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七号完成四大科学任务 创造中国航天四个第一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08-10-04 17:02:51

中国航天的“四个第一”

神舟七号完成四大科学任务 创造中国航天四个第一

  9月25日21时10分,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点火,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9月28日,航天员翟志刚正在出舱。 当日,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成功着陆。随后,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名航天员自主出舱。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在北京宣布:神舟七号载人航天任务圆满成功。 新华社记者王建民摄

  9月28日,航天员翟志刚正在出舱。当日,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成功着陆。随后,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名航天员自主出舱。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在北京宣布:神舟七号载人航天任务圆满成功。 新华社记者王建民摄

  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神舟七号圆满完成中国航天员出舱等四大科学试验,创下了中国航天领域的四个第一。

  报道称,今天(4日),伴随小卫星已经围绕神舟七号飞船轨道舱飞行近六天,拍回了大量珍贵的图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介绍说,这是我们中国第一次,由一个航天器围绕另一个航天器在飞行。要搞空间站,这样的伴飞技术(是)必须掌握的技术之一。

  除了这个第一,航天员出舱、舱外空间材料研究和中继试验卫星——天链一号的应用也都是中国航天领域的首次突破。周建平称,只有掌握了出舱,才可能在太空中、在飞行器外面从事人应该从事的活动,所以说这是我们首要任务。

  报道指出,翟志刚从飞船舱外拿回来的固体润滑材料和太阳电池片,现在科学家们已经对它在进行研究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总指挥高铭说,主要是为了这些材料以后再在空间应用的时候,解决它的长寿命的问题。

  而首次应用的天链一号卫星,不仅让神舟七号测控覆盖率从14%提到了50%,还对提高中国航天测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张建启说,我们现在搞的资源卫星,要进行地球资源普查,包括防灾这些东西,中继卫星一个星就可以覆盖地球的三分之一,这样的话它的数据就可以实时传回来。? >>详细

历史性的时刻:

9月25日21时10分04秒 神舟七号飞船升空

  新华网酒泉9月25日电(记者孙承斌、李斌、邹声文)北京时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我国航天事业又迎来一个历史性时刻,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1时19分43秒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在随后的飞行过程中,我国航天员将首次进行空间出舱活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亲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现场观看飞船发射。 >>详细

神七发射全记录

  108盏聚光灯将发射场区照得亮如白昼,58.3米高的船箭组合体和105米高的发射架散发出水晶般的光泽。

  9月25日20时10分,距神舟七号飞船预定发射时间整整1个小时。

  执行中国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已进入神舟七号飞船的返回舱。这是神舟飞船第一次迎来3名乘客。 >>详细

??? 新闻回顾

  ? 神舟七号飞船诞生记

  神舟七号飞船发射升空,目送自己的“作品”一飞冲天,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不禁思绪万千。与张柏楠一样,回首飞船从图纸变成现实的一幕幕,多少科研人员眼含激动而又喜悦的泪花……? >>详细

   从“神五”、“神六”到“神七”

  “神七”飞天,将实现我国载人航天的新突破: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第二步的首次重要飞行,对于我国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关键技术,进一步推动载人航天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

??? 重磅评论

   新华时评:从抗震救灾、奥运成功到神七飞天

  载着13亿中国人的期盼,迎着世界关注的目光,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升空。这是中国在2008这个不平凡年份送给世界的又一个惊叹,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又一次绽放出的光芒。 >>详细

  新华网评:用科学发展观谱写载人航天新辉煌

  随着一声发射令响,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大力推动下,神舟七号飞船腾空而起顺利升空,在国庆即将来临之际,中国航天科技人员给新中国59岁生日送上一份特别的礼物。

  神舟七号顺利升空见证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蒸蒸日上。这一伟大壮举再次向世人昭示,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不断攀登科技高峰。 >>详细

责任编辑:赵德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