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咱乡发展生态经济见闻 在香格里拉市格咱乡,玛咖、金铁锁、重楼、藏马鸡、牦牛养殖等一批优势产业正逐步改变着全乡的种养殖结构,引领广大群众增收致富。 据格咱乡乡长史小松介绍,格咱乡是一个半农半牧的贫困乡镇,长久以来,种养殖业是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养殖主要靠牦牛、山羊;种植靠青稞、洋芋、高原油菜,部分村落种植核桃。整个种养殖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经营模式,粗放、低效,难以形成规模,阻滞了格咱乡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如何通过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强产业规划和布局,把高原生态产业做大做强、做特做优,带领全乡人民早日实现脱贫致富成为历届乡党委政府必须破解的难题。 近两年,格咱乡那格拉村民嘎玛成立了“格咱乡中药材种植合作社”,以“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在全乡推广种植玛咖、金铁锁、重楼等中药材,在全乡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激活了广大群众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经济的积极性,这是格咱乡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乡积极探索全乡协调发展的新路子,结合各村实际,针对村民原有的种养殖结构,因势利导,加强产业发展建设项目研究,优化产业布局,先后形成了《香格里拉市格咱乡种植产业发展建设项目建议书》《香格里拉市格咱乡种植产业发展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香格里拉市格咱乡养殖产业发展建设项目建议书》《香格里拉市格咱乡养殖产业发展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一步明确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该乡党委、政府将二元野猪、牦牛、黑山羊、绵羊、藏马鸡、重楼、蜈蚣藤、玛咖、秦艽、蔬菜、油橄榄、核桃作为主导产品,要求村“三委”干部带头种植药材,发动群众共同发展种养殖业。各村先后利用荒山荒地种植药材1308亩、种植蔬菜525亩。目前,大牲畜存栏近17635头,有犏牛、牦牛养殖户达697户,山羊养殖户3户,绵羊养殖户15户,鸡重点养殖户8户,藏马鸡养殖户1户。养猪重点户存栏50头以上的有3户,建成一个畜产品奶酪加工厂。 翁上村发展反季紫皮藏蒜350亩,经测亩产485公斤,总产170吨,实现产值165万元。各村通过养殖牦牛附产酥油、奶渣,全乡酥油产量743732.5公斤,奶渣产量541274.5公斤。另外,通过保护生态环境,增加林下资源收入; 在市、乡、村三级党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先后完成格咱乡中央财政现代农业肉牛产业项目总投资550万元(覆盖全乡140户牦牛养殖户及牦牛养殖基地建设)、翁水民族示范村建设项目(藏香猪产业)总投资100万元。 建设规模化、标准化药材基地、蔬菜基地、经济林基地,以“示范先行,稳步推进”为原则,培育一批示范村、示范户。力争通过先进、成熟的现代设施技术和种植业生产技术,推动农业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促进格咱乡种植业发展,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提高本地资源利用率,带动和辐射周边地区现代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步伐。通过二元野猪、牦牛、黑山羊、绵羊、藏马鸡基地建设,促进格咱乡畜牧业发展,提高该乡土地利用率,加快了群众脱贫致富进程。(陈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