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决定对周永康严重违纪问题立案审查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7-30 08:43:19

人民网北京7月29日电 鉴于周永康涉嫌严重违纪,中共中央决定,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其立案审查。

周永康简历

男,汉族,1942年12月生,江苏无锡人,1964年11月入党,1966年9月参加工作,北京石油学院勘探系地球物理勘探专业毕业,大学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61-1966年 北京石油学院勘探系地球物理勘探专业学习

1966-1967年 留校待分配

1967-1970年 大庆油田六七三厂地质队实习员、技术员

1970-1973年 辽河石油会战指挥部地质团区域室技术员、党支部书记、大队长

1973-1976年 辽河石油勘探局地球物理勘探处处长

1976-1979年 辽河石油勘探局政治部副主任

1979-1983年 辽河石油勘探局副局长兼钻井指挥部党委书记、物探指挥部党委书记兼指挥

1983-1985年 辽河石油勘探局局长、党委副书记,辽宁省盘锦市委副书记、市长

1985-1988年 石油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1988-1996年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副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其间:1989-1990年兼任塔里木石油会战指挥部指挥、临时党委书记;1989-1990年兼任胜利石油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和山东省东营市委书记)

1996-1998年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

1998-1999年 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

1999-2002年 四川省委书记

2002-2003年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法委员会副书记,公安部部长、党委书记

2003-2007年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中央政法委员会副书记,公安部部长( 2007.10.28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免去其兼任的公安部部长职务)、党委书记

2007-2013年 中央政治局常委(至2012年11月),国务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至2008年3月),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至2012年11月),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主任

第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

 

周永康被审查不用“同志”说明了啥

人民网北京7月29日电(记者赵艳红 实习生黄喆)鉴于周永康涉嫌严重违纪,中共中央决定,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其立案审查。

对比201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对薄熙来同志严重违纪问题立案调查”的通报,此次对周永康的通报,一是没有了“同志”二字,二是用了“立案审查”而不是“立案调查”。就这两处不同,人民网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不用“同志”二字,表明违纪严重,将被开除党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任建明:

如果还是调查相关问题的阶段,还不确定是否要开除党籍,一般就保留“同志”两字。如果不用“同志”两个字,就说明事实上党内对周永康的调查,已经基本完成了,表明他的违纪是严重的,下一步是一定要开除党籍的。

按照“党管干部”的制度和原则,党是首先对干部进行违纪方面的调查,如果发现他有违法的问题再移交司法。所以目前从稳妥的角度来说还是用“违纪”。

周永康政治局常委级,标志着这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反腐败决心。人们由此会越来越相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所讲的“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这样人们就更加相信新领导人的反腐败决心。

“审查”意味着不光是“调查” 涉及定性问题

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教授杨小军:

虽然目前没有明确说要把周永康开除出党,但是现在党内对他的定性已经把他搁在了党外,所以不用“同志”二字。

“审查”还是属于党内的,从党内目前对他的定性来讲,毕竟还没有到司法程序,所以党内不能代替司法。但是“审查”就意味着不光是“调查”,党内估计已经调查的差不多了,剩下是一个定性的问题。在这个阶段我们经常用“审查”,就是说事实已经弄清了,这个属于做结论的问题。

如果周永康是因为腐败问题严重违纪,那么这将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因为腐败问题查处政治局常委级官员,释放了党对反腐的决心,“无论是谁,查到哪个级别,都要一查到底”。过去坊间的“刑不上大夫”、“退休了以后就不再追究”的说法,都被打破了。

 

图解:对比周永康和薄熙来的通报措辞能看出什么?

   编者按:2014年7月29日,鉴于周永康涉嫌严重违纪,中共中央决定,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其立案审查。对比201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对薄熙来同志严重违纪问题立案调查”的通报,此次对周永康的通报,一是没有了“同志”二字,二是用了“立案审查”而不是“立案调查”。

人民网评:“大老虎”入笼,“你懂的”落定 

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吕新华在今年两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一句“你懂的”令大家对“大老虎”问题心照不宣。7月29日,“你懂的”答案正式揭晓。中共中央正式对外发布:鉴于周永康涉嫌严重违纪,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其立案审查。

作为中央政治局原常委、中央政法委原书记,周永康是百姓眼中真正的位高权重者,但其涉嫌严重违纪被立案审查,成为一只地地道道的落马“大老虎”,力度空前地让国人感受到党中央坚决反对腐败、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的坚定决心,也彰显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政治勇气,更向海内外再次昭示:任何人不论权力大小、职务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肃查处,决不姑息、决不手软。

从两位副国级领导苏荣、徐才厚先后落马,再到改革开放以来首位被立案审查的政治局常委周永康,中国反腐力度达到空前的高潮,也彻底破除了所谓“刑不上常委”的传言。我们坚决支持中央的反腐倡廉工作,对中央“老虎苍蝇一起打”的铁腕反腐拍手称快。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我们还要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革除弊端、涤荡污浊,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为了一个更美好的明天,反腐败永远没有终点。 

 

周永康最后一次公开露面:去年10月回母校参加校庆 

人民网北京7月29日电 鉴于周永康涉嫌严重违纪,中共中央决定,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其立案审查。

据了解,2013年10月1日,周永康在中国石油大学60周年校庆之际回到母校参加校庆活动,这是他在被立案审查前的最后一次公开露面。

责任编辑:赵德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