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乡深处“蕴藏美 ”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1-07 09:08:11

——维西县“四美”创建行动系列报道之一

● 通讯员 李清填


    编者按:一年来,维西县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攻坚总体目标,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和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建设,全力以赴,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及住房条件。但在脱贫攻坚进程中,一些贫困群众作为主角和主人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到位,进取精神不足,奋斗动力不强,“等、靠、要”的被动观念较为严重;满足现状,温饱即安,不善积累财富、不注重家庭卫生和生活环境等不良习惯突出存在。维西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以“四美”创建行动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创新举措,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初步收到良好的阶段性成效。省委、州委对维西县开展“四美”创建行动给予充分肯定。为充分展示维西县“四美”创建行动工作成果,即日起,我报陆续刊发4篇维西县“四美”创建行动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傈乡深处“蕴藏美 ”

    ——维西县“四美”创建行动系列报道之一

    戮力同心“创造美”

    ——维西县“四美”创建行动系列报道之二

    春风化雨“催生美”

    ——维西县“四美”创建行动系列报道之三

    久久为功“续写美”

    ——维西县“四美”创建行动系列报道之四


    2018年以来,维西县把“唤醒美”的意识作为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重要抓手,坚持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双管齐下,开展了最美城镇、最美乡村、最美家庭、最美个人的“四美”创建行动,通过汇聚力量、营造氛围、抓强基础、树立典型,为全县决战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保障和强大的动力,趟出了一条精准扶贫新路子,全县上下掀起爱美、创美、争当最美的热潮。

    作为全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县,又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的维西县,坚持以产业为核心,突出狠抓产业扶贫,努力促使贫困群众收入得到不断提高,并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和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建设,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及住房条件。可以说,越来越多的贫困人口摘掉了贫困帽子过上了幸福生活。但部分贫困群众精神贫困、观念贫困、脱贫内生动力不足,在某种程度上村组环境“脏乱差”、村民自治成效不明显、乡村发展活力不足等情况,相对于物质上的贫穷来说,这种“精神贫穷”更为顽固。

    城乡环境“大变美”

    2018年深秋的一天,走进维西县保和镇老鸦树村民下组,村内宽敞的水泥道路干干净净,一幢幢新房拔地而起,村里的傈僳族群众正在清扫村内房前屋后的垃圾,这是维西县创建“四美”行动,整治农村环境的写照。

    随着脱贫攻坚深入推进,维西贫困群众告别昔日的“小平房”住进崭新的“大楼房”,远远望去,一栋栋新房把傈僳山寨点缀得更加美丽。然而,“脏、乱、差”现象给远观的美丽打了不少折扣。为此,在“四美”创建行动中,维西县出实招,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迅速行动起来,将整治农村环境卫生作为“四美”创建的重点和难点,逐步改变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和家庭卫生习惯。

    保和镇腊八底村以美上村民小组党员余尚良说,村里指定党员卫生监督员,监督辖区公共卫生,组织群众开展环境治理,并成立妇联志愿服务队,定期不定期开展村(组)卫生清理。攀天阁乡美洛村和中路乡蕨菜山村制定《环境卫生管理办法》,指定人员轮流担任卫生清洁员和卫生监督员,不定期开展卫生清洁评比,推动环境卫生整治形成常态化。在积极组织群众开展村组环境卫生清扫、清河行动和义务植物活动的基础上,维西县将党员参与“四美”创建情况与党员积分管理挂钩,督促党员先行先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群众共同维护好村组环境。

    每周五下午,除了安排值班以及特殊工作以外,县委组织部干部职工就到县三江植物园清扫卫生责任区。维西县把“四美”创建与四城同创(省级园林县城,省级和国家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先进平安城市)以及“清河”行动相结合,划定县级单位卫生责任区和清河范围,将每周五定为“创‘四美’建美丽县城”活动日,组织县直属机关干部职工对县城卫生死角、公路和河道进行清理,并对卫生清扫情况进行检查通报。同时,县总工会和团县委共同组织开展“你我同参与·携手创四美”职工志愿服务活动,180名职工组成志愿队,对县城周边和卫生死角进行清理。通过干部职工示范引导,群众共建美丽城镇的意识不断增强。

    激发内力“唤醒美”

    “没钱没粮喊救济,靠着墙根晒太阳;整天闲着无所事,等着政府送小康。”扶贫既要扶“智”更要治“懒”,特别要注重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脱贫攻坚不光是政府和扶贫干部的事,脱贫致富的主体是贫困群众,贫困群众应主动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明天。由于受社会发育程度低、接受教育水平低、市场化进程慢等因素影响,部分贫困群众思想贫困、精神贫困依然较为突出。在“四美”创建行动中,维西县把倡导移风易俗,树立良好风尚,解决群众精神贫困、观念贫困难题,让群众养成好习惯、农村形成好风气,确保脱贫的稳定和成效、实现脱贫的持续和长远,作为“四美”创建重要任务,不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以前娃娃满月、建新房都要请客,现在不搞大操大办,只办几桌客。”塔城镇启别村它洒村民小组长和丽军说。去年以来,塔城镇启别村将禁办“射箭客、烧锅底、三年斋、生日客”纳入村规民约,遏制互相攀比、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让村民摆脱了客事烦恼。康普乡札子村将禁酒令引入村规民约,靠村规民约改变群众无事喝酒、不务生计的不良习惯。在“四美“创建行动中,维西县积极鼓励和引导各村(组)结合实际,制定管用实用的村规民约,将环境卫生整治评比、团结邻里、禁酒令和红白事务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确定村规民约“执法人”,给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戴上“紧箍咒”,用村规民约“约”出农村文明新风尚。

