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记者进入雅安震区 震中断电缺水缺食物 云南记者驱车450余公里进入雅安震区 震中断电 缺水 缺食物 缺帐篷 芦山中学内,灾民正在煮稀饭充饥 马闪山 灾民在路边搭建的简易帐蓬内渡过震后第一个夜晚 昨天8时02分雅安地震时,记者正好在与四川宜宾市仅一江之隔的昭通市水富县采访。地震发生后,立即指示该路记者前往震区采访。到昨天下午4点20分,记者进入雅安城,7点25分,记者抵达受灾较为严重的芦山县城。 地震中的芦山县城,已发现有100人遇难、2600余人受伤。由于供电中断,全城一片漆黑,县城房屋几乎全部受损,但很少有倒塌现象,受灾群众大多外出投亲靠友,或被集中到救灾安置点。 从昭通水富向雅安前进 昭通市水富县距离四川宜宾市仅32公里,宜宾距离雅安425公里。 从宜宾前往雅安,最快的路线是经乐山市前往眉山,然后向西转道雅安。本报记者一行在下午3点经过眉山市,随后沿成乐高速抵达该市下辖的彭山县城。 在彭山县城,已经有消防、卫生等部门以及部队的救援抢险车辆,陆续经该县转京昆高速驰援雅安。在京昆高速入口,有交警、运政等部门组成的队伍设置了路卡,禁止一切社会车辆进入,优先保证专业救灾队伍和车辆的通行。 由于高速无法通行,记者一行只得折回眉山市,再向西经眉山市丹棱县、洪雅县的县道前往雅安。 下午4点20分,记者抵达雅安市区。 落石一度阻断进入芦山道路 在雅安市区,记者并未看到灾害带来的影响,沿道路行驶,路两侧并未出现因灾倒塌的房屋,甚至很少能看到墙体开裂的情况。 在赶路的时候,已经了解到,在本次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是雅安市芦山县、宝兴县。为了解震区情况,记者决定前往芦山县城。 雅安距离芦山有30多公里的路程,需经G318号高速路至飞仙关镇转县道才能进入雅安。在雅安市区,记者找到了一位摩托车司机,他愿意带记者进入芦山。 在经过G318高速路的时候,已经能看到大量救援车辆前往芦山。下午5点,记者离开G318高速抵达飞仙关镇。飞仙关镇不大,但却有川藏线第一关的美称,而此地距离芦山县城,还有20余公里路程。 出飞仙关镇不久,记者行程即被阻,一块巨大的落实滚到了公路上,将该路段交通完全阻断。现场,解放军以及救援队伍正在对落石进行勘察。不久,救援队伍决定,对落实进行爆破。 下午5点55分,爆破成功,道路抢通。但一切社会车辆都禁止通行,记者只得徒步进入芦山县。 芦山县城供电中断 在进入芦山县城的途中,各种救援车辆占据了整条道路。 晚上7点,天色渐暗,在距离芦山县城还有一公里多的地方,出现了一个集镇,该集镇建筑风格与昭通市的彝良古镇相似。在穿过该集镇的公路上,随处可见从房顶上跌落地面摔碎的瓦片,可能是因为刚刚经过开发建议,房屋较结实该镇房屋未出现倒塌的情况。 走出该镇,依稀可以看见芦山县城的模样。芦山县城三面环山,但周边山势平缓。 7点20分,记者进入芦山县城,在进县城的一处地势平缓的空地上,已经搭建起10多顶白色帐篷。看上去,芦山县城并不大,面积与昆明的龙头街、关街等集镇相当。整个城区里五六层高的房屋,已经是最高的建筑,看得出来,当地经济发展程度比较落后。 由于供电中断,县城内难以看到亮光。 县城居民王女士回忆,地震发生时,她刚好起床,她住在单位的三楼房间里,感觉到房屋摇晃得厉害,电视机从电视柜上摇掉到地上,5岁的儿子吓得哇哇大哭,年迈的婆婆也被吓得不轻。在家里煎熬到下午3点,她和单位其他居民一样,也抱着自家的铺盖行李到县城的临时安置点过夜,晚上8点,她们还到临时安置点领了一份盒饭充饥,虽然住在帐篷里蚊飞虫跳,但是比起住在家里,心里要踏实很多。 芦山县中学成最大集中安置点 芦山县城人口3万多人,地震发生后,市民中一部分已经外出投亲靠友,另一部分则被集中到城区的几个集中安置点。从城区经过,沿途的房屋几乎都出现了瓦片掉落、墙体开裂的情况,但未发现有房屋倒塌。 芦山县中学是该县最大的一个灾民集中安置点,在这里,一共搭建了60多顶救灾帐篷。当地灾民介绍,县人民医院、县公安局旁地势开阔的地方都设置了集中安置点。 芦山中学安置点是该县仅有的两处有供电的地方,该校一道围墙已经全部倒塌,位于教学楼背后的学生食堂,也发生了坍塌,两栋教学楼的墙体也出现了开裂现象。 该县唯一的一台应急供电车被安排在芦山中学安置点,而县人民医院由于平时就配有应急供电设备,因此昨晚尚能提供照明。 当地救灾人员介绍,截至昨晚9点,解放军、武警、消防等3800多名官兵进入芦山县抢险救援,救援力量已经覆盖了该县的所有乡镇。地震共导致该县100人遇难,2560余人受伤,其中重伤260余人。伤亡和失踪人数正在进一步统计当中。截至昨晚,该县各级医疗部门共接收伤员2600余人,200余名重伤员已被转往雅安等医疗条件更好的地方。 据介绍,芦山震区,目前帐篷、食物和饮水短缺,急需外界支援。 救援工作在摸黑中进行 夜幕下的芦山城,处在一片漆黑之中,在穿梭于县城的车灯的照射下,不时看到有灾民抱着被子、拉着娃娃走向救灾点。3万余人的县城居民或投亲靠友,或在县城的安置点过夜。全县没有一家餐馆、旅店、商店在营业。前来抗震救灾的部队、紧急救援队伍、灾民的食物成了目前的头等大事。所有聚集在芦山县城的人,都要靠方便食品充饥,从外地来到芦山县城的人都只能在车上过夜,大家都在摸黑中进行着各自的工作。 新到达的救灾人员已经在一片废墟瓦砾中开展搜救工作,一片狼藉的街道与四周成片绿油油的麦苗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昨晚10点,芦山县城部分路灯终于亮起,也点燃了大家战胜灾难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