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维佳在我州调研基层“双推进”工作及农村产业发展时要求
以产业促发展 以发展促扶贫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9-24 17:31:03

訚柏出席座谈会 齐建新主持会议

香格里拉网讯 (记者 杨勇) 9月22日至23日,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刘维佳到我州调研基层“双推进”工作及农村产业发展情况,并于23日晚就葡萄产业发展与我州党政领导座谈。刘维佳要求,迪庆要抢抓机遇 ,把葡萄产业发展与旅游业相结合,通过做大、做强、做特、做优葡萄产业,以产业促发展,以发展促扶贫,确保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州委书记訚柏、省城投集团副董事长冯学兰出席座谈会。州委副书记齐建新主持会议。

刘维佳指出,迪庆藏区作为全省四个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扶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做好迪庆藏区的扶贫开发不仅关系到迪庆40万各族群众的福祉,更关系到云南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而要使群众摆脱贫困就必须依靠一批产业的坚强支撑。迪庆境内干热河谷地区葡萄种植及酿酒历史已有100多年,独特的区位和自然气候是云南酿酒葡萄的最佳产区之一。近年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迪庆葡萄产业已具有一定基础,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大力发展葡萄产业,通过农产品的加工增值,可以延长传统农业的产业链条,促进迪庆农业产业向深度和广度进军,也能更合理,更有效地配置农业资源,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刘维佳要求,一是要抢抓机遇。刚刚结束的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为藏区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迪庆一定要贯彻好工作座谈会精神,积极争取项目,用好用活各种政策,要把葡萄产业纳入全州的“十三五”规划中,并作为今后的重点项目大力扶持;二是要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除了传统模式外,迪庆的葡萄产业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依托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发展酒庄实现葡萄产业与旅游业结合。酒庄要突出个性,做精、做优产品,实现小酒庄、大产业。三是要突出大香格里拉的地域品牌概念。葡萄酒行业的原产地非常重要,也是消费者区别普通产品和高端产品的重要标示,香格里拉作为享誉世界的品牌我们一定要打好这张牌。迪庆各相关企业要积极申报特殊地理标识,进行有机认证,突出迪庆产品绿色、无污染的特色以及其中蕴含的藏民族文化内涵,在激烈的市场中闯出一条特色之路。四是要处理好企业、地方、农民三者利益。企业发展的同时要兼顾农民利益,通过土地流转、工资性收入、葡萄出售后的收入等多元化渠道促进群众增收,地方党委、政府也要把发展产业最终目的着眼于让群众受益。五是要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六是要进一步打造好投资环境。地方政府要积极支持企业、服务企业,要做好与群众的沟通协调,减轻企业压力,省直各部门也要继续支持好迪庆藏区发展,使各种政策能够叠加发挥效益。七是要强化执行力加快工作落实。企业与地方要形成近期、中期、远期的合作规划,并建立相应的工作协调机制,使各种项目能够早落地、早见效,让群众能早受益,从而实现以产业促发展,以发展促扶贫,确保2020年迪庆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冯学兰表示,作为国有企业,加大对藏区发展的支持是省城投集团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投资迪庆的葡萄产业也符合企业自身利益。目前国内房地产企业普遍面临转型压力,迪庆的葡萄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本土各酒业公司在生产、市场、销售方面具有优势,但资金比较缺乏,而省城投资金实力雄厚,可以通过股份合作等方式寻求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未来企业的目标是在迪庆葡萄产业投资10亿元左右,最终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全产业链,达到20亿左右的年产值规模,实现群众增收5亿元目标。

訚柏表示,迪庆的葡萄产业有历史、有传统、有基础、有条件,近年来随着一批相关企业的进驻,全州葡萄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在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繁荣地方经济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制约我州葡萄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体现在科技支撑力度小、基础设施薄弱、企业营销力度不够、相关资金缺乏等几大方面,希望各级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能进一步加强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工作促进问题的解决。我州也将积极贯彻好本次座谈会精神,在法律和政策允许范围内积极有为,做好各种协调和服务工作,为企业发展营造环境、创造环境。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州各级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州一定能够做大、做强葡萄产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效益,造福迪庆各族群众,为谱写好中国梦迪庆篇作出新的贡献。

州委常委、副州长农布央宗,州委常委、州委组织部部长韩开柱,省农信社理事长万仁礼出席座谈会。

州财政局、发改委、农牧局、扶贫办等州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德钦县、香格里拉市相关负责人,州内相关企业负责人参加座谈。

 

责任编辑:拉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