    “四美好,四美好,美好生活大家创”这是永春乡组织“四美”宣传文艺演出时的快板台词。在广泛宣传“四美”创建工作中,维西县积极组织“四美”创建工作队、宣传队、文艺队,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微信微博等媒体,以节日节庆、“千促”工作和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等有利时机,结合“自强、诚信、感恩”主题教育活动,以院坝会议、火塘会议、红歌会、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到乡到村到组到户开展宣传教育,并将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脱贫攻坚知识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歌舞、快板、大词戏、小品等多种文艺节目当中,进乡入村(社区)开展巡演,用身边的典型教育和激励群众,让他们改变不健康、不科学的消费习惯和安于现状、不善积累的财富观念,以及不卫生、不整洁的家庭、生活环境,不断坚定贫困群众尽自己最大努力把日子过好的信心和决心。中路乡拉嘎洛村工作队员采用傈汉双语方式,宣传解读惠农惠民政策、脱贫攻坚方针、“四美”创建要求;保和镇组建脱贫攻坚和“四美”创建宣传队,永春乡编排的“懒汉脱贫”“再见尼帕”等民族小品在各村(组)巡演;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鼓励贫困群众立自力更生、摆脱贫困。

    2018年10月,巴迪乡退休教师林云程,退休不褪色,发挥余热为民办实事,被巴迪乡评为“最美人物”,他同时受表彰“最美家庭”“最美人物”和“最美村庄”的个人和集体代表,在全乡各村巡回宣讲先进事迹。在“四美”创建行动中,维西县提出每年将评选1至2个最美城镇,10个最美村庄,100户最美家庭,100名最美人物。一花引得百花开。全县各乡镇以季度为单位,认真开展了“最美家庭”和“最美人物”评比,涌现出的自力更生、诚实守信、勤劳致富、孝老爱亲等社会美德事迹广为弘扬,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日渐明显,形成了“学习先进”“争当先进”“宣传先进”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发了傈乡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促脱贫、齐心协力建家园的内生动力。永春乡美光村通过悬挂“骏马”旗和“蜗牛”旗的方式表彰先进、激励后进,保持了良好的村(组)和家庭环境卫生。

    当然,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长期以来形成的有些不良生活习惯,要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水滴石穿,点石成金。要改变这些不良卫生的生活习惯,必须从思想上一点一滴渗透,做到润物细无声。座落在澜沧江畔半山腰的中路乡拉嘎洛村是属于典型的傈僳族聚居村寨,该村党支部书记告诉笔者,以前村民为防止牲畜进入房间,长期不开门窗,房间空气里都是霉味,个人也不习惯洗澡等,导致个别村民病痛增多。自从开展“四美”创建行动以来,该村各组基本实现了人畜分离,家庭内务卫生整洁,庭院内杂物分类堆放,保持院内干净,个人房间整洁,穿着干净得当,家庭布局合理。家家户户家做到室内通风、家里卫生、个人干净,病痛也就少了,老百姓住着也舒服多了。针对缺乏内生动力的贫困户,中路乡还采取“五户联建”“三·五”工作日、“三对一”结对联系制度和“一帮三督二评”等方法实施自强行动,督促和帮助贫困户改变不良习惯,转变惰性思想,推进脱贫致富。在创建行动中,维西县充分依靠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党员的示范作用来推动工作,鼓励引导党员充分发挥模范作用,将党员创“四美”情况纳入积分管理,形成以党员为主的环境卫生监督员、村规民约执行人、家庭内务整理的指导员、邻里纠纷调处的服务员等,带领大家创“四美”;同时,维西县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以及群团等其他力量参与“四美”创建工作。中路乡新厂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和建新 “自学成才”,在工作之余帮助贫困群众免费理发,教育他们搞好家庭卫生、庭院卫生、个人卫生。组织群团力量开展“助力脱贫攻坚·携手共创四美”主题活动,在每个行政村打造一个“家庭内务和环境美化”示范组,每个组3—5户示范户。同时,招募巾帼志愿者分组入户进行家庭内务整理指导、督促、检查和评比工作,教育引导群众保持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

    采访札记:从“环境美”到“内心美”,由表及里“唤醒美”,在扶贫攻坚行动中,维西县把“唤醒美”作为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重要抓手,就像一股春风吹进傈家群众的心坎上,进一步“唤醒”了各族群众甩掉“贫困帽”的信心和决心,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创“四美”落到了实处。

                         


责任编辑:安永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