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记者获诺贝尔文学奖 还有哪些不该错过的人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0-14 08:41:53

阿列克谢耶维奇(资料图)

白俄罗斯女记者兼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记者出身的她擅长非虚构写作,因关注并写作切尔诺贝利核灾等历史事件而为人瞩目。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得奖被看做是诺贝尔文学奖领域的扩宽和全新尝试,以往的得奖者绝大多数是小说家和诗人,而阿列克谢耶维奇从事的新闻报道形式的非虚构写作很少进入如此重要的文学奖所关注的范围。

非虚构类写作以现实元素为写作背景,以个人独立的调查、观察等作为写作方式,并且涵盖领域非常广,历史、社会、政治等无所不包,因此受到许多人的喜爱和支持。非虚构写作现在已经成为写作领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同时又和传统的报告文学不同。传统的报告文学是一种介于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之间的文学样式,用文学手段处理真实新闻题材,有一定的抒情性。当然,也有学者认为,不论是报告文学、纪实文学,还是非虚构类文学,拘泥于名词并无意义,更重要的是要看作品是否能够真正地反映我们生存的世界。诺贝尔奖评委会给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授奖词中称:“因为她丰富多元的写作,为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树立了丰碑。”

》》》专家看法: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白俄罗斯女记者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最大的意义是再次印证了新闻对文学的反哺效应,实际上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在真实事件基础上来实现的,包括莫言的记者生涯对后来的文学创作做打下来很好的基础,这一点上说新闻和文学不是截然对立的。

而中国记者最大的问题在于,优秀的记者都受到行政化的影响,很多记者成名后就转去做管理工作,没有长期的积累,就无法成长为优秀的文化人,这非常可惜。若记者能够精心钻研业务,潜心积淀,有进一步的提升,也许会有中国的记者写出有分量有影响的传世之作,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肯定。

《中国记者》杂志值班主编陈国权:在任何时候,即使是现在的新媒体泛滥的时代,专业记者的专业能力也是必须的。越是人人都是记者,大家都是媒体,就越需要专业能力。此次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记者对传媒未来发展没有多少关系,它奖励的是最顶级的作品,当前传媒需要的不是一两部顶级作品,而是无数的优秀新闻产品。

》》》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简介:

《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

这本口述史记录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后的故事。阿列克谢耶维奇用三年时间采访了这场灾难中的幸存者:有第一批到达灾难现场的救援人员的妻子、有现场摄影师、有教师、有医生、有农夫、有当时的政府官员、有历史学家、科学家、被迫撤离的人……每个人不同的声音里透出来的是愤怒、恐惧、坚忍、勇气、同情和爱。为了收集到这些第一线证人们的珍贵笔录,阿列克谢耶维奇将自身健康安危抛之脑后,将他们的声音绘成一部纪实文学史上令人无法忘记的不可或缺的作品。

《我是女兵,也是女人》

阿列克谢耶维奇记录战争的文字震撼人心,能让人体会到战争最真实的一面。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中文版责编陈亮介绍说,“《我是女兵,也是女人》《我还是想你,妈妈》记录了二战中的苏联女兵和儿童的回忆,我们这次是根据作者最新修订完整版重译的。”

超过100万名15—30岁的苏联女兵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她们中有医生、护士,还有伞兵、坦克兵、重机枪手、狙击手等。在《我是女兵,也是女人》书中,阿列克谢耶维奇真实记录了她们亲历的那些感人泪下的故事,还有战火中伟大的爱情……这些女兵眼里的战争,与男人们的描述截然不同。这些女兵的回忆,会让你感受到二战中最直观的冲击和从未有过的强烈震撼。

《锌皮娃娃兵》

在《锌皮娃娃兵》中,阿列克谢耶维奇记录战争的文字震撼人心,能让人体会到战争最真实的一面。阿列克谢耶维奇在这部作品中记录了阿富汗战争中苏联军官、士兵、护士、妻子情人、父母、孩子的回忆,书中对战争细节的真实还原,带来震撼人心的阅读感受,堪称20世纪文学经典。这本书里的一句话,能概括阿列克谢耶维奇这类纪实文学作品的主旨:“你们要学会动脑子,免得又被造就成一批新的糊涂虫,一批小锡兵。”

》》》不该错过的这些人

实际上,不少优秀的中外记者笔下的报告文学作品都曾在记录历史的路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痕迹。下面传媒频道就为各位网友盘点一下,不容错过的这些人与这些作品:

