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香格里拉市格咱乡水草丰美,成群的牛羊像黑色的珍珠散落在高山草甸上。 下格咱村村民扎史是乡里的牦牛养殖专业户,他家养殖的牦牛已达76头。 现年65岁的扎史长年在牧场上。看着自家的牦牛群,扎史十分开心,他说:“这个时节牦牛产奶量最高,家里的三个成年劳动力都在从事畜牧业。每天,牦牛奶可以提取4斤酥油,加上奶渣,平均每天的收入300元左右。” 据格咱乡乡长史小松介绍,格咱乡牧场资源丰富,是全州乃至全省的畜牧业重点养殖区,目前全乡拥有牦牛1.9万头,其中,养殖100头以上的养殖户有40户、50头以上的有100户。 近年来,格咱乡党委政府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利用山区天然草场优势,做强做大牦牛产业,打破传统小而散的养殖模式,发展牦牛特色养殖业,扶持了40户重点户和100户示范户发展牦牛养殖产业。针对草场退化和牦牛品种退化这一实际,该乡积极实施草场改良,引进牦牛优良品种。同时,该乡加强防疫工作,加大农村防疫员的培训力度,目前防疫员覆盖到每个村组。 史小松对全乡牦牛养殖充满信心,他说:“格咱乡将切实编制好牦牛产业规划,把农牧民一家一户的小生产纳入到产业开发大规划中,调整思路和布局,以现代养殖为基础、以精深加工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技能化培训,加快牦牛产业开发,让牦牛养殖真正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拳头产业。”(香格里拉网记者 陈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