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 不再被动 中国参与制定规则 “入世就是中国的第二次改革开放。”美国《侨报》文章称,中国加入WTO10年的节点上,这句久已传播的话给我们的回顾与前瞻画出一个历史坐标。这使得人们不得不回眸审视,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10年来的变革之路。 对中国而言,加入WTO,“赢”在经济地位与发展速度的空前提升。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从2001年的世界第六到2010年的全球第二;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从1992年至2001年的9%,加快到2002年至2008年的11%。 新加坡管理大学教授高树超指出,从最初的不自信开始,中国已逐渐从一个被动接受现有规则的成员,逐步演变成一个愿意为自身利益而“撼动”原有规则,甚至愿意制定新规则的成员。据新华社 专家把脉 1 横向相比差距仍较大 “云南入世10年对外贸易规模纵比成就很大,横比仍有差距。”云南省社科院院长任佳表示,2001年,广西、重庆对外贸易总额与云南不相上下,四川略高一点。云南为19.89亿美元,广西为 17.97亿美元,四川为31亿美元,重庆为18.34亿美元。到2010年,云南对外贸易总额为133.68亿美元,广西为177.06亿美元,四川为 327.8亿美元,重庆为124.26亿美元。这10年广西年均增长25.71%,四川年均增长26.6%,重庆年均增长21.09.%,云南为 19.3%,增速还略低于周边省区。而且云南对外贸易对GDP的贡献也大大低于全国水平。 2 贸易结构仍处初级水平 “云南的贸易结构总的是‘出口低端进口也低端’。”任佳认为,入世10年云南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但出口低端产品的状况未明显转变。从近五年的出口商品品种看,2004年的出口商品排序为:有色金属、磷化工、农产品、机电产品、两烟、纺织品和服装、电力。2010年的出口商品排序为机电产品、农产品、磷化工、纺织品和服装、两烟、电力、有色金属。机电产品上升为第一位,这是结构优化的表现。但是出口的品种还是比较单一。“未来五年和更长一段时间,云南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仍然是艰巨的任务。” 3 加工贸易发展不理想 任佳指出,就云南省而言,边境小额贸易发展较快,2005年边贸总额为6.56亿美元,2010年为17.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6%,年均增长 21%。但加工贸易发展不理想,起伏较大,2006、2007年是最好的年份,分别为11.36亿和11.56亿美元,2008、2009年下滑到5.08亿和 2.74亿美元,负增长56%和47%。2010年4.59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仅为3.45%。此外,贸易伙伴集中于周边国家,贸易多元化不足。这10年云南贸易变化最大的就是与南亚的贸易增长很快,从10年前的几千万美元左右,发展到近十亿美元。云南作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服务于国家整体开放战略,云南的西向贸易还可进一步拓展。 4 桥头堡是云南突破口 云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汪戎分析认为,云南外贸工作未来10年挑战很大。首先,桥头堡建设一定是云南外贸发展的希望,但出口通道要真正建立起来。如果在中国西南部出现一个新的、较为有影响力的口岸,再加上广西北海,将会使得中国经济地理发生变化,云南会有所作为。另外,新产业必须是云南未来发展的一个重点,因为没有新产业,就没有产业结构的改变和升级。 云南网 杨抒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