约翰·里德(资料图)

人物简介:

约翰·里德,美国共产党人,著名的诗人、记者。里德早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表现出优秀的写作才华,又有新闻记者的敏锐眼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里德从美国到了欧洲,游历多国,最终到达俄国,并亲历了十月革命全过程。回国后,他写出长篇纪实名著《震撼世界的十天》,还协助建立共产主义劳工党。1919年,凶被指控犯有煽动罪,重返苏联。1920年逝世之后,他被葬于红场。

代表作简介:《震撼世界的十天》

《震撼世界的十天:苏联的诞生》是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里德在亲历十月革命之后写成的纪实作品,由于取材的严谨、立场的客观,被誉为不可多得的研究十月革命的经典文本。从革命前夜的准备,到突发的起义;从苏维埃政府的宣告成立,到旧势力的敌对状态;从颁布重要的苏维埃法令,到最后扑灭反革命武装的垂死反攻;从不为一般市民理解与接受,到获得工、农、兵大联盟的彻底支持……书中详细地描述了革命进程中种种微妙的变化。客观而非意识形态,感性而非教条式,里德就是这样记录了他所亲历的十月革命。(本段资料来源:豆瓣读书)

尤利乌斯·伏契克(资料图)

人物简介:

尤利乌斯·伏契克,捷克作家、文艺评论家。生于工人家庭,在俄国十月革命鼓舞下投身革命活动。他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曾任捷共中央机关报《红色权利报》编辑、该报驻苏记者和党的文化刊物《创造》主编等职。后来,伏契克不幸被德国盖世太保逮捕。在狱中,他在随时都有可能遭到杀害的情况下,写下了《绞刑架下的报告》这部不朽著作。

代表作简介:《绞刑架下的报告》

《绞刑架下的报告》如实记录了法西斯侵略者的暴行,字里行间处处闪耀着革命乐观主义的光辉。它不仅是捷克文学中的经典著作,也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自一九四五年在捷克出版以来,它已被译成九十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在千百万读者心中留下了一个英雄人物的伟大形象。《绞刑架下的报告》是捷克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伏契克用鲜血和生命写成的一部壮丽诗篇,在捷克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作品以纪实的手法讲述了狱中难友们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深刻揭露了纳粹党徒的残暴行径和叛徒特务的卑劣伎俩,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在世界各地千百万读者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本段资料来源:豆瓣读书)

埃德加·斯诺(资料图)

人物简介:

埃德加·斯诺,美国著名记者。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1942年去中亚和苏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

代表作简介:《西行漫记》

《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该书绝大部分素材来自作者采访的第一手资料,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西行漫记》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人物刻画、环境描写以及叙事的角度几近出神入化的程度。《西行漫记》中译本出版后,在中国同样产生巨大的反响,成千上万个中国青年因为读了《西行漫记》,纷纷走上革命道路。(本段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范长江(资料图)

人物简介:

范长江,原名希天。中国杰出的新闻记者,新闻家,社会活动家。他写过大量的出色的新闻报道,担任过新闻机构的领导工作,为全国的新闻事业做出很大贡献。 1991年,中国记协与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联合设立了“范长江新闻奖”,这是表彰奖励我国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全国性高层次新闻奖。该奖项于2005年与“韬奋新闻奖”合并成为“长江韬奋奖”。

代表作简介:《中国的西北角》

《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作为彪炳史册的旅行游记体报告文学,在中国新闻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记录了1935年7月起,范长江作为《大公报》旅行记者的沿途见闻。在《中国的西北角》中,范长江用生动的文字真实还原了当时中国西南、西北地区的时局状况。全书由一系列的通讯结集而成,这使得书中描写内容客观真实,较少夹杂作者自己的观点。书中包含中国国内第一次在报纸上公开如实报道工农红军长征的通讯,它也让人们在获得对红军正确的认识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积极意义。书中所涉内容广泛,描绘的人物形形色色,既有军政要人,又有山川小民,涵盖了从社会上层至底层的各种人物的生活。这本书同时也揭示了当时国内日益尖锐的民族矛盾、民族压迫的问题,深入透彻的分析和独到的见解,大大震动了当时的新闻界。(本段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范长江(资料图)

人物简介:

