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专稿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6-10-21 09:11:18

镌刻在云岭大地上的一段伟大史诗

80年前,一支衣衫褴褛、身体瘦弱、头顶红五星、浩浩荡荡的红色队伍,以铁的纪律、钢的意志,跋涉在艰苦卓绝、出生入死的道路上;他们怀揣不改的初心,眼里透出坚定的意志,以罕见的勇气、信念、智慧和牺牲精神,在数十倍于己的敌军围追堵截下,走完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悲壮的二万五千里征程,创造了军事史上亘古未有的奇迹,书写了雄伟壮丽的伟大史诗。

这支军队,就是中国工农红军!

长征“是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说道:“与之相比,汉尼拔远征军穿越阿尔卑斯山的远征看上去像一场假日远足。”《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作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说:“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被唤起,其威力是无穷尽的。”

长征,鲜血染红的征程,精神铸就的丰碑。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及直属纵队,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大转移。

今天,翻开历史长卷,红军穿越的高山峡谷、雪山草地、生命禁区……仍然会一一呈现那些悲壮与传奇的往事——湘江之战、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无不记录着红军顽强的意志,无不颂扬着红军那前所未有的战斗精神。

云南,是红军长征经过的重要省份之一。红军,在这块有着革命传统的热土上,召开了著名的扎西会议,演绎了巧渡金沙江、乌蒙回旋的传奇,与各民族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红色记忆,刻下了深深的历史印迹,谱写了荡气回肠的伟大诗篇。

挥师云南,集结威信,召开扎西会议。1935年2月,中央红军在川、滇、黔交界的“鸡鸣三省”之地——扎西一带集结,先后在水田寨花房子、大河滩庄子上、扎西镇江西会馆连续召开了多次会议,统称为“扎西会议”。遵义会议的“花”,在扎西会议结出了“果”。此后的会议,讨论通过了由张闻天起草的《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作出了红军向川滇黔边区发展的决定,建立了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红军还在这里进行了缩编、精简,极大地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扎西会议,对实现党和红军的战略转变起到了重要作用,是遵义会议的继续、拓展和完成,从组织上、军事上完成了以遵义会议为标志的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性转折,为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云岭大地浓墨重彩地写下了中国革命史上辉煌的一笔。

巧施调虎离山计,红军巧渡金沙江。1935年,红军进入云南后,即摆出一副围攻昆明架势,诱使敌人调兵昆明,岂料红军兵分三路直插金沙江皎平渡。5月3日至9日,经过7天7夜的大转移,中央红军3万多人马安然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1936年4月26日,红二、红六军团1.8万人,从丽江石鼓至巨甸60余公里地段上,分别从木瓜寨、木取独、格子、茨柯、余化达5个渡口,成功抢渡金沙江。红军在云南创造了抢渡金沙江的奇迹,粉碎了敌人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摆脱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留下了千古传颂的英雄传奇。

血战三迤,回旋乌蒙。1936年3月初,进入滇黔边境的红二、红六军团,以神来之笔,在苍茫的乌蒙山区,展开历时一个月的千里回旋战。1936年3月23日,红二、六军团在云南境内最大的一次战斗——宣威虎头之战,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红军英勇奋战,毙伤敌400余人,俘虏400多人,红军400多名指战员牺牲;激烈的普渡河铁索桥之战、六甲阻击战、奔子栏资纳腊山丫口阻击战……红军烈士的鲜血浸透红土地,唤醒了沉睡的苍茫大地。

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先后两次转战云南,在云南境内活动28天,途经17个县,先后攻克9座县城;红二、红六军团,自1936年3月初至5月中旬,4进4出云南,在云南境内活动67天,攻占13座县城,经历了回旋乌蒙、挺进滇中、巧渡金沙江的艰苦转战历程,取得了战略转移的决定性胜利。

红军过云南,犹如一支红色宣传队,唤醒了这块古老沉睡的土地,为黯淡的云岭高原带来了新的光明和希望。红军所到之处,宣传党的纲领和政治主张,组织群众“打土豪、分浮财”,赢得各族群众的拥护,各族人民把红军看作“干人(穷人)”的队伍,当作“菩萨兵”,积极为红军筹粮、当向导、做翻译,为保护红军伤员有的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云南各族青年踊跃参加红军,扎西扩红3000多人、会泽扩红1300多人、禄丰元永井扩红500多人……为红军及时补充了兵源,增强了战斗力。

红军过云南,犹如一台红色播种机,把党的民族团结的主张,深深植根于云岭大地,留下代代相传的情谊和佳话。红军严格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明确提出“一切夷汉平民,都是兄弟骨肉”,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在红军经过中甸时,8位喇嘛代表和各村代表,捧着哈达、牵着牛羊、背着青稞酒,带着酥油、糌粑到红军总指挥部慰问,贺龙回访松赞林寺并赠给松赞林寺锦幛,红军与当地藏族同胞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长征,不仅是中国革命的雄浑篇章,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遗产,这一伟大壮举将永远铭刻于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的史册。红军长征所铸造的矢志不渝的崇高理想、锲而不舍的坚定信念、一往无前、不屈不挠、不怕牺牲的长征精神和英雄气概,穿越80年的时光,依然具有激荡人心的强大力量。长征精神所产生的无形精神力量,已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金沙水拍云崖暖”“乌蒙磅礴走泥丸”,80年过去了,茫茫乌蒙的大气磅礴、滚滚金沙的拍岸涛声、红军将士壮怀激烈的豪情与梦想,今天仍激励着云南各族人民不忘初心,为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奋然前行。

 胜利起点 扎西会议树立丰碑

威信县地处云、贵、川3省接合部,素有“鸡鸣三省”之称。1935年2月4日,一渡赤水后的中央红军首次进入威信扎西地区,在此驻扎了11天,召开了著名的“扎西会议”。会议圆满解决了遵义会议提出而未及解决的问题,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完成了以遵义会议为标志的中国革命伟大历史转折,被列为红军长征35个重要事件之一。从此,中国革命一步步地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红色扎西,胜利起点”之名由此传扬。

81年前,在滇东北小城威信一栋两层灰砖木楼上,红军长征史上著名的“扎西会议”的其中一次会议在这里召开,中国共产党人作出了一个具有历史转折的重大抉择,由此开启了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新胜利的伟大征程。

如今到访此地,眼前斑驳的窗沿、发黄的枪套、锈迹斑斑的电话让人遥想峥嵘岁月,昔日运筹帷幄巧周旋的场景仿佛重现眼前;来到曾留下红军足迹的“天险”两合岩,两岸岩壁对峙,雄奇险峻,河水奔腾流淌,山岩羊肠小道寸步难行,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集结扎西 伟大转折

寻访扎西之路从贵州遵义开启。迎着淅沥的小雨走进遵义纪念馆,“遵义会议,伟大转折”8个大字赫然醒目。

在“扎西会议”展板前,年过7旬的龚老先生停下了脚步,这已是他第5次踏进纪念馆。曾经在上世纪60年代到蒙自当兵的他,退伍后回到了遵义老家,半个世纪过去了,对云南、对军人的感情仍深植于胸,历久弥新。

几天后,在与遵义相距300余公里的云南威信县扎西会议纪念馆内,一群从美国远道而来的大学生,在一张张珍贵照片、一件件历史遗存前驻足、聆听,亲身体验书本、电视上不曾有的震撼,追寻那段珍贵的历史记忆。

时间回到81年前的威信县扎西镇。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一渡赤水,准备从四川泸州和宜宾之间北渡长江,与四方面军汇合,创建革命根据地。但是,由于蒋介石调集10万中央军和川滇黔军实行围追堵截,沿江布防,在此情况下,党中央当机立断,改向云南的扎西集结,到了昭通的威信、镇雄等县。1935年2月4日至14日,中央红军集结扎西,在威信境内开展革命活动长达11天,是红军在云南境内活动时间最长的县。5至10日,中共中央先后在威信的水田寨花房子、大河滩庄子上和扎西镇江西会馆分别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政治局会议和政治局扩大会议,统称“扎西会议”。

扎西会议上,中央政治局进行了工作分工,决定由张闻天接替博古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确定了中央红军新的战略行动方针,讨论通过了遵义会议决议和决议大纲,研究部署中央红军的精简缩编问题,作出回师黔北、重占遵义的重大决策,成立了中共川南特委和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纵队。扎西会议所作出的一系列决策和部署,重新恢复了中共中央对全国革命斗争的领导,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会议在挽救党、挽救革命、挽救红军的过程中,解决了遵义会议未来得及解决的问题,完成了遵义会议未完成的任务,在中国共产党的党史军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被列为红军长征35个重要事件之一。

“尽管遵义会议基本上解决了军事与组织问题,但如常委再分工、战略方针转变等遗留问题尚未解决,这些问题的直接后果是使会议刚结束后的军事行动受挫,土城战斗失利,北渡长江的计划未能实现,解决遗留问题迫在眉睫。”党史研究专家徐继涛表示,在水田寨政治局常委会上,对常委进行再分工,完成了党内最高领导权的转换,大河滩政治局会议和扎西镇政治局扩大会议,作出了新的战略决策,确定了新的战略方针,扎西会议最后审定、通过了指定张闻天起草的《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所以,扎西会议是遵义会议的延续,如果将遵义会议分做几个阶段的话,扎西会议就是完成阶段。

党史研究专家陈宇认为,红军过扎西在长征史上地位非凡,体现在遵义会议决议集大成于扎西,决议容纳进一渡赤水前后的作战实践体会,在遵义会议召开20余天后,终于在扎西成文定稿和通过,并传达到部队;党的最高领导权“交权”于扎西,以毛泽东为核心,张闻天总负责的新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开始形成;“大搬家”后的彻底轻装和大规模整编完成于扎西,红军“消肿”、丢“包袱”,精简机构,缩编部队,为下一步灵活地周旋于赤水河两岸攥紧拳头,有效地增强了战斗力;中央适时改变战略大方向于扎西,红军放弃北渡计划,挥师东进,二渡赤水,取得桐梓遵义战役大捷,毛泽东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重新运作于红军作战中。

