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情:因灾死亡31人 直接经济损失9.1亿元 □救灾:投入14万余人次抢险 □部署:住建部要求城市内涝不得有人员伤亡 盈江水灾、昭通泥石流、曲靖滑坡……进入主汛期,我省多地发生洪涝灾害。昨日,晚报记者从省水利厅获悉,截至12日,我省16个州市、76个县(市、区)95.07万人受灾,因灾死亡31人、失踪2人,直接经济损失9.1亿元。抢险方面,全省投入抢险人数14万人,13个州市成立了抢险应急队伍。 雨情 5月早6月少 7月单点暴雨增多 今年5月上旬至6月上旬,全省各地相继进入雨季,与多年同期相比,大部分地区雨季进入时间偏早。据气象监测,5月全省平均降水量121.6 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2.6毫米。昆明、玉溪、曲靖、文山、红河、昭通、保山、丽江等地49个县(市、区)偏多20%以上,偏多最明显的嵩明、澄江、石林,降水分别为230毫米、168毫米和192毫米。 6月10日开始的降水过程为今年以来最强的一次全省性大到暴雨天气过程,共出现大雨35县(市、区)站、暴雨15县(市、区)站、大暴雨1县站;全省平均降水量133.9 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42.7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昭通大部、德钦、大姚、姚安、元江、易门、开远、西畴等23县市为略多至特多,降水量最多的龙陵县为313毫米,其次是沧源县305毫米。7月上旬全省大部地区出现连续降水,其中昭通北部、德宏、普洱南部等地出现大到暴雨的强降水天气。全省降雨呈现单点暴点多、面广、强度大的特点,易发生洪涝灾害。 据水情监测分析,5月1日至7与10日全省6大流域水情平稳,但受汛期局部暴雨影响,局部地区中小河流呈现出暴雨洪水陡涨陡落的现象。 灾情 曲靖文山德宏等州市洪涝灾害严重 入汛以来先后发生了多次全省性强降水天气过程,由于单点暴雨点多、强度高,导致我省大部地区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并引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重大。昭通、曲靖、文山、德宏、大理、玉溪等州市洪涝灾害较严重,如绥江县因灾造成4.8万人饮水困难。从区域来看,昭通市盐津、绥江、彝良,文山州马关、麻栗坡,德宏盈江、陇川等地洪涝灾害突出。 截至目前,全省16个州市、76个县(市、区)95.07万人受灾,因灾死亡31人、失踪2人,紧急转移0.59万人;倒塌房屋0.06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55.37千公顷;损坏堤防213处、53.17千米,损坏护岸21处。洪涝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1亿元,其中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1.3亿元。 防汛 责任到人 编制隐患点转移应急预案 今年2月起,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便和各州市水利部门签定了目标责任书,落实了防汛任务,并派出11个检查组,对全省重要部门、重点行业和重要防洪设施进行有针对性地检查。随后,我省落实了水库、江河、城市等重要设施防汛行政首长责任人、部门责任人和业主责任人。汛前16个州(市)全面落实了防汛责任制度,并公布防汛责任人名单。 同时,汛前省防办研究批复了全省86座5000万立方米以上库容或50米以上坝高的重要水库(湖泊)汛期调度运用计划。比如:昆明市批复了草海、宝象河、大河、柴河等16座已建中型水库的度汛计划;依据一库一策的规定,要求各级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认真完善和修订了水库、水电站等重要设施防汛预案。 此外,全省有山洪灾害防御任务的县区、乡镇、行政村和山洪灾害隐患点编制了转移应急预案。 应对 13州市成立专业防汛抗旱机动队 目前,13个州市成立了专业的防汛抗旱机动队伍,全省各地储备草袋21.7万条、麻袋175.3万条、编织袋657.3万条等,储备物资价值7031万元。 从5月1日开始,全省各级防汛部门、有防洪度汛任务的单位,严格执行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密切监视汛情、旱情、灾情、工情、险情的发生和发展动态。省防办先后派出8批次工作组赶赴昭通盐津、大关、绥江,昆明寻甸,楚雄武定,大理鹤庆,德宏盈江等受灾地帮助指导抢险救灾。 在防汛抢险中,国家和省先后下达防汛补助资金2700万元,支持各地做好防汛抢险及水毁应急修复工作。据统计,全省投入抢险人数14.18万人次、投入动力1299台班、投入编织袋28.03万条,总物资消耗折算资金183.66万元。 目标 损失减到最小 汛期蓄水76亿方 据预测,2013年全省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300毫米,与多年同期比较属正常略偏少年景。汛期(5~10月)全省平均降水量在1035~1150毫米,与多年同期比较属正常。据水文水情趋势预测,今年全省6大流域各主要江河来水量(多少)总体属平水——略枯年份。汛期主要干支流洪水(大小或高低)多为5年一遇及以下小洪水,金沙江下游主要支流、红河下段干支流、伊洛瓦底江流域大盈江可能发生5至10年一遇中等洪水,发生流域性较大洪水的概率不大,全省河道水情整体平稳。 但是,我省防汛形势仍十分严峻。省水利厅相关人员介绍,下一步将突出重点加强水库安全度汛,绝不允许擅自盲目超汛限水位运行。其次是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协同努力,力争每次洪涝灾害均得到及时有效处置,尽最大努力降低灾害给群众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在防汛的同时,要确保实现全省年末库塘至少蓄水76亿立方米的目标。(云南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