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253种候鸟经过境 云南多地联合开展“鸟道保护战”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4-10-30 09:18:17

镇沅局环志站在山顶,白天也常被大雾笼罩,气温很低。

    全面保护

鸟道下搭帐篷为鸟“护驾”

在红河开远碑格乡大黑山垭口,每年也有许多候鸟飞过。自从去年在鸟道下搭起帐篷,并设立了检查站后,候鸟休息站再也没有捕鸟盗猎者的身影。

碑格乡所在的左美果村,海拔2400米,村子两边是连绵的高山,由此在两山之间形成了一条独特的走廊。村子南面两公里左右就是大黑山垭口,垭口最高处海拔2700米,整片区域植被茂密。由于海拔突升,又加之自然环境极好,这里成了候鸟迁徙过程中的一个休息站。虽然此处距开远城近40公里,并且交通也不方便,但是,2012年,有爱鸟者报料称,在候鸟迁徙期间,有人晚上在此处的山林中捕杀候鸟。

此事经包括晚报在内的媒体曝光后,引起林业部门高度重视。林业执法人员在大黑山垭口片区详细巡查,确实发现了一些盗捕者的踪迹,也发现了一些藏于草丛中的捕网,但没有抓到捕鸟者。

去年候鸟迁徙开始时,开远市林业局抽调人员,进驻到了大黑山垭口,对候鸟给予了全天候的守护,并且在此处的乡村道路上设立了左美果村检查站,对来往此处的可疑人员进行检查。

开远市森林公安局刑侦中队队长汪金宽介绍:去年组成的护鸟队共有3组,每组4人。护鸟队在山垭口处找到一处煤矿废弃的工棚进驻守候,每组人员除轮流进行3天24小时守候外,还要进入到周围片区的山林中进行巡查。驻山守候一直到11月候鸟迁徙结束。林政科副科长杜勇介绍,虽然条件艰苦,但大家也在守候中得到了许多乐趣,晚上打着手电到外上厕所,有鸟儿会朝着灯光飞到人身边停下。

经过一年的守候观察,大家发现,在白天,因迁徙候鸟飞得高,鸟道上其实也看不到太多的鸟。但是,如果是雾天,特别是只是垭口处有大雾而它处无雾时,飞鸟突然进入到浓雾中,就容易迷失方向,有的飞累了还会停到树林中休息。

今年9月,碑格林业站站长李文华带着3人把守候帐篷设在了路边。李文华说,自从设立了检查站和有人在这里守护后,再也没有人到此捕鸟了。李文华称,在这里每天早上4点多就能听到旁边山林中很多鸟在叫唤了,见到的有白鹭、苍鹭等,还有许多叫不上名。

杜勇介绍,这两年通过观察,到开远羊街、大庄坝子和三角海的鸟类都有所增多,鸟的活动范围、种类和数量都有所增加。除了在此守护外,平时林业工作人员也会到市场巡查,碰到卖鸟的都会进行收缴和放生。从去年至今,查获放归的鸟类有400多只。

在大理巍山县,为了更好保护鸟类的迁徙,除了进行宣传外,当地对乱捕、乱猎、乱食野生鸟类等违法犯罪活动进行了严厉打击。对辖区内野生动物迁徙通道、野生动物集群活动区、驯养繁殖场所、餐馆和酒店、花鸟市场、药用野生动物原材料集散地等进行专项检查,打击非法收购、出售、贩卖经营加工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违法犯罪行为。

据了解,巍山县鸟类环志站建于1997年,2005年,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近年来,县林业局在每年9月~11月候鸟南迁时到鸟道雄关开展鸟类环志工作。自1997年鸟类环志工作开展以来至2013年,已累计环志鸟类189种39879只。其中:2003年10月15日捕获的一只秧鸡科鸟类,经鉴定确认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花田鸡,系云南省鸟类种新纪录。2008年环志的鹰鹃2011年在玉溪新平回收,因重建环志站房屋,今年未开展鸟类环志。

在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今金山垭口和打雀山已成为重要的鸟类监测点和环志研究点,千古鸟道依然迎送着那年年守信的候鸟以及心驰神往的游客。

“在哀牢山中,生活着绿孔雀、黑颈长尾雉、棕背田鸡、灰头鹦鹉、绿翅金鸠等鸟类,我们最近还发现了赤胸啄木鸟,前来新平旅游和观赏鸟类的游客也一直不少。除了本地的,还有不少昆明或者外地的游客。”环志工作人员介绍,“来哀牢山自然保护区的游客多了,说明新平的环境好,鸟的品种多。但最近我们在工作中,也发现有个别的游客或者村民还是会因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对鸟儿的生活造成影响。比如从车上喝完就丢弃饮料瓶,大声喊叫或丢石子将鸟儿惊起,这样就算拍到了照片,也没有美感。”

责任编辑:赵德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