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剧在鹤庆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杨增适 发布时间:2019-04-19 10:25:27

    滇剧,顾名思义即“云南地方戏”。它以浓厚的乡土气息、优美动听的唱腔和器乐伴奏配以多姿多彩的舞台表演,而受省内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所喜爱。

    资料显示:滇剧的出现,约在清朝道光年间(约1821年至1851年)。追溯历史,远在元、明、清三代,因开发云南边地,加强防务,汉族“为官、为商或充绿营兵奉拨而流寓者”增多,进入云南的外省人难忘“乡愁”,平日哼唱家乡小曲,逢年过节演唱家乡戏自娱。这些小调戏曲经几代传唱,与云南当地人民的生活、语言、音乐和风俗、习惯逐渐融合,便形成了云南独有的滇剧。

    滇剧的剧目在传承中不断丰富,相传有800出之多。它的唱腔也颇具特色,分“丝弦”“胡琴”“襄阳”三大类,有倒板、滚板、哀子、一字、二流、三板、飞梆子、梅花板、架桥、安庆、浪里钻、占占子、喜今年等板眼40余种。至建国前滇剧已在全省各地普遍传演。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指引下,滇剧有了很大的发展。1956年,云南省滇剧团首次进京公演滇剧传统剧《牛皋扯旨》《借亲配》,受到首都文艺界赞誉。此后,《借亲配》被搬上了银幕。1998年,根据历史题材改编的滇剧《瘦马御使》荣膺第七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近年上演的《白洁公主》,深受观众喜爱。由于新剧目不断出现,每次全国戏曲汇演,滇剧都受到奖励,演员中有多人荣获“梅花奖”, 滇剧艺术被推上了新的高峰。

    滇西北虽远离省会,高山险阻,民族众多,然滇剧流传已逾二百多年而久盛不衰,本文重点论述鹤庆滇剧传承历史及现状,不是实录,也非史志,若有谬误,求行家正。

                                                 ▲滇剧《京娘》剧照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时至今日,鹤庆无论城镇乡村,无论汉族白族,无论男女老幼,都喜爱滇剧,被称为“滇戏窝子”。从前每逢年庆庙会,便有滇剧爱好者表演,有父子、兄弟、夫妻同登台的佳话流传至今。民国时期,鹤庆、大理已有固定的演出场地上演滇剧。抗日战争时期昆明的滇剧名角栗成之、周锦堂、刘菊生专程到大理演出。滇西有名的“李文明”“来银成”“李汉鼎”三个戏班聚集大理,更促进了滇剧在滇西北流行。抗战胜利后,营利性鹤庆滇剧团、大理滇剧团(时称“剧社”)随之成立,演员有张艳芳、赵家壁、周利昌、杜开明等。

    这一时期的滇剧除了演出传统剧目“列国”“三国”“水浒”“说岳” “封神”及剑侠故事,目连鬼戏,还有根据本地神话或历史题材、爱情故事创作的剧目,如《蝴蝶泉》《望夫云》《掷珠记》(别名“祖师开辟鹤庆”)《杜文秀》等。解放初期,为配合清匪反霸、土地改革政治运动以及宣传“婚姻法”移风易俗,鹤庆滇剧团(时称“同乐剧社”)从京剧移植了《仇深似海》,连演五十多场,观众爆满,反响强烈,演出获得成功。还有《秦香莲》《十五贯》《北京四十天》《河伯娶妇》《将相和》《棠棣之花》《木兰从军》《卧薪尝胆》《九件衣》等,舞台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更值得论述的是建国初期鹤庆自发组建了不少业余滇剧表演团队,进行非营业性演出。例如城区完小教师演出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向永、任素芬二位老师主演)《黑旋风李逵》(舒自宽老师主演)轰动全县,可与专业滇剧团相媲美。鹤庆中学由学生会组织的滇剧演唱活动一直延续到1956年。演员不仅有男生,还有女生,琴师、司鼓、化妆、布景、灯光及服装道具全由学生担任。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音乐教师指导下,先后排演了《中山狼》《牛郎织女》《黄泥岗》和《将相和》等几本大戏。鹤中滇剧队闯出了名声,多次受邀下乡为农民群众演出,村社派人迎来送往,反映较好。这些演员毕业离校后,走上不同工作岗位,但“戏迷”本色不变,有机会就登台亮相,或便妆,或彩妆,过足了戏瘾。步入晚年,仍然以看戏、唱戏为乐事。