仰望扎西 胜利起点

在位于威信县的红军当年训练场地红军坝子入口处,刻有“红色扎西胜利起点”的一面红旗状雕塑屹立街头,在鲜花的簇拥下格外醒目,这里已成为红色教育的必到之地。不仅如此,红色文化已成为威信县城的主基调,无论是在扎西会议纪念广场还是红军烈士陵园,或是扎西会议纪念馆,一座座记录着革命岁月的建筑让人驻足,一个个红色文化符号融入大街小巷,时刻能够感受到群众发自内心对党的热爱与忠诚,81年前的红色基因在这片土地的脉络中延续、流淌。

“二月里来到扎西,部队改编好整齐;发展川南游击队,扩大红军三千几……”这是由陆定一、贾拓夫编写的《长征歌》中的一段。红军在威信县仅仅停留11天,却有3000多名威信儿女主动加入红军队伍,红军在威信留下的革命火种——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纵队云南游击支队,坚持斗争12年,为牵制敌军,配合中央红军北上作出了巨大贡献。经过扎西整编精简后的中央红军,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和机动灵活战术与敌人周旋。

在毛泽东战略战术思想的指引下,为实现红军的战略转移,红军分两路回戈东进,二渡赤水河,攻克娄山关,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打垮敌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以来的最大胜利——桐梓遵义战役大捷,为长征胜利打开了新局面。此后,红军三渡四渡赤水、南渡乌江,直逼贵阳,后又急转西进,直插云南,威逼昆明,并巧渡金沙江,彻底摆脱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为长征胜利奠定了基础。而这些正是扎西“胜利起点”的生动体现,从此红军从最危险的局面中走了出来,中国革命由此进入一个新时期,一步步地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正如毛泽东诗词中所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党史专家学者认为,在扎西完成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为红军夺取长征胜利乃至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实事求是地探讨红军长征过扎西的历史事实,肯定扎西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对正确认识和理解在党的领导下所创造的功绩,发扬和传承艰苦奋斗、英勇顽强、勇于担当的红军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红军的鲜血染红了威信,染红了云岭大地,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沿着红军的足迹,云南儿女正发扬长征精神,昂首挺胸,合力同心,一步一个脚印,在一方热土开创新天地。

乌蒙之巅,风起云涌,金沙江水,奔腾过往。红色扎西,灵魂铸就丰碑,仰望扎西,灯塔照耀前行。

》》红色记忆

乌蒙磅礴走泥丸

由于根据地保卫战失利,红二、红六军团被迫撤离四川、云南、贵州3省的“红都”毕节,踏进层峦叠嶂、沟壑纵横的乌蒙山区。1936年3月2日,红二、六军团主要领导人在贵州赫章野马川召开会议,决定利用乌蒙山的有利地形同敌人周旋,择机到安顺建立新的根据地。

行进到奎香地区的红军,在红二军团军团长贺龙指挥下取得了赫章以则河一战告捷,成功牵制了敌人,畅通了乌蒙山回旋战的胜利之路,计划从镇雄突出敌人包围。从俘虏口中得知敌军要经过哲庄坝开往镇雄后,贺龙在哲庄坝一带设伏,歼敌1000多人,是乌蒙山千里回旋战中歼敌最多的一次战斗。红军虽在哲庄坝获胜,但国民党10多个师从四面逼近,将红军围困在纵横30里的狭小区域,红二、红六军团进入长征以来最险恶的处境。生死存亡之际,红军果断采取“敌进我进”战略,从樊嵩甫纵队和郭汝栋纵队之间的结合部,向西北突进,突出重围后又挥戈南下,在云南宣威以北的来宾铺地区击退滇军两个旅的阻击。3月28日,红军进占贵州西南的盘县县城。至此,乌蒙山回旋战胜利结束。

乌蒙山回旋战是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灵活机动的成功典型战例。面对十倍于己的敌军,红二、红六军团转战千里,突破包围圈,绝境中闯生路,最大限度地保存有生力量,被毛泽东称为“了不起的奇迹”,挥笔写就诗句“乌蒙磅礴走泥丸”。

佯攻巧家渡金沙

1935年4月,担负牵制敌人,掩护中央及红军主力的红一方面军第九军团在军团长罗炳辉、政委何长工和参谋长郭天民的率领下挥师云南,佯装主力攻下宣威、东川(会泽),敌人慌忙调兵尾随追来。国民党将金沙江沿岸的140余只盐船凿沉于江中,并在金沙江两岸修筑碉堡,调集民团防堵红军过江。

5月4日,红九军团先遣部队到巧家原辖区树桔渡口查看时不见船只,在船工饶树清、张朝兴、王文亮等人的帮助下打捞到一只破船,经修补后连夜渡过金沙江,到达对岸的鱼滩坝(现四川省会东县)。过江侦察队迅速消灭了国民党税警队和靖卫团,捞起40多只沉船,缴获28支枪,没收4万元税款和10万斤盐。先头部队把盐分给当地群众和船工,他们纷纷自告奋勇为红军摆渡。5月6日至7日,在当地群众和船工的帮助下,红九军团大部队3400多人全部顺利渡江,随后按照指示以质论价付给船钱后,将船捣毁抛入江中,尾随而来的国民党部队无船可渡,只能望江兴叹。

为阻击追敌过江,掩护中央主力红军召开“会理会议”,红九军团从会理会果一带东撤巧家方向,赶到巧家县城对岸的洼坞街(现为宁南华弹乡),利用国民党川军修筑的工事隔江与驻扎龙王庙的李抱冰部队枪炮对击,做出佯攻巧家县城的态势,敌军中计死守,不停地用枪炮封锁江面。随后,红九军团沿江扩大了攻击范围,摆出誓死打过金沙江抢占巧家城的态势,枪炮更为激烈,龙王庙阻击战持续了3天3夜,赢得红军在会理活动的时间。此次战役投入兵力3400多人,是红一方面军和红二、红六军团过昭通若干战斗中规模最大的一次。随后红九军团北上直奔西昌与中央红军主力会师,完成了在滇东北的战略任务,取得了红军长征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胜利。

》》》党史资料 :“1+6会议

在纵横十余省、长驱数万里的长征中,党和红军召开了许多重要会议,正确解决了关系党和红军前途命运的全局性问题,确保了红军的生存和长征的最后胜利。这一点在以遵义会议为核心的“1+6会议”上得到了有力体现。

通道会议

1934年12月12日在湖南通道举行紧急会议,通道会议是血战湘江后的第一次重要会议,着重讨论红军战略转移的前进方向问题,毛泽东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发的建议得到大多数人认可,史称“通道转兵”。

黎平会议

1934年12月18日,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黎平举行会议,周恩来和大多数与会者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定向贵州转兵的战略方针,同时筹划人事上的变动,为遵义会议召开创造了条件。

猴场会议

1934年12月31日至次日凌晨,中共中央在贵州猴场召开政治局会议,与会者纷纷反对李德、博古主张,并通过决定坚持黎平会议决议,限制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限,为遵义会议进行中央领导改组作了组织准备。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主要检讨在反对五次“围剿”中与西征中军事指挥上的经验与教训,毛泽东、王稼祥、张闻天的正确主张,得到了绝大多数与会同志的认可,会议解决了党中央的组织问题,结束了“左”倾路线在中央的统治,开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新的领导,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和红军。

扎西会议

1935年2月5日至10日扎西会议上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的责任,实际上确立毛泽东同志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解决了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分工、缩编中央红军、确定新的战略方针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遵义会议的继续,为中国革命走向新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苟坝会议

1935年3月10日至12日在贵州召开的苟坝会议决定成立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小组,完成了遵义会议关于改变党中央最高军事领导机构的任务。

会理会议

1935年5月12日会理会议上,毛泽东总结了红军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取得胜利的原因,阐明了运动战的必要性和正确性,重新统一了认识,巩固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进一步巩固了遵义会议的成果。

薪火相传 红色乌蒙决战贫困

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在中国大地上书写了一首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80年后,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昭通,这个被红军精神洗礼过的革命老区,围绕56.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年脱贫目标,镇彝威革命老区3县200多万各族干部群众紧紧抓住国家和省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机遇,弘扬红军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挂出作战图,攻坚克难拔穷根,砥砺奋进谋跨越。在巍峨绵延、磅礴千里的乌蒙山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战。

列出时间表,铺开作战图,立下军令状,脱贫攻坚战犹酣。

以脱贫攻坚为统领,全面实施脱贫攻坚、交通先行、产业培育、新型城镇化、教育兴昭、生态文明“六大战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奋力闯出一条革命老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新路子,推动老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仲秋时节,行走在镇彝威革命老区的山山岭岭、村村寨寨,战鼓擂动,一场亘古未有的巨变正在乌蒙大地上续写着昭通光荣而辉煌的历史。

吹响冲锋号 打响攻坚战

“信念坚定、不怕艰苦、意志顽强、团结奋斗”,这是中央红军和红二、红六军团长征过昭通,为老区人民留下宝贵的长征精神。

历史的荣耀斑斓多彩,现实的窘困如影随形。“决战贫困,决胜小康,坚决打赢乌蒙山云南片区和镇彝威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战,确保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镇、彝、威3个革命老区县地处国家正在实施的乌蒙山连片扶贫开发的核心区,所处区域高寒冷凉、土地贫瘠、交通不便、资源匮乏,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低、技能低、自我发展能力低,是我省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截至2105年底,3个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6.2万人,占昭通全市111.95万贫困人口的一半,占全省574万贫困人口的近十分之一,是我省脱贫攻坚战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革命老区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魂,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就不是完整的全面小康。”

“打好镇彝威革命老区扶贫攻坚战不仅是政治任务,也是历史使命。”

镇彝威革命老区的脱贫攻坚牵动着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心。省委书记陈豪不但把挂钩联系点定在镇雄县芒部镇松林村,2015年下半年3次深入3县调研、召开现场办公,最终促成《昭通市镇雄彝良威信革命老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并于2015年12月14日在省政府第76次常务会议上通过,吹响了革命老区3县脱贫攻坚集结号,打响了老区人民脱贫奔小康的攻坚战。

《三年行动计划》总投资98.82亿元,计划在2016年至2018年3年攻坚期内,通过组织实施好民生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能力素质提升、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6大工程,实现镇彝威3县整体脱贫摘帽和农民增收,2019年至2020年继续巩固提升后,到2020年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发扬革命老区光荣传统,决战贫困、确保老区县如期脱贫。今年以来,围绕《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省主要领导和全省各部门、各挂钩单位纷纷深入3县真心谋划,真情投入,不忘初心,动真情,扶真贫,已成为各级各部门和帮扶干部的自觉行动。

