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云南频道5月14日电(记者 周新宇)记者从云南省边疆解"五难"惠民工程现场推进会上获悉,随着该工程实施步入第三年"冲刺阶段",两年多以来,这项工程确实成为了造福于民的惠民工程。 2007年,云南省在25个边境县和3个藏区县启动实施边疆解"五难"惠民工程,计划在3年内,基本解决上述28个县的农村群众读书难、看病难、听广播看电视难、学科技难问题,确立了"一年形成声势、两年明显改观、三年大见成效"的目标。 两年多来边疆解"五难"惠民工程取得了重大进展,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效果。为解决"上学难"问题,云南投入资金1.09亿元,实施农村初中改造、寄宿制学校建设、中小学校舍维修、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等重点建设项目,排除D级危房34.50万平方米。2008年实现了28个县的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生活费补助全覆盖,"两免一补"政策进一步落实。 自2007年起,云南深入实施边疆民族健康工程,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28个县972个无业务用房的村卫生室,目前大部分项目已竣工,基本解决村卫生室无业务用房的问题。同时,按每人每年20元标准,全额资助66.7万绝对贫困人口和边境一线行政村的104万居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8年28县750多万人次得到门诊、住院费用减免,实际补偿比近45%。 据介绍,在解"五难"工程中,省、州市、县共选派科技特派员1423名,培养农村科技辅导员2582人,建设行政村科技活动室1575个,培育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205个,截至今年3月底,共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2万多期,培养农民183万人次,促进了农民增收,去年28个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幅为18%,高于全省9个百分点。 为解决"看电视听广播难"问题,大力推进"村村通"工程建设,通过直播卫星覆盖,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已能收到40多套广播和电视节目,完成了勐腊县克木人广播电视覆盖工程,金平县莽人广播电视覆盖工程的设备也已到位。为丰富边疆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云南为28个县配备了"文化大篷车"和流动电影放映车,大力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缓解了农民看电影难、读书难、看报难问题。 云南省委宣传部部长张田欣表示,云南今年将把中小学"排危"和"普九"工程作为边疆解决"读书难"问题的重点,并要继续加大28个县寄宿生生活补助力度;努力将28个县的县级医院和部分中心乡镇医院纳入国家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二期建设工程,进一步解决乡镇医院在医疗设备、医疗人员和医疗技术水平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加大对贫困群众的医疗救助力度,降低新农合的自付比例;加快推进"村村通"直播卫星覆盖工程建设,重点解决28个县20户以上广播电视盲村的看电视听广播难问题;结合特色产业,进一步加强科技特派员和农村科技辅导员的建设,探索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长效机制;加强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和农民书屋的建设,丰富农村公共文化的内涵,让老百姓真正学到文化。(来源:新华网云南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