范长江,原名希天。中国杰出的新闻记者,新闻家,社会活动家。他写过大量的出色的新闻报道,担任过新闻机构的领导工作,为全国的新闻事业做出很大贡献。 1991年,中国记协与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联合设立了“范长江新闻奖”,这是表彰奖励我国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全国性高层次新闻奖。该奖项于2005年与“韬奋新闻奖”合并成为“长江韬奋奖”。

代表作简介:《中国的西北角》

《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作为彪炳史册的旅行游记体报告文学,在中国新闻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记录了1935年7月起,范长江作为《大公报》旅行记者的沿途见闻。在《中国的西北角》中,范长江用生动的文字真实还原了当时中国西南、西北地区的时局状况。全书由一系列的通讯结集而成,这使得书中描写内容客观真实,较少夹杂作者自己的观点。书中包含中国国内第一次在报纸上公开如实报道工农红军长征的通讯,它也让人们在获得对红军正确的认识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积极意义。书中所涉内容广泛,描绘的人物形形色色,既有军政要人,又有山川小民,涵盖了从社会上层至底层的各种人物的生活。这本书同时也揭示了当时国内日益尖锐的民族矛盾、民族压迫的问题,深入透彻的分析和独到的见解,大大震动了当时的新闻界。(本段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徐迟(资料图)

人物简介:

徐迟,原名商寿。诗人、散文家和评论家。20世纪30年代起开始创作诗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人民中国》编辑、《诗刊》副主编、《外国文学研究》主编。抗美援朝战争中,他奔赴前方采访,写出了许多战地通讯和特写。徐迟在报告文学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代表作有《哥德巴赫猜想》《地质之光》《祁连山下》《生命之树常绿》等。其中,《哥德巴赫猜想》与《地质之光》获中国优秀报告文学奖。2002年,以他命名的“徐迟报告文学奖”诞生,该奖项作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的学会奖,专门用于关注和奖励中国报告文学创作中的优秀作家作品。

代表作简介:《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是徐迟的一篇报告文学,文章以陈景润为主人公,最初发表于1978年1月的《人民文学》第1期。为了写好这篇报告文学,徐迟进行了深入采访和大量调查研究。他住在中关村,白天黑夜都排满了采访日程。他先后采访了许多著名的数学家,其中有陈景润的老师,有陈景润的同志,也有现在的同事。有讲陈景润好的,也有对陈景润有看法的。讲好的、讲坏的,正反两方面意见他都认真地倾听。他说:“这样才能做到客观地全面地判断一件事物、一个人。”这期间,他花了很多工夫硬“啃”了陈景润的学术论文。《哥德巴赫猜想》一经问世,立即引起读者热烈反响。许多人争相购买和竞相传阅。各地报纸、广播电台纷纷全文转载和连续广播。党政军领导干部喜欢文学的和平时不太关心文学的,也都找来一遍又一遍地阅读。(本段资料来源:《人民日报》)

刘白羽(资料图)

人物简介:

刘白羽,卓越的散文家、报告文学家、小说家、作家。历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党支部书记、重庆《新华日报》副刊部主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记者、新华社总社军事特派记者、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作协副主席、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顾问、《人民文学》主编等职。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他写出了大量具有鲜明时代色彩、深刻思想内涵和独特艺术风格的优秀作品。

代表作简介:《环行东北》等

刘白羽认为,在坚持真实性第一的原则基础上,“要发挥报告文学的战斗的特色,还需要报告文学作者真正地掌握高度的艺术技巧。报告文学的艺术性愈强,报告文学的政治作用也就愈大。”刘白羽的报告文学作品详尽、丰富地展现了当时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生活。他的新闻作品“具有一种特殊的力量,一下子,像闪电一样,照亮了很多很多人的眼睛”,为推动革命斗争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他采写的向全世界报道东北情况的报告文学集《环行东北》,成为报道东北的第一手材料,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满足了人们想了解东北的愿望。《人民历史新的一页》在报道人民解放军进入北京城时,描写了北平的男女老少欢呼雀跃、喜迎人民子弟兵的情景:父亲把儿子举了起来,妇女抢上去跟解放军女同志拉手,老太太拉住战士激动的倾诉,青年在街边发表演讲,孩子爬上了电线杆……有色彩、有声音、有语言,语调轻盈,节奏轻快紧凑,动感很强,字里行间跃动着欢庆胜利的快乐和幸福,表达了记者对来之不易的胜利的喜悦和赞颂之情。报告文学《同志》,描写一位老人为了支援革命,不仅把儿子送到人民军队,而且对失去组织的伤员有如亲生骨肉一样呵护,在文章末尾有这样一段描写:“一阵芳香的气息从泥土里吹过来,一簇簇星似的黄花在那儿绽嘴微笑。……老人眯了眼睛望着酱油色的水浪悠悠地说:'你们知道吗?……我的儿子,也在队伍里,说当号兵,你们知道吗?……'”有如血雨腥风中一湾恬静的港湾,里面满载着的是老人对党和军队的渔水深情和对亲人深深的思念,怎不让人动情落泪。(本段资料来源:人民网)