咬定目标,全力以赴,苦干实干,向贫困发起总攻,确保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已成为镇彝威3县200多万干部群众的共同心声,成为奏响在乌蒙山腹地的主旋律。

制定作战图 列出时间表

“2017年威信在全市首批出列;2018年镇雄、彝良如期实现脱贫摘帽。”

“倒排时间表,制定路线图,立下军令状。”面对2015年底还有28万多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需要脱贫的艰巨任务,作为我省人口大县、贫困人口名列全省第二的县,镇雄县制定了全县的3年脱贫工作规划和年度脱贫攻坚实施意见,每个乡镇、村组及每户农户都有具体的脱贫计划。根据脱贫工作规划,详细列出任务清单,明确了3年脱贫攻坚要完成的具体任务,按照清单逐年、逐项实施到位。

彝良县以《三年行动计划》为统领,围绕全县梯次脱贫目标,各乡镇对照“四通四有”、“五通一有”、“十有一保障”的脱贫标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全面梳理项目并形成了项目清单。

围绕三年行动计划两年完成目标,威信县认真制定《威信县革命老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两年行动计划》,精准绘制出扶贫攻坚路线图,挂图作战、集中火力,打好 “组合拳”,确保精准脱贫工作落到实处。

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按照《三年行动计划》,镇彝威老区各级各部门和干部群众正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结合昭通市制定的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四看劳动力素质强不强、五看村容村貌怎么样“五看法”脱贫标准,纷纷挂出“作战图”,认真抓好产业扶贫、技能培训、职业教育、劳动力转移和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等工作,紧盯目标,对标对表,确保各项工作按时间节点强力有序推进。

拔掉穷根子 脱贫奔小康

初秋时节,走进威信扎西镇荒田红军苗寨。放眼处,青山掩映下,一幢幢灰瓦白墙的苗族民居映入眼帘。寨子里,沥青路、水泥路干净整洁,山间梨树、板栗树、核桃树果子挂满枝头。动人的歌声唱起来,美丽的苗族歌舞跳起来,世界各地的游客进寨来……昔日满山荒凉、衣难遮体、食难果腹的现象一去不复返。这仅仅是镇彝威革命老区县脱贫攻坚,脱贫奔小康进程中的一个缩影。

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威信县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关注民生、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将民生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培育、能力素质提升、公共服务、生态环境治理“六大工程”项目建设落到实处。

“红色扎西,胜利起点。”革命老区威信正处处绽放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脱贫攻坚既要“摘穷帽”更要“拔穷根”。为阻断代际贫困,镇雄县投资3亿多元,引进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在镇雄县创办占地300多亩的云师大镇雄附中,这是该县正在实施教育扶贫、补齐高中教育“短板”的大手笔。目前,镇雄县各级干部切实将责任扛在肩上,以“敢拼敢干敢担当”的精神,以不负良心不负党的品质,围绕2018年“县摘帽、村销号、人越线”的目标,通过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扶贫模式,全面打好“组合拳”,在大雄古邦书写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镇雄篇章。

“老区要脱贫,离不开产业发展。”“将军故里”彝良县把产业发展作为全县脱贫致富引擎来抓。该县立足资源优势,在稳定粮烟畜等传统农业产业的基础上,根据适宜种植区科学划分区域大力发展核桃、花椒、竹子等优势产业,着力打造“彝良黑山羊”和“小草坝天麻”两大特色产业品牌,不断推进一乡一品既富民又强县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做到短期能脱贫,长期能致富。在最具优势的天麻产业上,该县已形成“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截至目前,该县天麻仿野生种植面积达到5.99万亩,年采挖天麻2.68万亩,鲜天麻产量达2294万斤,实现种植产值15.28亿元,天麻产业已经成长为彝良富民强县的重要支柱产业。

声声战鼓催,巍巍乌蒙山腹地的镇彝威革命老区县,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声音

“在昭通的扶贫攻坚工作中,我们始终秉承红军长征克服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决战脱贫、决胜全面小康。”在采访组多日的采访中,感受到的是昭通人民正在脱贫攻坚的“新长征”路上阔步前行,奋力绘就中国梦波澜壮阔新篇章的正能量。

昭通市委书记范华平表示,在昭通的扶贫攻坚工作中,全体党员要学习红军信念坚定,坚定脱贫攻坚的决心;在决战脱贫、决胜全面小康的道路上,我们既要看到成绩,也不能因为现有的成绩沾沾自喜。要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得把群众的创造力和智慧发挥出来。

“从1935年至今,威信县始终坚定着共产主义,贯彻着扎西会议信念坚定、不怕困难、意志顽强、艰苦奋斗的精神。”威信县委副书记、县长肖顺兴表示,现在,威信县还有3000建档立卡贫困户,短期内,威信县将通过餐饮业带动群众脱贫,同时,加大贫困县修房修路力度,带领全县人民同全省一同如期实现小康目标。

彝良县有2804平方公里,15个乡镇,地处在全国扶贫攻坚的重点乌蒙片区内,有10个贫困乡镇,102个贫困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作为革命老区,彝良县传承着红色基因,“在抓好脱贫攻坚的工作中,发扬着红军长征精神和罗炳辉将军英勇奋战的精神,把高寒边远、贫困山区、少数民族村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集中财力帮助家乡脱贫。”彝良县委书记姚勇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镇雄县委书记翟玉龙说:作为全省的革命老区和扶贫攻坚的主战场,镇雄逐步探索出扶贫攻坚的“镇雄路径”,计划平均每年实现8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到2020年全县42万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基本消除绝对贫困。

巧家县委副书记毛玖明表示:巧家县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要先修路,按照计划今年绝大多数行政村都能通上硬化路。此外,巧家县将狠抓农村危房改造项目,今年已完成近1万户左右的改造项目。

“红军在彝良留下的坚定的信念,不怕牺牲、排除万难、敢于胜利的精神,激励着彝良人民,始终坚韧不拔、奋发向上。”彝良县党史研究室主任张伦荣的话,道出了彝良群众的共同心声。

》》》人物故事

“天麻王子”的“小康梦”

“我自己的梦想就是希望能通过天麻的仿野生种植带动更多的乡亲走小康社会。”雨后的小草坝空气格外清新,在仿野生种植有天麻的山坡上, “天麻王子”杨洪述一边用手“挖”天麻,一边叙说着自己的“天麻梦”。

1996年,23岁的杨洪述本可做一名人民教师,但他还是选择放弃“铁饭碗”,拿出了所有家当,全部赌在了天麻仿野生种植上。历经3年努力,杨洪述如愿收获了种植天麻后的第一桶金。2002年初尝甜头的杨洪述扩大了5倍的种植规模,种下了1500塘天麻,可人算不如天算,由于天麻生产缺少营养菌,产量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投入的六七万元打了水漂。但他并没有放弃,一边查询资料、一边到处走访名家。之后在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教授周铉的悉心指导下,杨洪述掌握了在天麻仿野生种植中密环菌作用,并在种植实践中克服了种质退化、产量低和科学合理使用菌材等技术,使彝良小草坝天麻仿野生种植成功率由原来不足10%,提高到96%,杨洪述获得了“天麻王子”的美誉。

杨洪述生长于天麻之乡彝良小草坝,这里是革命老区,也是罗炳辉将军故里,1936年2月,红二、红六军团长征途中三进三出彝良奎乡,开展了千里乌蒙回旋战,留下了一段光辉的红色记忆。“在我们的血液里都流淌着一种吃苦耐劳、同心协力、团结奋斗的红军精神,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杨洪述通过种植天麻实现了自己的“天麻梦”,可他觉得应该带领更多的乡亲共同脱贫致富。

为实现自己的理想,2012年,杨洪述带头在小草坝村成立了彝良县原生态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之前小草坝海子社也有农户种植天麻,但零星种植户仅有七八户。时至今日,合作社在海子村流转闲散林地2500多亩,会员发展到140多户,辐射带动附近海子、高坎、文庙等10多个村民小组500多户群众进行天麻仿野生种植,常年解决150多人的就业问题。2015年,合作社社员户均天麻种植收入已经超过10万元,其中10多户种植大户年收入超过30万元。

壮歌回响 金沙水暖长征路 大江奔涌启新程

金秋时节,激浪滔天的金沙江犹如一条黄色巨龙,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峡谷间,蜿蜒翻滚,雄浑壮阔。

1935年、1936年,这条桀骜不驯的大江两度被百折不挠、英勇无畏的中国工农红军所征服——数万军马乘木船小筏,不分昼夜极速过江,让身后穷追不舍的重兵只能望江兴叹,见证了这支铁军“战略转移中的决定性胜利”。

80年来,伴着“金沙水拍云崖暖”“遥望玉龙舒鳞甲”的磅礴豪迈,金沙水暖的长征赞歌,在云岭大地久久回响。

》》》中央红军主力胜利大转移

历史给地理染上颜色,皎平渡正是如此。

皎平渡位于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和四川省会理县交界处,自古以来就是有名的渡口,曾是滇、川、藏三地货物流通的必经之地。流经此处的金沙江,由于两岸多悬崖峭壁、落差大,江水与河岸撞击形成团团漩涡,水流湍急可见一斑。

历史记住皎平渡

在皎平渡的红军长征渡江纪念馆,展板上“万万火急”的指示,把参观者带回了那段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红色岁月。

“1935年4月29日,中革军委发出指示:速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苏区。第二天,中革军委确定,部队分三路从龙街渡、洪门渡、皎平渡渡江。”十万火急!中央纵队的渡江先遣队急行军一天一夜后,到达皎平渡,立即寻找船只、控制对岸敌军。然而,在龙街渡红军架设浮桥失败,洪门渡也因水流太急只将一个团送过了江。后来,除了红九军团主力在树桔渡过江,红一军团的野战医院在鲁车渡过江外,其余的千军万马都集中到皎平渡。

从5月3日到9日,在37名船工帮助下,中央红军主力在皎平渡顺利过江。3万多中央红军,将追兵抛在金沙江以东以南地区,跳出了几十万敌人围追堵截的包围圈,取得了战略转移中的决定性胜利。