据鹤庆知名滇剧传人张树勋先生考证,滇剧在鹤庆的流传,始于清朝道光年间,咸丰年间为定型阶段。时任鹤丽镇左营守备张鸿勋之子张正泰(昭通人)当了镇标千总,在鹤城“日演戏剧,自为优以取乐”,但未形成规模。迨至光绪年间,社会安定,生产有所发展,滇剧推向民间。每逢迎神赛会,官吏到任履职,绅商寿庆,均从内地聘来戏班演唱堂戏。清末川班“福寿班”“芙蓉班”到鹤为适应观众需要改演滇剧。川班解散后,著名演员年成之定居鹤庆,此人唱、做、拉、打样样在行,教授出著名丑角程子明,知名票友李根明、李应远、刘炳贵等。民国时期,先后有“天庆班”“荣兴班”两大戏班到鹤庆演出,又带出了一批本地的名角,其中“草鞋花脸”章正举(1909—1979)名驰三迤,县城随之出现了季节性戏班。滇剧得到了长足发展。

    鹤庆戏班常外出演出,所到之处还收徒传艺辅导当地滇戏爱好者,远在边地的中甸(香格里拉)、维西先后组织了戏班。简况如下:

    民国元年(1912年),李小四带鹤庆班到中甸演出,李小四留居中甸6年,教出“逗逗班”。后来,这批人成为当地演唱滇剧的骨干。民国十四年(1925年)在古城藏经堂上演《彦章摆渡》,因没有戏衣,向土司乌把总等富豪借来楚巴、上衣当龙袍、花衣用,被观众戏称为“楚巴戏”。民国十九年(1930年)驻中甸鹤丽会馆筹资购买了戏衣。此后滇剧票友每逢庙会节日必定组织演出。1949年中甸解放前夕,民国云南省政府为收买利用民族头人汪学鼎,委以中甸副县长之职。县长张祖年(剑川人)大摆酒宴庆贺,特邀汪看滇戏专场。汪不懂戏文,仍坐席赏观,可见滇剧演出不仅在于娱乐,还产生了政治功能。“逗逗班”一直存在到上世纪末,名称多次更改,最后称“建塘镇老年滇剧团”。1990年前后几年笔者退休留居中甸,每逢滇剧演出,必去操琴伴奏。“闹丧”清唱,从不缺席。至今想来仍觉有趣。

▲滇剧剧照 (图片来源于网络)

    滇剧传入维西,为与当地“大词戏”加以区别,称“丝弦戏”。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杨光麟承头请来鹤庆滇戏艺人彭向阳教出第一批学员,并在保华镇(今保和镇)组织首场演出,为滇剧传入之始。此后居民中逐渐有人能哼唱几句戏词。乡绅牵头组织业余剧团(时称“俱乐部”),常演出折子戏。1947年,俱乐部一行二十余人远赴德钦,与升平镇玩友班同台表演《秦香莲》《白蛇传》《五台会兄》等折子戏。德钦玩友班在鹤庆籍滇戏艺人杨锡柱(商人,大面)、刘丽川(中医、司鼓)、赵跃康(工人,大面),刘世瑜(工人,须生)等人带动下,人数多时有二十余人,一直活动到“文革”时期。在藏族、傈僳族与汉族杂居的边疆县城,滇剧至今仍受当地群众喜爱,这与早年鹤庆滇剧艺人的言传身教分不开。

    言归正传。1950年,出身名门的杨立基(1909-1952)弃文习艺,以须生行当出名,组织票友成立“同乐剧社”在静凡庵演出每天两场,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被尊称为“杨老帅”。期间还到丽江、永胜、维西、剑川、兰坪县表演,并在丽江与滇戏名角刘菊生、张艳芳(昆明人)同台表演,毫不逊色。受鹤庆玩友影响,省伶张艳芳、杨惠生、白雪春、龙沛霖、饶桂宏等先后落籍鹤庆。

    为加强同乐剧社管理,由县人民政府派来干部蒋秉枢(曾任高原剧团团长)为领导。不仅表演传统剧目,还编排出一些新节目。其中依据京剧《仇深似海》移植的新滇剧,深受群众喜爱。《仇》剧剧情悲惨,结合当时清匪反霸运动,激发了干部群众的阶级觉悟。在丽江演出时,台下观众无不伤心落泪。据闻,有一位女同志受剧情感动,拔出手枪要上台打死“恶霸”(钱八爷),幸被劝阻,才未造成事故。 

    剧社下乡巡回演出,每人除了三餐以外,零用费只够洗衣理发,在编的干部实行供给制,待遇并不特殊,大家自觉执行。一路边走边演,从不拒绝群众的邀请,还送戏到白依人聚居的夸萼山。行李用具随身携带,卸下背子即可登台表演。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王沙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