阿努蓬的反对,这对防止军队发动政变至关重要。从民盟包围总理府至今,沙马一直听从警方、军队,特别是泰王的建议,以克制的态度对待示威者,使得他无论在国内外都更能获得支持。 民盟进退两难 相比之下,民盟现在似乎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颂提和占隆均表示这次示威活动将是争取推翻政府的最后一搏,民盟的举动也带着一点孤注一掷的意味。 由于持续的示威活动已经给泰国民生和形象造成严重影响,许多原本同情和支持民盟的民众,开始纷纷改变立场。 不过,民盟据说拥有充足的资金支持,而且还获得军方高层部分派系的暗中支持,打一场“持久战”应该不是问题。 因此,一触即发的局势如何演变,依然充满不确定的因素。 民众希望稳定 泰国社会分歧严重。农村的穷苦大众仍然非常支持他信,因此,人民力量党在去年底大选中以明显的优势获胜。很多投票给人民力量党的选民都希望他信,或者至少他信的政策,能够回归。但与此同时,泰国城市精英阶层对他信依然极不支持。 不过,目前的示威活动仅局限于曼谷部分地区,还难以与2006年导致他信政府倒台的示威的规模相比。而且很多城市居民就算对执政联盟不满,也开始对旷日持久的示威活动感到厌倦。随着食品和燃油价格不断攀升,大多数泰国民众更希望政局稳定,好使政府可以专注于切实解决经济和民生问题。(王希怡) 专家访谈 解决危机或靠国王 自8月下旬以来,泰国局势持续动荡。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博导张锡镇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时候表示,泰国政治危机还会持续下去,平息各方矛盾或许最终只能求助民望极高的国王普密蓬。
泰国国王普密蓬。 广州日报:支持政府的力量往往是农民,反对派以城市中产阶级为主,为什么泰国会出现这样大的裂痕? 张锡镇:如今的泰国乱局,可以说是泰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碰撞的结果。泰国传统的庇护制文化在广大农村仍根深蒂固。这种传统的政治文化的核心是上层对下层的庇护和下层对上层的忠诚。在大选中,这种社会关系发挥着巨大功能。上层政客借助金钱向下层民众施恩,下层民众自然知恩图报。这就解释了他信和沙马在农村有大批支持者的原因。 但在城市,特别是像曼谷这样的大城市,中产阶级的力量很强大,他们深受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影响,对贪污腐败非常痛恨,所以他们一直希望推翻政府。 广州日报:请您介绍一下泰国军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军队是否还会像2006年一样,再次发动政变? 张锡镇:1992年以来,泰国军队逐渐淡出政坛,军政权在世界范围内也越来越不受到认可。2006年泰国军方发动政变,实际上是为了平息政治危机,而非长期垄断政权。目前,泰国政局恶化程度尚未达到顶点,军方不敢轻举妄动,否则将招致强大压力。 军队在目前的危机中保持中立,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对于泰国国王的忠诚。没有国王的默许,他们不会发动政变。另一方面,军方也看到反政府势力强大,如果与反政府势力对抗引发流血事件,对军方形象不利,因此,军方宁愿扮演一个两面不得罪的中立角色。 广州日报:请您分析预测一下未来泰国政局的走向,危机如何才能解决? 张锡镇:强硬的沙马不会迫于压力辞职,而民盟也难善罢甘休,僵持局面或将维持下去。沙马政府提出的全民公投的方式并不一定能解决危机。因为从目前的情况看,全民公投能否顺利进行还是未知数,如果民盟发动全国总动员,参加公投的人数太少,会影响公投的合法性。 假如局势继续恶化,最后有可能再度促使威望极高的国王普密蓬出面调解各方矛盾。在位近60年的普密蓬,以亲民、爱民的形象深受广大泰国民众的爱戴。在这种时候,他的某种暗示都会显得特别有分量。2006年的政变就是军队得到他的授意,不过现在国王很难抉择。 广州日报:泰国在仿效西方民主制实践中已走过76年的漫长历程,为何民主制度始终不能在泰国平稳有序运作呢? 张锡镇:第一,依据西方经验,民主是中产阶级成长壮大到一定程度时的必然政治要求,而中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依赖于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而泰国的社会经济还未达到这种高度。 第二,民主须以法治为基础。在泰国,上至民选政府,下至民众的法治意识不强,都没有遵守民主的游戏规则。照搬西方的民主制度不适合泰国,我认为他们应该学习新加坡,建设有限度的民主,我称之为权威主义民主。 (来源:广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