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积极探索学前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5-24 10:34:50

一场雨过后,玉溪市红塔区洛河彝族乡中心幼儿园户外拓展乐园里的油菜籽到了收获的季节,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体验收菜籽。距离记者上一次来洛河乡中心幼儿园不到半年的时间,幼儿园户外拓展乐园已经建成投入使用,这所山区乡镇幼儿园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一样,正享受着先进完善的教学设施。

距离洛河乡中心幼儿园10多公里外的草皮山村,最漂亮的建筑便是草皮山村幼儿园。走进教室,教学一体机、钢琴、户外活动场地,这些乡镇中心幼儿园所配备的教具设备在这里也一样都不少。

而曾经,当地群众一直为孩子“入园难”所困扰。

洛河彝族乡的5个行政村和31个自然村大多分散在群山之中,“离中心幼儿园最远的村子有二十多公里,几乎都是山路,让群众每天把孩子送到中心幼儿园来上学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洛河乡中心幼儿园园长桂光明回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洛河的学前教育开始起步,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发展,全乡学前教育有了长足发展。1982年洛河乡办园之初,全乡仅有7个班,入园率只有36%。自1996年创建洛河乡中心幼儿园以来,为解决距离集镇较远的村民小组幼儿“入园难”的问题,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山区学前教育发展的“大组独办、小组联办”办学模式。在人口相对集中的洛河集镇设立公办中心幼儿园,形成辐射带动作用。在人口较为分散的其他村组就地办班,较大的自然村单独办班,人数少且距离相对较近的自然村联合办班。经过多年发展完善,如今全乡下辖21个幼儿班共234名在园幼儿,入园率达99%,学前教育已覆盖了全乡31个自然村。

“前些年,自然村里是没有幼儿园的,条件好的村民会选择将孩子送到乡中心幼儿园,但绝大部分村民只能将孩子带在身边,一边干农活一边照看孩子。” 洛河乡草皮山村的村民普琳珍感慨道。如今村幼儿园建成,孩子可以就近入园,解决了她的后顾之忧。

多年来,玉溪市大力推进乡镇中心幼儿园、农村小学附设幼儿园、农村家庭式学前幼儿班和城镇生活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加快扩充学前教育资源,在实践中探索出许多办法。

在通海县杨广镇,以杨广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为核心,在各村创办分园,实施管理制度、保教标准、设备配置、师资培训、课程教材、活动计划、作息时间、卫生保健、食品采购、幼儿食谱“十统一”,实现了中心园和分园资源共享的网络化办园格局,进一步规范了农村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的发展也一点点地改变着部分农村家长的教育意识。杨广镇云龙村二组的李文芳虽然可以自己带孩子,也坚持要将孩子送进幼儿园。“穿衣、吃饭、唱歌、画画,老师样样都教,比自己带好多了。”她说。

玉溪市摸索出的洛河模式、杨广模式、新平模式、华宁模式等各具特色的学前教育模式,为全省其他地方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经过40年来的探索发展,云南省学前教育地区差距在缩小,校际差距在缩小,学生群体差距也在缩小。全省实施了两期学前三年行动计划,累计投入专项资金65.5亿元,新建、扩建幼儿园项目1579个,深化办园体制改革,建立了县级统筹、县乡村三级共建共管的学前教育体制,遴选17个“一村一幼”“班改幼”试点县,基本实现“每个乡镇至少有一所中心幼儿园”“县县有示范园”的目标,全省学前教育总量和质量实现“双推进”。(记者 陈怡希)

责任编辑:马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