在离纪念馆一路之隔的地方,巍然耸立着一座高大的红军战士塑像,他面向滔滔江水,手里高擎船桨,仿佛发出震耳欲聋的呐喊,雕塑下方为陈云题词的红军渡江纪念碑座。“红军之渡金沙江为自离江西以来,最险要亦最得意之事。”“我曾亲自渡过金沙江,我亦觉此事为平生一大幸事,使我永远不能忘却者。”渡江胜利后,陈云这样写道。

当胜利者回顾来之不易的胜利时,所有的惊心动魄,都浓缩在一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

37名船工昼夜摆渡

在纪念碑的正前方,是横亘在滇、川两岸的斜拉桥皎平渡大桥,跨度299米,由此可以推断江面的宽度。于1991年建成,结束了两岸来往靠摆渡的历史,走过大桥就到了对岸的四川会理。

会理境内的江岸边,一座石碑上刻着“共和国不会忘记帮助中国工农红军渡江的三十七名船工”以及船工们的名字:张朝寿、张朝福……杨麻子老倌。

2006年,随着93岁老船工张朝满的离世,当年曾帮助红军巧渡金沙江的37名船工全部辞世。现在,张朝满的女儿张慧珍就住在红军长征渡江纪念馆旁。“37名船工中包括张家的‘六兄弟’,父亲年纪最小,当年只有22岁。”父亲留下的红军故事,张慧珍记忆犹新:“我的大伯张朝寿当时开着小铺子,因为家里的灯亮着,红军找上门来询问。”

在张朝寿的向导下,红军从一户地主那里探得口风,找到被藏匿在金沙江上游的几只渡船。随后,红军在地方百姓帮助下,在禄劝和会理两地先后找到37名船工。“红军找到7艘船,但其中一艘破损,实际以6艘船来回渡江。”禄劝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李忠富说。

“37名船工,由大伯负责带领,每船安排6名船工,三人一班,两人摇橹,一人掌舵,来回划10次换一班,歇人不歇船,日夜摆渡。”张慧珍说,每条大船可以渡60人,小船可渡40人,战马拴在船帮两侧游泳过河。

为确保渡江安全,黑夜里,皎平渡口两岸燃起了火堆,熊熊火焰将金沙江照得通红。经过7天7夜奋力摆渡,红军主力顺利渡江。

“神来之笔”的经典战例

翻阅史料,说到红军过金沙江,常用“巧渡”一词。红军巧渡金沙江到底“巧”在哪里?

“首先是战略战术上的‘巧’。”省委党史研究室一处处长、党史专家余红介绍,1935年4月初,中央红军南渡乌江后,直奔贵阳。在贵阳督战的蒋介石急令滇军主力增援。而毛泽东的作战意图则是“调虎离山袭金沙”,“只要能将滇军调出来就是胜利”,为西进云南、渡金沙江扫除主要障碍。正当国民党军向贵阳集中时,中央红军主力突向云南疾行,逼近昆明。为保昆明,“云南王”龙云让在云南东北部的孙渡纵队赶往昆明,并调集云南各地民团前去防守。这样一来,云南北部和金沙江南岸国民党兵力空虚,为红军渡江创造了有利条件。

“红军渡金沙江,既是巧渡更是抢渡。”禄劝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李忠富认为,红军胜利渡过金沙江的原因,主要包括领导人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红军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和当地各族群众的支持。

在皎平渡过江时,红军制定了严格的纪律,包括各部队得到指令再上船;每船有号码,规定所载人数及担数;将士们只能一路纵队上船等。渡江行动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当地群众帮助红军寻找被敌人藏匿的船只,还打破了“夜不渡江”的旧俗。

从5月3日至9日,红军主力就靠37名船工、7只小船从容地过江。担任后卫的9军团在南渡乌江以后奉军委命令一直在黔西绕圈子,时东时西,忽南忽北,牵制了敌人部分兵力。5月6日,他们到了云南东川与巧家县之间,并于5月9日在树桔渡顺利地渡过了金沙江。两天以后,敌人的追兵才赶到南岸。可是红军已经毁船封江,远走高飞,无影无踪了。

》》》红二、六军团神速过天堑

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毛泽东指挥红一方面军巧渡金沙江,一直被认为是“神来之笔”,《长征组歌》中的“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的歌词更是广为传唱。但是许多人不知道,1936年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肖克、王震等领导的红二、六军团北渡金沙江的故事同样惊心动魄。

“从天而降”的外地人

“江流到此成逆转,奔入中原壮大观。”这指的是金沙江上“长江第一湾”的奇景。长江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奔腾而下,来到迪庆藏族自治州撒苏碧村与丽江石鼓镇之间,陡然来了个100多度的急转弯,转向东北,形成了罕见的“V”字形大湾。“长江第一湾”附近丽江石鼓、巨甸及江对岸的迪庆金江、上江一带的渡口,因红军抢渡金沙江而名载史册。

石鼓镇位于玉龙雪山西麓,是滇西通往康藏的门户。1936年,红二、六军团结束乌蒙山回旋战后,转战滇中,再兵分两路横扫滇西,于云南宾川会合后,至鹤庆部署抢渡金沙江的战略行动,之后仍分两路向石鼓进军。

“红军渡江前的一段时间里,不知从什么地方‘冒’出一些外地人,引起了村民的注意。”对父亲和兄长留下曾经的讲述 ,81岁的巨甸籍退休教师舒家政老人记忆犹新。他说,那时当地人与外面交往少,早晚见面的都是村子里三亲六戚和熟人。所以,“从天而降”的外地人自然引起了巨甸乡亲们的好奇和关注,只见他们两三人一伙,或做小生意,或表演耍把戏……红军渡江后,村民才猛然醒悟,原来那些人正是红军的侦查员。

调虎离山袭金沙

红二、六军团从石鼓一带抢渡金沙江与一年前中央红军抢渡皎平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调虎离山袭金沙。

红二、六军团最初打算先进入滇中,过普渡河至元谋,再从龙街渡金沙江北上。4月6日,红二军团占领距昆明仅85公里的寻甸县。红六军团经曲靖、马龙,向普渡河方向疾进。到这时,蒋介石才恍然大悟,红军不是要返回湘黔边界,而是渡金沙江北上。

龙云按照蒋介石的命令在普渡河沿岸布下重兵。4月8日,红二、六军团汇合后,强渡普渡河受挫,从元谋渡金沙江北上的计划已无法实现。4月10日拂晓,红二、六军团突然调头南下,巧妙地穿过滇军的结合部,当天上午就出现在昆明附近的阿子营、羊街、鼠街一带。11日,红六军团第18团占领距昆明20公里的富民县城,全歼敌守城官兵。红军的出其不意震惊了国民党云南当局,当天,昆明全城戒严,龙云一面下令军官学校的学员前来守城,一面命令滇军主力火速返回昆明救援。当滇军星夜赶回昆明,普渡河防守空虚时,红军突然兵锋一转,渡过普渡河直奔滇西而去,把国民党滇军甩在了身后。

接下来,红军日夜兼程横扫滇西10县。4月25日,红二军团抵达丽江,各族百姓欢天喜地来到城南10里的“接官亭”迎接红军进城。随后,红12团团长黄新廷率部直奔石鼓抢占渡口。

红军长征过丽江纪念馆宣教部主任张学文介绍说,在先遣部队到达之前,红军要来石鼓过江的消息就在当地传开,地方国民党民团武装慑于红军声威,早已跑过江躲藏起来。而此时,当地官员早已把船凿沉于江底,对岸有船都藏在沟岔里,有团丁日夜看守。基于形势,黄新廷部迅速组织突击队泅水夺船,300名水性好的战士组成突击队,连夜冒雨泅水过江夺船,抢占渡口。

4月26日,萧克率红六军团从鹤庆,经太安、九河,取道白汉场逆江而上也到达石鼓镇。他们与红12团隔江齐头疾进将石鼓镇上下百余里渡口全部控制在手。第二天晨曦,红军在当地船工的帮助下仅靠7条小船和赶制的木筏在5个渡口开始昼夜抢渡金沙江。迪庆州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孙彬涛介绍,敌机飞到渡口上空投弹轰炸,但渡口两岸山高岭峻,敌机不敢飞低,炸弹有的掉到麦田里,有的落到山坡上,并未影响到渡江大局。

入夜后,大堆的篝火映红了渡口的天空和江面,场面紧张而激烈。尽管面对湍急的江水和后面急追而来的国民党滇军,红军却从容不迫,井然有序。至28日黄昏,经过4天3夜,28名船工用7只木船、几十只木筏,昼夜不停将1.8万名红军送到对岸。当滇军刘正富旅风尘仆仆追到金沙江边时,红军早已安然远去,只留下江边石头上红军书写的标语:“来时接到宣威城,走时送到石鼓镇,费心,费心,请回,请回!”

