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们心中永远的好人----和先念扶贫路上因公殉职纪实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10-26 19:31:17

理想决定方向,

信念决定选择。

在生与死的紧要关头,

维西县财政局局长和先念把生的希望让给同志,

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用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忠诚,

用生命在精准扶贫攻坚道路上树立了一块不朽的丰碑。

(资料图:左四为和先念)

时间将和先念年仅45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017年10月24日21时40分,“好干部、好党员、好同志、好丈夫、好儿子、好兄弟”字样隽永的铭刻在维西县各族干部心里……“他没有走,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向着决胜全面小康目标奋勇前进!”

10月24日上午,和先念在大会上宣讲十九大精神。

“我们共产党员要带头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在维西县叶枝镇新洛村党员、村干部学习十九大精神宣讲大会上,和先念讲的这番话感动着与会同志。然而,4个多小时后,和先念同志在扶贫路上与世长辞。

“和局长前往精准扶贫挂钩户开展遍访和宣传十九大精神前,跟我握了手,鼓励我好好履行岗位职责。想不到,这一次握手竟成了永诀。”新洛村监委会主任说罢,一个劲地擦拭眼泪。

10月24日当天,和先念与同事一起徒步前往扶贫点。

叶枝镇新洛村位于澜沧江上游东岸,距叶枝镇人民政府20公里,国土面积70平方公里,下辖16个村民小组,共计403户1421人,其中,贫困户148户,贫困人口455人,贫困户超过总户数的35%。同维西县大多数贫困村组一样,新洛村处于高半山区,山高坡陡,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滑坡、落石等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道路通达不畅,是全镇乃至全县重点扶持的贫困村之一。

10月24日上午,挂钩扶贫新洛村的迪庆州教育局、维西县财政局在新洛村组织召开学习宣传十九大精神大会,和先念到会宣讲。

从村委会到下它洛村民小组的公路正在硬化建设中,连日来,阴雨绵绵,车辆无法通行,遍访群众和宣传十九大精神只能徒步前行。作为局长,和先念有许多选择:宣讲大会结束后,回县城办理公事、让其他同志代劳、将群众集中到党支部活动室….这些选择在和先念看来无疑心中有“私”。

10月24日,和先念走访建档立卡户。

下午4时许,和先念和财政局职工木映红完成了托八组2户遍访和宣传任务,还剩托八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余天银一家了。踏着泥泞,和先念和木映红走在前往余天银家的路上。眼看着离余天银家只有一公里左右的距离了,和先念和木映红加快了脚步。突然,一块石头从500多米高的山坡上飞了下来,眼疾手快的和先念首先想到的是保护同志,他迅速向后推了木映红一把,木映红向后倾倒,而石头却砸到和先念的后脑勺上,他顿时倒下,昏了过去。石头砸到和先念后又砸到木映红的右小腿上,造成骨折。

10月24日当天,和先念深入贫困户家中为脱贫摘帽出主意、想办法。

“当天中午,木映红告诉我,他们大概四点到我们家,但过了10多分钟还是见不到他们,我心里急,就给木映红挂了电话,前两次,木映红的电话正在通话中,第三次通了,木映红喊道:快来救我们!我骑着摩托车赶到现场,和局长昏迷不醒,木映红一直喊冷。后来财政局的同志陆续赶到了,附近的群众也来了,看到和局长和木映红同志这个样子,大家眼里都噙满眼泪。”余天银边说边擦着眼泪,“和局长走了,我们万分悲痛。他的好我们永远忘不掉,他是我们心中永远的好人,木映红在看望我们的途中受伤了,我的心中很难受。”

躺在维西县人民医院的木映红永远不会忘记那生死攸关的时刻,她对亲戚朋友和同志们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和局长用生的希望保护了我,而他却永远离开了我们。我很难过,我要弘扬他那种忠诚、干净、担当和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精神,加倍努力学习,加倍努力工作。”

县财政局干部黎友全、杨伯元等同志先后赶到现场时,和先念昏迷不醒。黎友全双手扶着和先念头部,杨伯元不停的喊着:“局长,局长,你醒醒,你醒醒!”

“我们心中永远的好人”走了,群山垂首,沧江呜咽;组织惋惜,亲人悲戚,群众难舍!

10月24日,和先念到贫困户家了解情况。

从和先念牺牲到现在,新洛村党总支书记马福生夜不能寐,食不甘味。他对记者说:“和先念局长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没有架子,把群众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群众的疾苦当成自己的疾苦,帮助我们村出主意、想办法,参与制定精准扶贫规划,并亲手抓落实,在他和扶贫挂钩单位的支持下,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眼看着我们就要打赢脱贫攻坚战了,和局长却永远离开我们了,我们难过,群众也难过。”

“眼看着朝夕相处的好领导、好同志、好弟兄在我们怀里停止了呼吸,我们心如刀绞。”杨伯元说,“和局长什么事情都干朝前,要求别人做的自己先做到,禁止别人做的,他首先不做。”

听到和先念离世的消息,新洛村群众纷纷前来吊唁。在吊唁现场,记者看到了一位70多岁的傈僳族老人。他叫余树生,家住新洛村托八社,与70岁的妻子相依为命,是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是和先念的挂钩扶贫户之一。听到和先念去世的噩耗,老人万分悲痛。“和局长常来到我们家,用傈僳族语言给我们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和局长的帮助下,我们两老口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这样的好人走了,我们不甘心。”

新洛村人民永远忘记不掉,两年来,和先念先后7次到过他们村,帮助他们发展当归、桔梗等种植业,到药材地里手把手教他们种植技术。

今年,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余树生家种了0.6亩当归、2亩木香,木香价格上涨,当归价格也不错,可实现收入10000多元,脱贫摘帽指日可待。

余志华家也是和先念的精准扶贫挂钩户,脱掉贫困帽子的余志华正豪情满怀驾驶着新买的农用运输车奔向大好前途。“想不到,我的恩人走了,永远走了。”想起和先念帮助自己家的点点滴滴,余志华禁不住泪流满面,“和局长把我们家的事情当成自己家的事情,帮助我们家拿脱贫计划,教我们如何勤俭持家。去年,我们家收入增加了,超过了贫困线,今年,我们家买了农用运输车,到工地上搞运输赚钱,日子越来越红火了。”

资料图

有的人会产生这样的心理惯性:一个人成就一番事业爱岗敬业了,就要付出牺牲家庭的代价。

和先念超越了这种心理惯性:他工作好,是群众心中永远的好人;他家庭好,是好儿子,是好丈夫,是好父亲。妻子是共产党员,是县医院的业务骨干、带头人;女儿学业成绩很好,在昆一中读高一。

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走了,亲人痛楚!好干部、好党员、好友走了,同志悲痛,朋友伤心,群众不舍!

资料图

24日深夜,赵军在微信上发了一首悼念和先念的诗,网友们纷纷传阅,其中有一句这样写道:“好人哪,世界将不会忘记你,你在群众心中树起了不朽的丰碑!”诗中还讲述了作者与老领导和先念在塔城镇工作的难忘时光。

有的人走了

留下广厦万间

良田万顷

有的人走了留下千古骂名

和先念走了

群众心中的好人走了

他获得了永生

忠诚干净担当

用生命在人民群众心中

树起不朽的丰碑

(迪庆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洪程采访报道  部分图片由维西县财政局提供)

责任编辑:赵德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