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和改善民生,政府责无旁贷。要保基本、兜底线,织密织牢保障民生安全网。”2014年云南省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把工作的落脚点就定格在“惠民”一个词上。 2015年,云南将集中财力办好“十件惠民实事”,内容全面覆盖教育、医疗、养老、文化、法治等老百姓最为关注的民生热点上……10项惠民实事引起代表广泛关注。 完成40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 在云南2015年10件惠民实事中提到,2015年云南将开工建设14.9万套(户)棚户区改造工程,建成8万套(户)以上;完成40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 省人大代表、宁洱县畜牧兽医局副局长杨丽萍表示,由于来自基层,加上从事与农业相关的工作,因此比较关注基础设施建设。 “2014年基础设施建设这块改观较大,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做得比较好,我相信2015年的工作也会比2014年做得更好。”杨丽萍说。 建设40万件“爱心水窖” 云南连续几年干旱,群众饮水问题备受关注,2015年10件惠民实事也关注“爱心水窖”建设工程。 提出2015年云南要加强民生水利建设,积极整合各方资金建设40万件“爱心水窖”,解决山区半山区灌溉和饮水困难问题。 关爱妇女儿童健康 “我很关注妇女儿童的问题,我觉得现在我们社会救助机制很多,但是关于妇女救助这方面要加大力度。”省人大代表、文山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琼表示。 云南将开展“关爱妇女儿童健康行动”,全省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7/10万及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2%以下;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串达到98%;完成农村妇女宫颈痛检查41万人,乳腺癌检查3.8万人;为8万名6一24月龄幼儿免费发放营养包;为22万对农村计划怀孕夫妇提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结婚登记人群婚检串达到70%;新生儿疾病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率达到70%,听力筛查率达到65%。 推进1000个省级重点建设村建设 云南2015年10件惠民实事中还提到,云南将深入推进断农村建设。推进1000个省级重点建设村建设,完成4000个村扶贫整村推进任务。 营养改善计划补助标准提高到每生4元/天 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标准也是云南省2015年关注重点,2015年云南要实现129个县(市、区)500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补助标准从每生3元/天提高到4元/天。 新建、改扩建城乡养老机构402个 2015年云南将建设一批城乡养老服务机构,新建、改扩建城乡养老机构402个,新增床位14300张。其中新建和改扩建22个城市老年福利机构、80个农村敬老院、300个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为1000名智力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训练 云南2015年还将开展“211”残疾人扶助行动,为2万名智力残疾人、精神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为1万名残疾人免费适配辅助器具;为1000名智力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训练。 “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公益演出 省人大代表、红河州政协副秘书长黄薇霖比较关注文化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目前,哈尼族语言失传现象严重,即使在当地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孩也不愿意说自己民族的话,我建议把少数民族语言纳入学校教程,做好语言传承工作。此外我还建议保护红河哈尼族文化,建议成立哈尼族博物馆,展示哈尼族文化。”黄薇霖说。 2015年云南10件惠民实事同样关注文化惠民工程。2015年云南将建设100个文化惠民示范村。继续开展“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文化惠民公益演出,送戏下乡1万场。确保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1场公益电影。 为200个城市和农村社区配置全民健身路径器材 2015年云南还将推进“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建设90个乡镇灯光篮球场、3000个行政村(社区)篮球场,为200个城市和农村社区配置全民健身路径器材。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5000人。资助“七彩云南全民健身活动示范工程”省级品牌2个、州市级品牌10个、县区级品牌20个、乡镇级品牌50个。 组建省律师协会6个公益法律中心 同时,2015年云南还将开展公益法律服务。组建省律师协会6个公益法律中心(贫困少数民族、贫困老年人、贫困妇女儿童、贫困青少年、贫困残疾人、贫困农民工公益法律中心),并在各州市设立工作站。全年组织不少于1300名律师带动全省律师参与公益法律服务,免费代理诉讼案件、代书、法律咨询不低子1.5万件。 “今年来我们进一步加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了口岸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加大了招商引资的力度。” “2015年要抓好的10项工作中,惠民生工作专门说到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的扶持力度,尤其是给人口较少民族聚集的建制村农户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和农房险。” “云南2015年提出的10件惠民实事,这些工程温暖人心。”代表委员纷纷表示 …… 民生无小事,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抓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最盼望的事情做起,更加注重加强社会建设,才能让发展的成果惠及百姓。 政府只有真正做到了一诺千金、不打折扣,才能真正把民生十件实事打造成为精品工程。 (云南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