渡过金沙江天险的红军,将“追剿”而来的国民党军队甩在身后,浩浩荡荡取道中甸(今香格里拉市)进入藏区,粉碎了蒋介石围剿红二、六军团并阻止其渡江北上的企图。渡江后,萧克豪迈挥笔书就《北渡金沙江》诗:“盘江三月燧烽扬,铁马西驰调敌忙。炮火横飞普渡水,红旗直指金沙江。后闻金鼓诚为虑,前得轻舟喜欲狂。遥望玉龙舒鳞甲,会师康藏向北方。”

红色记忆代代传

涛声依旧、古渡犹在,红军精神长存。红军长征过丽江纪念馆设在石鼓镇,5个渡口也都立起纪念碑。

“每到新生入学、少先队入队,青年入团、新兵入伍、党员入党,都会到纪念碑前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连镇里老年组织和学校举办文艺活动都要到这里举行。”舒家政老人告诉记者,巨甸渡口的红军渡纪念碑在当地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苦不苦,想想红军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以此来激励家乡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在江的对岸,迪庆州金江镇、上江乡沿线的七个渡口前红军渡纪念碑静静矗立。“小时候,爷爷和妈妈都讲过,村里住过红军,村里的船工帮助过红军。” 金沙江上的风在金江镇木斯扎渡口的摆渡人鲍国华的脸上刻下了时间的印记,对于发生在80年前的那段历史,年近不惑的鲍国华并不陌生。

口口相传的记忆深深地烙在了鲍国华的脑海里。“一位红军战士因伤势恶化牺牲后,家族长辈将他安葬,在祖坟留下一座无名红军墓,年年祭扫。”他回忆:“老人说,还曾将因伤病掉队的红军战士藏在村附近的山洞中,并把家里不多的口粮送给了红军。”

在红二、六军团渡江和随后休整的几天时间里,留下了大量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情深故事。时光如水,80年过去了,流不走的是当地村民对长征精神丰碑的纪念和缅怀。近年里,迪庆州有关部门不仅在红军抢渡金沙江渡口原址修建起了红军渡纪念碑,并将遗址点作为基层党组织和群众的活动地点,传承弘扬长征精神。

在金沙江沿岸,采访组一路走来,用心寻访总会从乡亲那里追寻到80年前红军战士绝处求生、昂扬向前的红色印记以及当地群众为红军提供敌情、担当向导、护送伤员的红色故事。村民尹学富因“拖欠两石租谷”而坐牢,被红军救出后,当向导、找船工,不分昼夜帮红军渡江,还救了两位落水战士;王孙等木匠师傅连夜为红军修木船、扎筏子;鲍学信父子冒着生命危险护送3位留落红军渡江远循——岁月如歌,一切载入史册,一切与奔流不息的金沙江水流入江岸群众的心田。

站在红军长征过丽江纪念馆前的观景台上,“长江第一湾”和美丽乡村一览无余,当人们登临其上饱览壮丽山水的时候,总会带着感慨、感佩、感恩之情去感悟那段红色岁月的律动和力量。

》》》新长征路再创辉煌

穿过烽火硝烟,跨越历史长河。一段长征的结束,意味着新长征的开始。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今天,长征精神已熔铸为红土地上共产党员的红色基因,融汇成4600万各族人民的精神气质。以长征精神为指引,同舟共济,顽强拼搏,在新长征路上创造新的辉煌。

进取 寻求发展新动力

这是一条横贯东西的古老河流。

金沙江属于“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上游,从青海省玉树巴塘河口至四川省宜宾岷江口,全长2308公里,在云南境内长1560公里,自西向东流经迪庆、丽江、大理、楚雄、昆明、曲靖、昭通7州市的23个县(市、区)。区域内人口77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6.3%,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1%。

千百年来,金沙江以水为纽带,连接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世世代代带给两岸人民灌溉便利、舟楫往来、鱼米富足。作为长江的重要组成部分,金沙江与西藏、四川、贵州、重庆等省(区、市)相邻相依,连接滇中城市经济圈、成渝经济区和黔中城市群,是长江经济带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重要战略支点。

这是一条加速腾飞的澎湃河流。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发展战略,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区域合作,一系列重大战略机遇为金沙江流域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截至去年底,区域内生产总值达到1618.7亿元,占全省的11.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平均水平的72.6%。

如何依托黄金水道,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地区协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好示范引领,形成优势互补、协作互动的格局,使母亲河永葆生机与活力?站在新的起点,需要对金沙江的发展进行新的谋划。

今年7月,省政府正式印发《云南金沙江开放合作经济带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把金沙江经济带打造成为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长江上游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连接“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综合走廊和战略交汇带。

从雪域高原到乌蒙大地,依托黄金水道打造的金沙江经济带,为这条巨龙腾飞再添新动力。

开拓 激发发展新活力

推动金沙江经济带发展,实现人流、物资通达顺畅,是激发区域活力的先决条件。

目前,经济带内有内昆线、沪昆复线、南昆线、成昆线等多条铁路干线,主要城市基本实现公路高速化,干流通航里程约1091公里,已建成迪庆、丽江、大理、昭通、泸沽湖支线机场。

近年来,冲破关山阻隔、天堑艰险,一道道飞虹跨越两岸,一条条道路连通南北,我省综合交通建设捷报频传。

——在上游。迪庆藏族自治州丽香铁路和香丽高速公路已破土动工,香德、德维(塔)二级公路基本建成通车,白马雪山两个特长隧道、茨中隧道顺利贯通,卡瓦博格大桥建成通车,其春大桥、德贡公路、羊拉公路、香稻公路、滇川通道等交通建设稳步推进;

——在中游。目前,滇中城市经济圈高速公路环线现有14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剩余2个项目也将于年底完成批复开工建设,滇中高速公路环线建设进一步加快;

——在下游。2月26日,昭乐高速公路串丝至佛耳岩段开工仪式在绥江县南岸镇举行,这标志着“我省第二大港”绥江港终于拥有一条出省大通道。

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在金沙江两岸渐次铺展。

《规划》提出,未来5年将加快构筑以金沙江黄金水道为纽带,以国家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城际铁路、干线公路和沿江港口码头为重要支撑,内连通长江经济带、外接南亚东南亚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创新 释放发展新潜力

资料显示,经济带中动植物种类繁多,生态功能突出,森林覆盖率达61%,是我国西南地区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金沙江是我国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水能资源蕴藏量约7000万千瓦,已建成装机3056万千瓦;经济带民族众多,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

《规划》提出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把修复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加强沿江开发规划和空间管制,统筹推进岸线开发利用、水污染防治和生态廊道建设,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推进区域生态共同建设、共同保护和共同监管,确保“一江清水”流出云南,构筑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不断创新,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双赢,成为沿江各州(市)推进经济带建设的自觉行动,渗入到每项政策、每个举措当中,黄金水道的黄金效益正逐步显现。

“十二五”期间,丽江市围绕“水能富市”及建设清洁能源基地战略,强力推动清洁能源产业、清洁载能产业两个百亿元工程建设,实现了能源供需结构由输入为主转变为输出为主的跨越,水电产业链条不断拉长。

迪庆藏族自治州按照建设“一个集散中心、五大国家公园、一条旅游环线”的旅游发展要求,加快推进香格里拉文化城建设,不断提升5大国家公园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努力将迪庆藏区打造成“生态最好、环境最优、和谐发展、永久品牌”的世界级精品生态旅游区和中国藏区最具特色的国际旅游胜地。

……

不负人民期待,不负时代召唤,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长征路,以长征精神为指引,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就一定能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

》》》红色追寻

金江镇 革命老区谱新篇

10年前,从单位双双下岗的彭正云两口子用自家宅基地,在金江镇吾竹村堆满五组开了一家农家乐,穿过临江修建的鱼塘就能看到波涛滚滚的金沙江。10年间,这家叫老幺鱼庄的农家乐生意越来越好,从稀稀拉拉的本地食客,到动辄上百人的省内外游客,见证了香格里拉市金江镇由革命老区向特色旅游新区的变迁之路。

金江镇依江而生,地处金沙江河谷地区,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之金沙江水的持续滋养,这里种出的农产品产量高、品质好、卖价高,为当地老百姓带来可观的收入。“十二五”末,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209元,比“十一五”末增加4509元,全镇6345亩的烟叶种植面积,累计产值达1.1亿元。

“全镇约三分之二的灌溉用水来源于金沙江,可以说金沙江水滋养了金江镇人。”金江镇党委副书记周新宏坦言,金江镇除不断巩固冬青稞、烟叶、蚕桑、药材、葡萄、畜牧等产业外,也着重培育油橄榄、獭兔、豪猪等特色种植养殖业,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越来越多的家庭开上了“中桔一号”。

“中桔一号”?面对记者的疑问,周新宏笑着解释说,它原本是当地普遍种植的优质烤烟品种,今年最高收购价每公斤达39.6元,这几年当地百姓种烤烟赚了钱,纷纷购置了实用的微型车,并亲切地把车命名为“中桔一号”。

顺江水蜿蜒的金江油路边,一株株烤烟长势喜人。建在金江镇士达村委会仕林上村边的“红军渡”就屹立在江边,这里是红军长征渡过金沙江北上抗日的七个渡口之一,1936年4月27日,红二军团直属部队和红五师、六师一部从格子至士林渡口渡江,在所邑休整。如今80年过去了,红军长征时留下的印记一点一滴烙在丰碑上,而红军的长征精神在这里传承发扬。

“这段红色历史是金江镇未来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资源。”周新宏介绍,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游客为红色历史而来,他们在参观“红军渡”的同时,还会到周围少数民族民居品尝农家菜、体验田园生活,带动了金江镇旅游业发展。

为了做好旅游服务业这篇文章,今年金江镇将加快推进特色旅游小集镇建设,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中,深入挖掘民间文化、民族风俗、少数民族特色村落建设、农特产品等特色资源,着力打造以红色文化为底蕴,以农家田园风光和金沙江流域乡村文化为支撑,革命遗址标识、革命老区纪念碑、吾竹龙潭、长江第一湾、车轴岩画等为主线的金沙江党建长廊及红色旅游带。

》》》特写

天堑变通途

“炮火横飞普渡水,红旗直指金沙江。”1935年,抢渡金沙江成功的红六军团军团长萧克在江畔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过金沙江》。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曾经拦住红军的“天堑”早已变成了老百姓的“通途”。

迪庆州金江镇,素有香格里拉“鱼米之乡”的美誉。80年前红军渡江后,曾在这里驻扎修整,村民帮助红军筹集了大量的物资,为红军翻越雪山进入藏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今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镇里楼房林立,道路纵横交错,接待游客的宾馆、农家乐等场所应有尽有。

作为镇里第一批开设农家乐的老板,吾竹村的和振华夫妇对于家乡的变化有着很深的体会。和振华介绍,10多年前自己和丈夫双双下岗,在村子旁边开起了农家乐,开业之初,运输成本高昂让他俩吃足了苦头。随着周边交通的逐步完善,和振华夫妇经营的农家乐生意也变得红火了起来。

据了解,现在每天经过这里的车辆已经超过7000辆,这里已经成为各种物品运输进入藏区的必经之道。随着交通的改善,金江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8209元,同比增长15.2%。

今后,金江镇将加大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致力于香格里拉“旅游西环线”的打造,联通虎跳峡、普达措国家公园、梅里雪山等著名旅游区形成精品旅游线路。

