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国家法定节日,不少上班族都会惦记,单位能不能发点福利?眼下,中秋节快来了,许多小伙伴在朋友圈里纷纷转发起了一条关于“全国总工会正式下发通知:月饼、春游培训统统还给职工”的消息。其实,2015年初,云南省总工会就发布了关于严格执行《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其中明确:对国家规定的7个法定节日,工会可向会员发放节日慰问品,发放标准为每人每次不超过300元。 为何职工如此关注福利消息? 合理福利体现单位的温情关爱 “如果单位完全不发福利,会感到非常失望。”市民杨先生表示,自己并不是期待发多少钱或者多少东西,只是作为职工,辛辛苦苦干工作,逢年过节总希望单位有点“表示”,能让职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与杨先生有一样想法的市民不在少数。昨日下午,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市民,大家都表示,不管单位发什么福利,能在节假日里表示一点慰问总是好的。“取消了几十年来一直发放的米面油,虽然省下钱了,却容易伤害职工的感情。”市民陈女士直言。 在呈贡行政中心上班的黄先生则表示:“我要赶紧转发,希望单位领导们能看到。过中秋希望起码能领一盒月饼吧。” 为何职工对有关福利的消息如此关注?昆明市社科院不愿具名的高先生表示,自2012年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后,厉行勤俭节约,旨在反对贪污腐败、奢靡之风,但一些地方在执行中却是“一刀切”,将职工的正常福利连同“灰色收入”一起取消了,“之前多年来员工享受的福利一下没有了,许多人心理上还是很难接受。另一方面,福利和腐败完全是两码事,发放福利体现的是单位对员工的温情关爱。如果单位效益可以支撑,适当发放一点能让员工更有归属感”。 为何一年后还有人不知总工会通知? 发不发或发多少看各单位实际 2014年7月,全国总工会下发了《关于加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的通知》,规定基层工会逢年过节可以向全体员工发放少量节日慰问品。关于“少量”的标准,由省级工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2015年,云南省总工会发布相关通知强调,各单位逢年过节发放慰问品经费和开展职工活动经费的开支等从工会经费中列支。 为何实施一年多,仍有不少市民反映自己单位没有发放合理福利呢?对此,市总工会工作人员表示,通知并不是强制性的,具体操作还是要看各个单位的实际状况,“单位效益好的,每个法定节假日都可以按规定发,甚至可以每次以300元的标准发;但效益不好的,也有可能就不发了,或者发得少,比如按100元的标准等等,总之没有强制性。”另外,该工作人员表示,昆明市自去年省总工会发了通知后就按照相关要求下达到各级工会,并实施云南省的具体规定。 云南的过节福利怎么发 1、逢年过节发放慰问品经费的开支:国家法定节日(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工会可向会员发放节日慰问品,发放标准每人每次不超过300元。 2、发放工会会员生日慰问品经费的开支:慰问标准不超过300元。 3、开展职工活动经费的开支:发放标准每人每天不超过100元。 4、组织会员观看电影、开展春游秋游等集体活动经费的开支:可组织会员观看内容积极健康向上的电影,每年不超过10场次;每年可组织会员开展春游、秋游各一次,应严格控制在单位所在城市,做到当日往返,活动日可组织统一就餐,餐费标准每人每天不超过100元。 5、会议、培训、接待、差旅费的开支:工会开展学习培训,教师讲课酬金,院士、全国知名专家每半天一般不超过3000元;正高级技术职称专业人员每半天最高不超过2000元;副高级技术职称专业人员每半天最高不超过1000元;中级技术及以下职称专业人员每半天最高不超过800元。工会开展职工教育活动时,可以对按规定评选的优秀学员(包括自学)予以奖励,奖励标准每人最高不超过800元。 6、评选表扬优秀工会干部和积极分子奖励经费的开支:奖励标准每人最高不超过800元。 云南规定哪些开支不能有 1、服务职工群众和开展工会活动以外的开支 2、购买购物卡、代金券等,搞请客送礼等 3、滥发津贴、补贴、奖金 4、支付高消费性的娱乐健身活动 5、利用工会账户使经费开支失去控制 6、截留、挪用工会经费 7、参与非法集资活动,或为非法集资活动提供经济担保 8、报销与工会活动无关的费用 都市时报记者 许孟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