魏巍(资料图)

人物简介:

魏巍,原名魏鸿杰,笔名红杨树,当代诗人、散文作家、小说家、军事记者。他从朝鲜战场归来后所著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于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刊登,后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影响数代中国人。从此之后,解放军广泛地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最可爱的人”。

代表作简介:《谁是最可爱的人》

本文是建国初期一篇影响很大,传诵广泛的优秀作品。写的是1950-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最艰苦阶段,志愿军战士英勇反击美国侵略军的英雄事迹。魏巍在前沿阵地上采访了3个月。他亲眼看见了战士们杀敌的无畏;亲身感受了敌人巨炮的轰鸣,我们多少战士被这百倍于惊雷的爆炸声震聋。他踏过被炮弹深翻过的阵地,他手握过鲜血浸透的泥土。前线这3个月,他终生难忘。从朝鲜回来后,前方将士那不怕死的英雄气概强烈地震撼着他,他急切地想让祖国人民了解自己的儿女是怎样的英勇,是怎样的顽强。我们眼前这平平常常的一切,都是他们鲜血的代价,这绝不是一句空话。“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题目不是硬想出来的,而是在朝鲜战场上激动的情况下从心里跳出来的。(本段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孟晓云(资料图)

人物简介:

孟晓云,女,中国当代女作家、优秀报告文学作家。历任河北沧州市第一中学教师,《华北石油报》记者,《人民日报》记者、海外版记者部主任,高级记者,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会长。

代表作简介:《胡杨泪》

孟晓云在人民日报担任记者期间采写的报告文学《胡杨泪》,真实地反映了湖南青年钱宗仁自强不息、刻苦自学,多次考上大学却反复被命运捉弄,屡遭打击报复、历尽艰难困苦却与命运抗争不断,才学奇崛却被人事制度所羁绊的遭遇。作品介绍了钱宗仁二十年的艰苦奋斗历程,称他是“一株扎根在阿拉尔的胡杨,一个被忽略的倔强的灵魂”。当时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的李锐同志看过以后,忍不住立即作文向《人民日报》推荐,《人民日报》登出之后,全国各大报纸30多家相继转载,不少省广播电台先后全文转播,全国千千万万的读者无不深受感动。

朱玉(资料图)

人物简介:

朱玉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6年进入新华社工作,现任新华社国内部政文采访室主任记者。她以调查性报道和人物报道见长。曾荣获首届中国记者风云人物、全国学习雷锋先进个人、全国抗击非典优秀记者、中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新华社十佳记者等荣誉称号。

代表作简介:《天堂上的云朵》、《巨灾对阵中国》等

在2008年的5月,四川省北川县。一个刚刚被震恸的城市。朱玉站在废墟前,衣服上上沾满“三天都洗不掉”的尸臭。忘了悲伤,忘了恐惧,她从兜里掏出一个橘子,把一抹亮色留在北川中学的操场上。然后,三鞠躬。回到北京之后,透过电视里闪过的一幕幕救灾画面,她才开始知道自己的前线报道对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连说到北川,我都哭得稀里哗啦。”一个月后,她八万字的《天堂上的云朵》刊载于《北京文学》杂志,成为目前为止关于汶川震灾最全面的报告文学。

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朱玉又在《北京文学》五月号上发表了报告文学《巨灾对阵中国》,直指中国人的灾难意识,与悲情色彩的《天堂上的云朵》不同的是,它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社会意义,是一篇具有震聋发馈效果的报告文学力作。“不仅仅要记住灾难,而且要总结灾难的经验教训,我们同胞的血不能白流。”朱玉说。 (本段资料来源:腾讯新闻)

责任编辑:赵德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