不仅如此,当年为红军渡江“立下大功”的木船和木筏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全换成了崭新的机械船。“我们现在过江一趟,就像你们坐公交车一样方便。”在木斯扎渡口,士旺村村民胡学志说,机械船的出现,给沿江村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以前每个渡口都只有一些老旧的木船,不仅慢还耗力,换了机械船后,渡到对岸的丽江巨甸只要3分钟,来回就5元钱。”和学志说,数百米宽的金沙江曾阻拦村民们的出行,因此他能体会当年红军渡江的不易,也倍加珍惜自己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沿江县市亮点

香格里拉市:生态发展“绿”起来

香格里拉市是我省林业大市,森林既是香格里拉市生态环境的主体,也是地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前些年,由于思想认识以及发展方式上的差距,林业工作经历了“破坏—治理—再破坏—再治理”的曲折过程。

自国家实施以天然林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和退耕还林工程为主的生态建设以来,香格里拉市林业工作实现了从木材生产向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人工造林、森林抚育、封山育林、补植补造、低效林改造等有效措施使退化的森林植被重新获得生机,新增森林面积10679公顷。同时,核桃、油橄榄、红豆杉等经济林种植、林下野生食用菌资源采集利用、开发森林生态旅游等措施,使绿水青山产生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矢志不渝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为香格里拉市描绘出山清水秀的美好未来。2015年,全市林业产值5.6亿元,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达到4928元。

禄劝县:红土地上战贫困

1935年、1936年,红军长征两次经过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成功抢渡金沙江,实现了北上的重大战略转移。面对国家提出的“十三五”期间全面脱贫攻坚的宏伟蓝图,禄劝县干部群众继承长征精神,积极响应号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谱写出长征路上的新故事。

今年,禄劝县被列为首个脱贫摘帽县,也是我省第一批脱贫摘帽的12个县市之一,对其他地区精准脱贫退出具有重要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为此,该县探索建立了“4+10+6”脱贫措施体系,整合统筹经济指标和公共服务,兼顾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全面实施特色产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教育扶贫、医疗保险救助、社保政策兜底、外出务工增收、扶贫党建双推进、社会结对帮扶等十大工程,盯紧致贫原因、围绕家庭现状、尊重脱贫需求,“一户一策”精准治贫,确保脱贫成效,实现稳定脱贫,保障长远发展。今年全县计划脱贫14000人,截至8月15日,已脱贫10220人,成效明显。

玉龙县:念好产业致富经

近日,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乡镇党委和村(社区)两委班子换届后,县委党校组织班子成员前往石鼓镇的红军长征过丽江纪念馆参观并听了党课、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基层干部,更要发扬红军精神,竭心尽力带领群众发展生产。”在纪念碑前,拉市镇美泉村委会主任木德光坚定地表示。

去年,玉龙县完成农业总产值21亿元,增长4.2%,粮食总产11.97万吨。一批现代农业庄园、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脱颖而出,特色优势农产业发展基础更加巩固。以油橄榄、核桃、雪桃为代表的林果产业持续发展,被列为“全国林下经济发展示范县”。畜牧产业发展成效显著,被列入“中央生猪调出大县”。

对于农业产业发展的未来,玉龙县思路清晰:结合云南大健康产业,做实云药之乡,争创云药名乡,打造云药强乡。重点发展烤烟、畜牧、药材、水果、蔬菜、木本油料、花卉等特色优势产业,建设云南畜牧强县。到2020年,农业总产值达32.6亿元,年均增长9.5%。

再忆峥嵘 红军故事恒久传扬

血战娄山关的壮烈,船工智救落水红军沉着,失散老红军的“遗憾”,一诺八十载的守护……

今天,我们再回首,聆听先辈们和他们的后人讲述红军当年的故事,重温那段红色的记忆,用伟大的长征精神,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娄山关一战连队只活下来3人”

“血战娄山关,我们连队只活下来3人。”虽已99岁,坐在轮椅上的老红军刘光荣对80多年前的那场战斗依然记忆犹新。

刘光荣是威信县扎西镇石坎村人,是威信县目前唯一健在的老红军。刘光荣回忆,1935年2月,红军长征队伍进入扎西,打土豪、分钱粮给百姓的壮举,让年仅18岁的刘光荣看到了希望。红军战士讲的道理刘光荣虽然不大懂,但看到他们如此亲近穷苦人,相信跟着这样一支为百姓着想的队伍,就不会被饿死,遂与哥哥刘光银以及一批同乡参加了红军,被编入三军团下属的一营二连一排,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

“当时威信县参加红军的青年有3000多人,仅石坎村大河滩就有90多人。”回忆起当年参加红军的情景,刘光荣不由哼起了“二月里来到扎西,部队整编好整齐;发展川南游击队,扩大红军三千几……”这首《红军歌》在革命老区威信乃至整个昭通市广为流传。

“血战娄山关,连军团首长都亲自提着枪带头往上冲。”刘光荣至今仍然清楚地记得,部队二渡赤水,于2月24日奔袭贵州省桐梓县城,大获全胜。次日向娄山关挺进,在娄山关战役中,战斗十分激烈,一同参加红军的刘光云、杨方云、魏兴发等一千余人牺牲。刘光荣所在的连队更是伤亡惨重,只剩下刘光荣3个人。

“我的兄弟啊,只要遇到敌人,你一定要勇敢地冲上去。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你都要坚强地活下去。”忆起长征路上与哥哥失散前的对话,刘光荣的嘴角仍在抽动,思念之情依旧难掩。

从强渡乌江到巧渡金沙江,从翻越皑皑雪山到爬过无际草地,刘光荣和战友们相伴前行。“一天走到黑,一夜走到亮,走着走着睡着了停下脚步,被后面的战友叫醒了又一起走……”

“最困难要数过松潘大草地了。”刘光荣回忆到,茫茫无际的草地上气候变化无常,常常是早上浓雾弥漫,中午烈日炙烤,晚上寒冷异常。晚上宿营时火堆旁战友们脱下湿漉漉的衣服抖一抖,顺势掉落的虱子被烧得啪啪作响……还常常要防备敌人的骑兵偷袭。更难的是过草地时,带的干粮吃完了,只有用皮带切成条放在锅里煮野菜,野菜挖不到就挖草根,凡是能吃的都整来吃。

队伍到了甘肃,他清楚地记得,在黄河边跟国民党军队打了一场恶仗,他被敌人炮弹炸起的浮土埋住,等他醒来时,部队已经撤走了。与红军队伍失去联系后,他只好一路乞讨、几经磨难,回到了故乡威信县石坎村。

回到家乡后,刘光荣又参加了扎西会议后组建的川滇黔边游击纵队云南支队继续革命。

看到乡亲们致富路越走越宽,钱越挣越多,房子漂亮了,土路变成了水泥路,娃娃们在村里就能读书上学,刘光荣感慨:事实印证了当初坚信“跟着共产党走,就不会饿肚子”的路是走对了。

“若是有来生,我依然愿做党的战士。”行动不便坐在轮椅上的刘光荣老人叫家人拿出一顶红军帽戴在头上,使劲挺直腰板、目光坚定地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军民鱼水一家亲

8月18日,在金江镇兴隆村委会第三村民小组村民姚喜艳家,贺龙相框上挂着洁白的哈达,老伴李汝林指着桌子上摆放着的红缨枪、砍刀、五角大碗、马灯等物件说:“这些都是当年红军渡过金沙江后,贺龙赠送给爷爷的珍贵宝物。”

“爷爷一直记得红军临走时说过的话,‘红军不会忘记你们,革命胜利后,我们还会来看你们的!’”66岁的姚喜艳抱来一床军被对记者说,“这是贺龙之女贺晓明送给我家的被子。”

姚喜艳回忆,贺晓明当时对她说:“这是当年驻扎在你们村子里的红军部队的被子,现在送给你,说话算话是红军精神很重要的一部分,今天我们来替他们完成当年的约定。”

“爷爷与贺龙还有过一段故事。”姚喜艳说,1936年,他爷爷姚杰勋赶着马帮,与村里人一道前往鹤庆采购货物,在鹤庆遇到了红军,并结识了贺龙。由于赶马人熟人熟路,姚杰勋就用马匹驮着红军的物资,当起了红军的向导。渡过金沙江后,便邀请贺龙等人到他家居住。

当时,兴隆村家家户户住满了红军,姚杰勋和村民一起积极帮助红军筹集红糖、茶叶、粮食等物资。看着有的红军光着脚板,村民们就夜以继日地自发为红军打草鞋。

“红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爷爷说凡是红军住过的家里,红军都留下三五块大洋,没有粮食的家庭,红军还留下一些。”姚喜艳说,红军离开兴隆村时,姚杰勋的五弟姚既勋担任向导,将贺龙的部队带到了中甸。

“爷爷一直教育我们,做人要像红军一样讲信用,不怕吃苦,不怕受累。”李汝林说,现在,我们村白族、纳西族和藏族等民族和睦相处,哪家有事全村人都会去帮忙,这就是红军精神代代相传的结果。

无名烈士不孤独

8月19日清晨,记者沿着蜿蜒的村间道路来到香格里拉市上江乡格兰村委会巴迪村民小组,只见捧绿叠翠的树林和玉米地中央有一座小小的烈士陵园,园中矗立着一块红军烈士纪念碑,碑上“血染沙场气化虹,捐躯为国是英雄”几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

手拄拐杖的79岁村民吴建忠说:“虽然我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家是哪里的,但是我知道他永远留在了我们村。只要我还活着,我就要经常来看他、陪伴他,让他永远也不会感到孤独。”

据吴建忠老人介绍,1936年4月底,红二、六军团来到士旺村和格兰村一带休整筹粮,调查了解藏区情况。由于部队一路征战,饥寒交迫,驮在马背上的红军某指战员就住在当地农户“老明”家中医治,因病情恶化,过了两天就牺牲了。“老明”就把家中为老人准备的寿木捐献给了红军烈士,红军也给“老明”家3块大洋表示感谢。

“大家为了永远铭记这个不知姓啥名谁的红军,就捐资建起了这块红军烈士纪念碑。”吴建忠说,“虽然这名红军的遗骸已迁移到香格里拉城区的红军烈士陵园,但村民们总觉得他还在这里,他的精神还在鼓舞着一代又一代村民。从2007年至今我一直守护着他,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

白发苍苍的吴建忠老人虽然腿脚不灵便,但每隔20天他就要给这名红军打扫“房间”,帮他“洗脸”。他说:“我每次来,除跟他清扫外,还要坐在他旁边,陪他说说话,跟他讲,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像他一样流血牺牲的革命烈士换来的。”

