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稗子洛”变成“稗子乐”的傈家汉子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5-31 09:36:13

——记“双带型”共产党员汉胜全

◆ 杨洪程

稗子洛,傈僳语,意为稗子丛生的荒芜之地。说起这个以“稗子洛”命名的傈僳族小村子,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赞扬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共产党员、小组长汉胜全。赞扬声里,一个将“稗子洛”演绎成“稗子乐”的共产党员形象鲜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就在4年前,稗子洛村还是一个靠种植玉米、洋芋,售卖柴和猪食槽为生的贫困山村。”兰永村党总支负责人胡志莹说:“打响精准脱贫攻坚战以来,在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在汉胜全的带动下,稗子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卖柴卖猪食槽到卖菜卖药材。保和镇兰永村稗子洛村民小组离维西县城核心区不到9公里,但这段距离就像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把稗子洛阻隔在现代文明之外。过去,这里的群众以种植玉米、洋芋为生,家里的花销钱靠卖柴、卖猪食槽。年复一年辛苦劳作,日子却依然过得捉襟见肘。“感谢党委、政府,这几年,我们村扶贫产业发展起来了,卖柴、卖猪食槽的苦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每当听到赞扬自己的话时,汉胜全总是把成绩归功于党委、政府,“我只是做了一名共产党员该做的事情。”

汉胜全是如何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的呢?这还得从2013年说起,那年春天,汉胜全创办了“满满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流转10亩土地,在政府的支持下建起了11个蔬菜大棚,用“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发展村集体经济,村里的劳动力就近实现转移就业,每个工日能够得到100元的经济收入。去年,汉胜全创办的专业合作社用工量达到420个工日,覆盖稗子洛所有建档立卡户,合作社获得利润4万元。按照股份制合作协议,从2013年开始,合作社每年上交给村党总支集体经济5000元。此外,在“满满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稗子洛村实现每户平均种植1亩以上中药材的目标。“我们家从卖柴、卖猪食槽到卖菜卖药材靠的是满满专业合作社的带领。现在跟过去相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建档立卡户老余高兴地说。

从木楞房到大瓦房。三年前,稗子洛村以木楞房为主,只有条件稍好的三户人家住进了瓦屋面土坯墙楼房。如今,这个傈僳族小村子家家户户住进了瓦房,庭院硬化了,人畜分开了,自来水淌进家家户户。“我们村现在正抓紧开展庭院整洁、客厅整洁、厨房整洁、卧室整洁、个人整洁‘五整洁’行动,争取年底实现‘五整洁’目标。”汉胜全说:“我们村成立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五整洁’小组,党员带头,党员包户,一家一户地做工作,教育群众改变陈规陋习,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好习惯。”

从泥巴路到水泥路。早晨,汉胜全驾驶着自己的小型货车奔向维西县城农贸市场,交货、收钱、返回只需要一个多小时。汉胜全说:“如今交通方便,买卖难的问题也解决了,中药材、蔬菜都卖上好价钱。”诚如斯言,从维西县城到稗子洛的通组公路建成后,横亘在两者之间的鸿沟消除了。汉胜全带头落实保和镇党委出台的“雪龙山先锋”基层党建“七个一”工程,定期打扫进村公路卫生,清理路障,把“一名党员一段示范路”的要求落到实处。

“稗子洛”变成了“稗子乐”,但汉胜全并没有停下脚步,他说:“虽然生活越来越好,离脱贫摘帽的目标越来越近,但我们不能有丝毫的自满思想,因为我们离小康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仍需继续艰苦奋斗。”

责任编辑:和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