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岁末年初,各类骗术在江湖骗子的包装下推陈出新,天上频频掉下馅饼......不法分子巨额敛财的后背,是老百姓贪图小利的私心作祟?还是骗术高明难以拆穿?26日,云南泸西县公安局针对各类诈骗手段一一梳理,并提醒老百姓切莫上当受骗。以下为公安提供案例及警方提示: (一)案件标识:实物诈骗 关键词:金银文物 12月21日,75岁的李大爹在三塘乡小阿定村工商所门口偶遇两个神秘兮兮的男子。“大爹,我有个金元宝,看你年纪大见识广,卖给你。这种东西我不卖年轻人的。”话毕,手拿金元宝的男子指了指身边20多岁的年轻人。谁知年轻人将李大爹拉到一边商量,表示只要李大爹愿意买下金元宝,其愿意花原价并附加10000元好处费回购。付款后,骗子一哄而散,财迷心窍的李大爹8300元血汗钱就此血本无归。 警方提示:金元宝、小金龟、古瓷器等实物诈骗受害者多为年长者,不法分子正是利用老年人对“旧物”特殊的喜好加以引诱伺机得手。如喜爱字画古玩,可到正规古玩店淘宝,避免破财买假。 (二)案件标识:冒用职务 关键词:张冠李戴 “我是县委书记,有人在那卖宝物,可能值得200多万。我没装着钱,你借我点,买了宝物卖后我们平分,我还帮你儿子安排工作。”12月23日,77岁的永宁乡张老汉冲昏头脑将自己留存的15000元钱给了冒牌“县委书记”,却再也没等到骗子的到来。 同样受骗的还有向阳乡68岁的金老爹,只不过这次骗子亮出的身份却是“民政部工作人员”。“你是否已经享受低保待遇?没有?没事!只要你缴纳1800元的手续费,马上就能到信用社领取补贴。”12月9日,满心欢喜的金老爹交付1800元现金后,拿着骗子开具的一张空白取款凭证,在农村信用社大排长龙几小时后却得到了:“无效凭证,不能取款。”的答复。 警方提示:近些年国家惠农、养老力度加大,各项政策频频出台。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消息闭塞之特点,假借公职机关人员进行诈骗,既损害政府形象,又让群众蒙受财产损失。在此,需相关人员出示证件表面身份,同时电话查询有关部门是否开展相关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