记者在红军烈士纪念碑的侧面,除看见捐款人的姓名刻在墓碑上外,还看到了“缅怀先烈精神永驻,激励后人奋发图强”的题字。吴建忠说:“每年清明节和重阳节,格兰村老龄协会巴迪片区的70多名老人都会聚集在这里,在红色革命史陈列室重温红军长征历史,回家后给儿孙们讲述留存在我们村的红色故事。目的就是莫忘初心,让后人代代相传并弘扬‘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船工精神代代传

红军长征过丽江纪念馆近日迎来了一家特殊的参观者——当年红军抢渡金沙江时沉船,英勇救下3名红军战士的老船工尹学富的后代尹正国一家。

46岁的尹正国虽未亲眼所见爷爷的“当年勇”,但爷爷的故事却激励着他的一生。在金沙江士可渡口,尹正国向记者讲述当年爷爷摆渡送红军的故事。

1936年4月,红二、六军团辗转来到了丽江。一到丽江古城,红军战士就打开牢房救下了被关押在牢房内的劳苦大众,这其中包括了因交不起地租而被关进监牢的尹学富。“如果红军晚来一点,爷爷就要被砍头了。”尹正国说,为感激红军的救命之恩,尹学富主动担任红军向导。

来到金沙江边时,如何渡江成了红军长征路上的拦路虎。尹学富等28名当地船工主动接下了造木筏送红军渡江的差事。在抢渡金沙江时,其中一艘木筏由于承载了太多的红军,行至江中便沉了下去,眼看落水的红军战士在江中挣扎,尹学富沉着地用撑船的竹竿救起了落水的3名红军战士。

当年红军分别从5个渡口渡过金沙江,靠着7只木船、22只木筏、在当地71名向导、28名船工、22名木匠的帮助下,渡过金沙江,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顺利实现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

在士可村,当年摆渡护送红军过江的船工已相继离世,长江上的木筏也早已不见了踪影,但他们的精神却代代相传。

失散老红军的“遗憾”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在祥云县刘厂镇村民的心里,总能记起这样一位老人,不论是走街串巷,还是在田间地脚,老人或打快板,或哼或唱着这些耳熟能详的歌曲,乡亲们都称他为“老红军”。

他叫王德玉,今年96岁。记者见到老人时,他身穿一身崭新的“红军服”,虽然语言已有些含混不清,但谈到参加红军经历,便一下子来了精神,不停地念叨着“守城”“跟不上队伍”“北上抗日”等词语。

老人的儿子王贵祥介绍,父亲16岁时被抽去参与祥云县城守城。祥云攻破后,在红军的宣传下,参加红军并随红军一道北上抗日。在宾川附近参与战斗,红军取得胜利,随后紧跟着大部队进入香格里拉一带。在一次战斗中,三颗子弹飞了过来,从父亲的大腿擦过,给父亲留下一生的伤疤。伤好后,没有追赶上北上抗日的大部队,只好回家。从参加红军到掉队,有三四年时间。

1936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经过祥云时,有近千人参加了红军。新中国成立后回家乡探亲的仅有9人,大多都为中国革命献出了生命。

王贵祥说,父亲在闲暇之余,总爱说参军的故事,讲述父亲参与的一场场惊险战斗,描述一个个动人的传奇,这也是父亲一生中最为光荣的岁月,影响着父亲的一生。“父亲一辈子最为遗憾的事情,就是没有跟上红军大部队。”

一个承诺 80载守护

“当年把小红军托付给我们杜家,我们就要信守承诺对得起红军,我们杜家会一直坚守下去的”。曲靖市沾益区花山街道遵化铺社区兴发村村民杜正云说。

整整80个春秋,杜家人三代接力,寒来暑往守护着烈士的英灵。

1936年4月,一支红军部队行军经过兴发村,将一位病重的小战士托付给了杜正云的外公、爷爷和大伯等人就出发了。虽经积极救治,但小红军还是病故了。小红军去世后,杜家人把小红军当自家人按当地农村习俗安葬在离杜家祖茔不远的石头山下,出殡那天,村里的乡亲们都参加了小红军的葬礼。

从此每年清明节、中元节和十月初十,杜家人都要到小红军墓前祭拜。杜家人重情守诺。后来一直没有部队及小红军亲属寻亲的消息,但承诺过部队的事杜家一直坚持做了下来。从杜正云的外公那一辈到杜正云的父母,再到现在的杜正云,整整80年来,杜家坚持把红军墓看好、守好。

杜正云经常会到小红军墓前去看看,拉拉小提琴,每年为墓碑上的五角星和红字添一次红油漆,还出钱对红军墓进行修复加固。

2014年初,杜正云用自家一亩半的好地跟村民更换了红军墓周围的一亩左右的散地,他想在红军墓边上盖一两间小房子,建一个红军革命传统陈列室,更好地守护革命先烈的英灵,让更多的人在这里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凡是有人到小红军墓前祭扫、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杜正云都会义务当起讲解员,向前来祭奠的人员详细讲述那一段红色历史。

“杜家会把这种红色精神一直传承下去,延续好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引导下一辈也守好红军墓。”杜正云表示。

难以磨灭的红色记忆

拥有千年历史的大姚县石羊镇,因盛产井盐而成为盐马古道上重要的驿站,被誉为“滇国盐都”。80年前,红军经过石羊镇时开仓放盐,解救工农群众,留下了一段难以磨灭的红色记忆。

88岁高龄的退休教师张国信是当地唯一还健在,见证了当年那段历史的亲历者。

“红军是上午9点多钟进到石羊的,是红六军团的部队。”张国信说,1936年4月19日,在大姚县七街短暂休整过夜后的红六军团,向当时的盐丰县城石羊镇进发。一路上,当地守备部队一触即溃,红军几乎兵不血刃就进入到石羊镇。“石羊的地方武装都是些乌合之众,没什么战斗力,根本不是红军的对手。”张国信说,红军军容严谨、军纪严明,绝不扰民。

“石羊因为产盐,一直是‘匪去兵来、兵来匪去’,老百姓深受土匪劫掠和国民党部队搜刮之苦,民不聊生。所以在不了解红军的情况下,家家户户都大门紧闭,不敢和红军接触。”老人回忆道,红军见此情况后,一边就地驻扎休息,一边挨家挨户敲门耐心宣讲政策,直到百姓们放下戒心。

在消除了当地百姓的顾虑后,红军便开仓放盐,救济贫困群众。“我记得是午饭过后,红军打开了盐场公署的仓库,召集全镇百姓分盐。县志上记载,红军当时开仓放盐达到了30余万斤。”张国信说,不仅如此,红军还抓了几个土豪狠狠罚款,接济镇上的穷苦百姓,同时打开监狱,解救了60多个受冤囚犯,其中一些人十分感激,随即加入了红军队伍。

“那会儿我还小,来到我家的红军战士中有一个抱着我,用儿歌的方式教我革命道理,到现在我都记得他念的一句话——‘云南省得解放,老百姓喜洋洋’。”说到这里,老人脸上浮过一丝笑意。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红军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张国信感叹道,红军当天晚上就离开了石羊,虽然只待了短短一天,但他们公平买卖、救济穷人、帮助劳苦大众,和强买强卖、欺负百姓的国民党军队截然不同,“他们确实是一群好兵,是一支为人民的好队伍。”

不朽见证 军民情深民族和谐

80年前,一支“红汉人”的军队到达中甸藏区,他们要求全体干部战士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并特别规定了十条对藏族群众的政治纪律,这对后来党的民族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80年后的今天,当记者走近历史,发现长征精神的传承依然清晰可见,高原各民族群众相亲相爱、团结互助、信仰自由。

鼓声不断、梵音缭绕的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噶丹·松赞林寺,在秋日的阳光中熠熠生辉。

记者沿着气势恢宏的扎仓大殿一侧拾级而上,只见顶层正楼内高挂着的“兴盛番族”锦幛,诉说着当年红军长征经过迪庆时留下的那段传奇故事……

见证——

军民互助传佳话

“爷爷说,那一年,来了一群相当可怜的穷苦人。他们衣着破旧,有的连鞋子都没有,令人动容。”85岁的松赞林寺老僧鲁茸达吉娓娓说起当年红军和寺院的情缘。

1936年4月下旬,红二、六军团从丽江渡过金沙江进入迪庆藏区境内。对于人生地不熟的红军来说,将面临又一场特殊的考验。为顺利通过藏区,完成筹粮整训和北上任务,红军通过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等的宣传,让归化寺(即松赞林寺)僧侣对红军有了初步的认识。该寺松谋活佛派夏拿古瓦作为代表与红军联络,贺龙请他转告藏族同胞,红军尊重藏民的宗教信仰,保护僧侣和大家的安全等。

5月2日,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等应邀来到松赞林寺,受到僧侣们的热情欢迎。贺龙对八大老僧说:“红军是中国的革命军队,是为各族人民的解放路过中甸藏区,是番族人民的好朋友。寺院对红军的支持和帮助很大,我们表示感谢。”并亲笔题写锦幛赠送给松赞林寺,意在祝愿藏族人民繁荣昌盛。松赞林寺方面当即表示拥护红军,将给予红军筹粮支持。随后寺院打开3个粮仓,拿出2000多斗粮食(约6万余公斤)卖给红军,还为红军筹集了牦牛肉、红糖、粉丝等食物。当红军离开迪庆北上时,寺院派出80余人沿途接洽疏通关系。

红军走后,松赞林寺将所赠锦幛、文件、礼物等视为珍宝,妥善保存,留下了军民团结、民族团结的美好佳话。如今,贺龙亲笔题写的锦幛作为国家级文物,珍藏于国家军事博物馆。

“当时,寺院在小街子村的草地上搭了一个大棚子,青稞倒在上面堆成一座小山包。刚开始,红军还不会把青稞炒了磨面,直接就煮来吃。”鲁茸达吉的爷爷也是松赞林寺的僧人,曾亲历过这段历史。在往后的岁月中,老人常常感慨:“红军是一支纪律严明的部队,尊重宗教信仰,任何人不准随意进入寺院,更不会拿寺院和老百姓的一针一线。

80年来,民族团结的薪火在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雪域高原上开出了绚烂的民族团结之花。

