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村推进项目让村寨美起来、群众富起来 ![]() 元阳县异地搬迁新区新貌 攻坚亮点 作为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欠发达省份,我省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2014年底,全省贫困人口574万人,居全国第二位。在中央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中,我省涉及滇西边境、乌蒙山、滇桂黔石漠化、藏区等4个片区,涵盖15个州市91个县,片区数和片区县数均居全国第一位,是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十二五”以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在中央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团结带领全省各族干部群众,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高度重视、高端谋划、高位推动,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具有云南特点的片区工作模式逐步形成,成为全国其他片区借鉴学习的范本。 数据显示:自2011年以来,我省累计投入各类规划项目资金7408.62亿元,规划执行率达68%。对于基础设施、产业基础薄弱的云南而言,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我省在区域扶贫开发的探索中,把片区扶贫开发和精准扶贫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云南经验’。”省扶贫办副主任吴隧说。 政策向片区倾斜、资金向片区聚集、项目挂钩片区。立足优势,找准路子,全省四大片区扶贫攻坚高潮迭起。 乌蒙片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速 乌蒙山云南片区包括: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会泽县、宣威市、昭阳区、鲁甸县、巧家县、盐津县、大关县、永善县、绥江县、彝良县、威信县、镇雄县、武定县 围绕片区规划,持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乌蒙片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目前,麻柳湾至昭阳、昭阳至会泽、镇雄至毕节、普立(滇黔界)至宣威高速公路建设快速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力度持续加大。随着片区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的实施,农村电力保障得到加强,基本实现同网同价。一批骨干水源、民生水利和农田水利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农村居民和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得到保障。 实施精准扶贫,片区民生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建成了一批机构养老、儿童福利、救灾设施等项目,贫困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得到进一步加强,民生保障工作快速推进,片区贫困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随着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大,片区防灾减灾体系正在加紧完善。 滇西边境片区——产业发展引领致富路 滇西边境片区包括:保山、丽江、普洱、临沧、楚雄、红河、西双版纳、大理、德宏、怒江10个州市所辖的61个县 立足区域资源优势,滇西边境片区产业扶贫结出硕果。以片区产业扶贫规划为统领,形成了强有力的政策扶持体系、农业设施体系、良种繁育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和农产品市场体系。 滇西边境片区水能、矿产资源富集,生物多样性丰富,民族文化多彩,对外开放区位优势明显。立足自身的资源优势,在片区扶贫开发的探索中,各州市以当地特色优势资源为依托,建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基地、示范园区、产业园区和精品庄园,全面提升了特色农业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通过片区特色产业和旅游开发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加快了当地农村信息化和流通体系建设,带动了更多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了“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 迪庆藏区——扶贫开发探索新路 迪庆藏族自治州辖:香格里拉县、德钦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3个县 在片区扶贫开发的探索中,迪庆州以实施扶贫开发项目为抓手,以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和增加收入为目标,以产业化扶贫和农村技能培训为重点,初步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富有特色、合力攻坚的迪庆藏区扶贫开发新路子。 随着片区扶贫开发的推进,全州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渐提高,发展条件进一步改善。先后完成了一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香格里拉机场改扩建工程全面完成,州内骨干网架、城农网建设及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中心城区主骨架初步建成,全州城镇化率逐年提高。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公共事业快速发展,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德钦县奔子栏镇达日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为迪庆州探索“人下山、树上山”的生态战略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迪庆州贫困农村综合开发树立了典范,得到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 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滇桂黔石漠化云南片区包括:师宗县、罗平县、屏边苗族自治县、泸西县、砚山县、西畴县、麻栗坡县、马关县、丘北县、广南县、富宁县、文山市 近年来,国家对滇桂黔石漠化云南片区的扶贫攻坚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随着片区水源工程、水土治理、陡坡地生态治理等一系列工程的实施,片区生态环境得到修复。 在实践中,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将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结合,通过“山顶戴帽子”“山腰系带子”“山脚搭台子”“平地铺垫子”“入户建池子”“村庄移位子”“六子”同步的方式开展石漠化地区扶贫综合开发,取得实效。曲靖市将片区县致贫因素相同、资源禀赋相近的5个山区行政村连为一个单元格实施山区连片综合扶贫开发,围绕产业发展“龙头工程”、入户项目“细胞工程”、基本素质“造血工程”,通过抓龙头、强脊梁、活细胞、造血液,不断探索石漠化片区扶贫开发新路子。 在各地的积极行动下,全省形成了高位强势有效推进片区发展的良好态势。扶贫攻坚,共建小康,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正在云岭大地徐徐展开。 ![]() 维西县傈僳族群众学习重楼种植技术 扶贫政策 我省筑牢扶贫资金监管“高压线” “现在的扶贫工程款用在哪,必须在村里公开公示,还聘请老党员当村里扶贫项目的廉政评议员,扶贫资金用在哪里大家都明白,老百姓参与扶贫项目积极性那可高多了!”宣威市龙潭镇业肥村老党员李开斗如是说。 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省扶贫办先后与全省16个州市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廉洁扶贫行动,全程监管扶贫项目资金,筑牢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高压线”。 协议规定了云南省扶贫办的8项职责,各州市纪委监察局的6项职责。协议明确扶贫项目资金实行同级纪检监察备案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制、定期对扶贫项目资金开展监督检查、及时查处发生在扶贫开发工作领域的违规违纪违法案件等,实现扶贫项目资金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全程监管,有力遏制了扶贫开发工作领域中贪污、挪用、挤占、虚报、套取、冒领、截留扶贫资金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让扶贫项目真正成为“阳光工程”“廉洁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此项举措构建了省级部门与地方纪检监察机关协同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新格局,把云南省扶贫办在全省推行的“三项廉政制度”与各州市的县级领导干部廉政承诺制、乡镇政务质询和村务监督员制度紧密结合,加强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惩防体系建设。 记者 胡晓蓉 通讯员 胡国云 唐洪清 黄柏香 一线传真 牟定县信贷扶贫助企益民 “去年公司因扩建厂房、购置生产设备,造成资金周转困难,县扶贫办提供的90万元的信贷扶贫贴息资金,缓解了我的燃眉之急。”看着崭新的厂房,云南星贸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毛有莲不胜感激。 位于牟定县的云南星贸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专门从事野生食用菌和辣椒收购、加工、速冻保鲜、国内外销售等生产经营业务。2014年,公司在全县7个乡镇35个村委会带动5719户农户增收2500万元,户均增收9781元。 “十二五”以来,牟定县共发放扶贫到户贷款1.61亿元,扶持农户10682户,其中“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扶持企业17家(次),资金达4000多万元,争取企业贴息贷款9950万元,扶持了12家(次)企业。通过对企业的扶持,既解决了企业缺少资金,融资贷款困难的难题,又带动了贫困农户发展生产,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实现了企业和农户双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