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县262万亩公益林将从2009年开始获省级地方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经济补偿。在香格里拉县林业局召开的地方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会议上,香格里拉县政府相关负责人透露,生态公益林的补偿将按照每年每亩5元的标准进行补偿。 本次区划界定的公益林是指国家重点公益林以外,生态区位重要或生态状况脆弱,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提供森林生态和社会服务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防护林、特种用途林及其他林地。实施生态公益林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一项改善生态环境的战略举措,是一项民心工程、富民工程,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是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改革的基础,通过林种的划分、事权的界定及相关政策措施的配套,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制约林业建设的投入及经营管理机制问题,对加快生态公益林建设步伐,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建立适合市场规律的商品林发展政策和机制,增强木材及林产品供应能力,发展林产品加工业,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将产生深远影响。 据了解,天保工程、林权制度改革及省级地方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经济补偿是国家对保护森林及地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香格里拉县自开展天然林保护工程、林权制度改革后,商品经济林几乎为零,生态公益林区占到了99%。目前,香格里拉县2007年上报的省级地方公益林262万亩,其中林权属于集体的162万亩,按每年每亩5元的补偿标准计算,每年补偿给农民的资金达8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可增加近100元。林权属国有的100万亩,每年补偿500万元,可增加国有林场职工的收入。其中,香格里拉县小中甸镇已基本完成林改试点工作,其13.32万亩公益林可直接获省级地方生态公益林生态经济效益补偿。 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目前正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启动省级地方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通过区划界定公益林,明确公益林保护经营和管理的重点对象,稳步推进森林分类经营,使生态优先思想得到落实,逐步实现由无偿使用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生态效益转变,农民得到实惠,努力推进全县林业生态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香格里拉县林业等相关部门将于12月26日前完成省级地方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宣传动员、培训;区划调查,签字确认;签订禁伐、限伐协议;县级质量检查;数据汇总、成果编制;成果上报批准等工作。(通讯员 李晓翠 记者 和金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