“我们僧侣在为祖国繁荣昌盛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同时,也发自内心地爱国爱教。”缓步走进扎仓大殿,该寺事管会常务副主任丹春热忱地介绍了各级各部门支持寺院建设的情况。“一直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寺院的建设都非常关心和支持,比如2012年完工的扎仓大殿保护性重建工程,投资额就达到1.4亿余元。”丹春说,迪庆州还为僧侣解决了医保、低保、房保和意外保险等,各驻地部队也积极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为僧侣排忧解难。

传承——

军民融合促进步

在香格里拉这块神奇美丽的土地上,有着“月光之城”美誉的千年独克宗古城是迪庆旅游热点之一。

2014年“1·11”火灾发生后,迪庆军分区第一时间赶赴火场一线,拆除着火商铺木质屋顶,建立防火隔离带,抢运周边商铺贵重物资,最大限度减少群众损失。大火扑灭后,他们又成立心理服务队和物品抢救队,执行善后“三清”规定,最大限度地保留古城原貌,拭去了月光城的累累伤痕。在很多藏民心目中,他们正是当年红军的传人,驻守高原的“红色传承者”。

80年来,“穿一身军装,保一方平安”,人民军队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成为红军传人许下的铮铮誓言和一直践行着的庄严承诺。迪庆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杨理智说:“作为新一代的高原革命军人,官兵们多年来始终不忘自己的光荣使命,通过开展‘学讲民族语言、学跳民族舞蹈’,让民族文化与红色文化相融相承,让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成为官兵共识,让推动‘双拥’工作成为自觉行动。”

近年来,迪庆军分区在开展“军人和僧人、营院与寺院”互访活动中,先后发放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宣传单10000余份,进村入寺入户做工作200余次,定期为僧侣和群众送医送药并宣讲政策法规,形成了“话团结、送健康、促和谐”的良好环境,促进了迪庆的稳定和谐。

“视人民为亲人,以驻地为故乡。”在雪域高原,官兵们早已把打造美丽藏区当作己任,做参加支援地方建设的实践者。为更好地传承优良传统,迪庆州委、州政府和军分区在贺龙临时指挥部“中心镇公堂”原址上投资1599万元,修建了红军长征博物馆,并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每年开展“寻访红军足迹、聆听红军故事、争当红军传人”的活动,组织党政军领导干部重走长征路,缅怀革命先烈,重温革命艰苦岁月,激发党员干部革命斗志。

“在新兵入伍、重大节日,军区独立营都要开展‘为第二故乡做贡献’专题教育;在老兵退伍之际,都要邀请地方人员参加退伍仪式,共叙军民鱼水深情,积极营造军政军民团结良好氛围。”杨理智说,独立营以《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为依据,教育全营自觉遵守民族宗教政策、尊重藏族习俗禁忌,自觉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坚决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坚决不做。

在军地共建、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扶贫帮困、捐资助学、学生军训、军民联欢联谊等活动中,迪庆军分区以“八个一”爱民活动为平台,先后捐资助学150余人,捐款捐物20余万元,打扫城区卫生100余次,清理护城河道20余公里,植树造林10余亩,组织300余人次慰问孤寡老人,并与金龙社区建立长期结对共建关系,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军队为人民的宗旨,赢得了驻地群众的拥戴,谱写了一曲曲“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的美好乐章。

发展——

民族团结共繁荣

9月6日,迪庆雪域高原秋风乍起,一场雨过后,纳帕海天边的双彩虹、依拉草原上的牛羊和棉花般的云朵把这里装点得如同仙境一般。

80年前,红军战士们历经千难万险,爬雪山、过草地,尚没有欣赏风景的闲情雅致。然而,正是他们当年艰辛的付出,才换来了高原的宁静与美丽。80年后的今天,如高原景色一样美好的还有高原各族群众的幸福生活。

地处松赞林景区的建塘镇解放村,是一个以藏族为主,汉、纳西、白等民族和睦相处的村落,各民族亲如一家,成了远近闻名的民族团结示范村。每年藏历新年,该村除组队到独克宗古城月光广场参加“欢乐香巴拉”外,12个村民小组还要轮流举办篮球赛、锅庄舞等文体活动,拉近彼此之间的情谊。

随着迪庆州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该村松赞林景区和纳帕海周边的3个村民小组,也乘势开始经营藏族手工艺品店、藏民家访和旅馆,这不仅保护和传承了藏民族的民俗、民风等原生态文化,而且也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据了解,户均旅游服务收入每年约2万元,每户每年还能得到景区5000元的红利。

2013年,为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省民委开始实施“3121工程”,地处滇、川两省结合部的香格里拉市洛吉乡木圣土村被列为100个示范自然村之一。项目实施后,不仅增加了当地村民的经济收入,而且还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发展机遇。生活好了,村民脸上笑容多了,邻里关系也更加和睦了。如今,已开工建设的香格里拉至宁蒗泸沽湖的旅游环线正好穿过该村,而待开发的洛吉河峡谷景区就在木圣土境内,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广阔。

“香格里拉市属多民族共融、多宗教(教派)并存的特殊地域,境内居住着藏、纳西、傈僳等9个世居民族和其他民族共25个。”香格里拉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副局长格桑纳杰说,根据州委、州政府关于把迪庆建设成为全国藏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重大战略部署,香格里拉市完成了1个和谐寺院、1个示范镇、4个特色村、8个示范村和300户示范户,总投资2400万元的示范点创建工作,切实打造了一批民居有特色、产业强、群众富、环境好的香格里拉民族特色示范村镇,为全州示范区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目前,第二轮12个项目点的创建工作正稳步有序推进。

》》》团结之乡三个民族一家亲

9月的迪庆雪域高原,狼毒花已开始绽放,香格里拉市建塘镇北门社区年过七旬的卓玛一家,3个民族三代人生活过得就像狼毒花一样红红火火。

卓玛老人一家三代20余口人有藏族、纳西族和白族3个民族。她有6个儿女、10余个孙辈,一家人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栋两层藏式民房里。儿女们有的在家务农、有的在城里做生意、有的在单位上班。每当孙辈们一起簇拥在她身旁时,她的脸上总是溢满了幸福的微笑。

在现实生活中,相同民族的家庭都免不了磕磕碰碰,尤其是3个民族语言、饮食习惯和信仰都不一样,而卓玛一家3个民族三代人却把多民族大家庭的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在我们家里,虽然各民族都有各自的生活习俗,但我都能够从信仰上、风俗上、饮食上考虑周全,安排妥当,使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卓玛说:“我丈夫是丽江的纳西族,我们相恋结婚后,两人互敬互爱,共同经营着自己的家。现在各民族本是一家人,只是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不同。所以,我的儿女找别的民族相爱结婚,只要他们喜欢、幸福就行,我绝不反对!”

“我家和美的大家庭,源自开明的阿妈。”她的二女儿培初说:“我找一个白族丈夫,阿妈不仅不反对,还非常支持。我们的婚礼是藏族和白族的风俗相互结合,现在我们过得很和美。”

卓玛的儿子洛桑和纳西族妻子李志和是在工作中相知相爱的。他俩结婚时,分别在男方家和女方家举办了藏式婚礼和纳西式婚礼。洛桑深有感触地说:“我父母亲勤俭持家,相亲相爱,在我们心中早已树起了各民族和睦相处一家亲的榜样。为此,在我家,婆媳、妯娌、弟兄姊妹和邻里关系都相处得十分亲近。”李志和插话道:“现在一家人和睦相处,和谐共处的气氛,总是让我过得很温馨。”

“我家的空气里都弥漫着亲情和幸福!”卓玛情不自禁地说:“现在国家政策好,让我们每一户人家都是家里家外民族大团结。当农民国家还发‘工资’,儿女们各自忙碌自己的事业,孙子孙女上学国家还给补贴补助。我真是赶上了好时代,没有什么可犯愁的,一定要好好享受好时代、好生活。”

》》》红色记忆任继宁:长征精神鼓舞后人

谈起红军长征,作为红军后人——任弼时之孙任继宁在参加迪庆藏族自治州开展的“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长征精神·建设美丽迪庆”主题系列活动时,感触颇多。

任继宁说,80年前,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举世瞩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为中国革命保存了力量,为中国革命的火种撒遍中国奠定了基础,为新中国的到来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美诗篇。红军长征百折不挠的精神,坚定了我们的信念,瓦解了敌人的围剿,保存了革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奠定了创建新中国的坚实基础。

“我作为红军的后代,在为先辈的胜利而倍感自豪的同时,一直想重温这段历史。今天,这个多年的愿望实现了。”任继宁说,在重走长征路时,他感到兴奋和荣耀。红军在缺吃缺穿的情况下,还要与敌人周旋,甚至战斗牺牲。现在的物质生活与革命战争年代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我们虽然不用为衣食发愁,但我们时刻不能忘记革命历史,不能忘记革命先烈为创造今天的幸福生活、祖国的统一和繁荣富强所付出的牺牲和贡献。红军长征留下的同心同德、同甘共苦,勇往直前、不畏艰险的革命精神,将永远鼓励和鼓舞着后人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长征精神,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发展奉献力量。”

》》》记者手记

永远的长征

迪庆,藏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是全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80年前,红军在迪庆境内,用19天的时间先后翻越了3座大雪山,经历过2次战斗,160多名指战员长眠在迪庆高原。80年后的今天,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沿着红军的足迹,我们在长征的历史丰碑下纪念先烈,表达后人的崇敬,感受前赴后继、薪火相传的红军精神,从中汲取前行的动力,不忘初心。

精神永存,魂魄犹在。采访中,我们被一些故事感动着。那些长眠于此普通的、年轻的红军战士,没有人知道他们的样子、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过雪山时,红军战士们“狂雪飘落换银衣,草鞋连踝陷三尺”的艰难令人动容;一个年轻的藏族战士为他的恋人许下心愿:离弦的飞箭绝不会回头,我们共同的心愿,是同红军走到底;当贺龙元帅的女儿贺晓明把一床新棉被交到当年帮助过红军的群众后人手中,替已经牺牲的红军战士还愿时,这一80年前承诺的兑现感召着我们:长征精神仍在传承。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长征还远没有结束,对于中华民族,这,是永远的长征。(云南网)

责任编辑:和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