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举全市之力加速推进 向全球科创中心进军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5-27 14:23:51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作出上海“要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重要指示。

“5年来,我们举全市之力加速推进,一批标志性原创成果竞相涌现,一批世界级科技设施迅速集聚,开放型创新生态加快形成,科创中心建设取得重要的阶段性突破。”在刚刚召开的2019上海科技奖励大会上,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宣布。

其间,中国每年十大科技进展,上海均有成果入选;50项重大进展,上海牵头和参与共11项。这座开埠不到两百年的城市,被科技创新重新定义价值。

5月24日,“2019浦江创新论坛”上,来自世界23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位创新大咖即将深入探讨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及对策,描绘全球科技创新的新愿景、新未来。

新定位究竟给上海带来了什么?又将把这座城市带向何方?

原动力澎湃 科技创新前瞻布局

“我就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覃重军(左二)研究团队正在分析人造酵母菌株的脉冲场凝胶电泳验证图。杨正行摄

人有46条、小鼠40条、果蝇8条……真核生物细胞一般含有多条染色体。“为何不将拥有16条染色体的酵母菌变成一个只拥有一条环形染色体的全新生物?”2013年5月8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覃重军遛弯时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回去后,立刻将这个疯狂想法记录下来。“我就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一年半后,世界首例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诞生。2018年,它与国际首个体细胞克隆猴成果,居中国十大科学进展前两位。

2019年,全球首张“黑洞”照片公布,上海天文台牵头国内学者参与;2018年,我国首次自主研制的大飞机C919飞上蓝天;2017年,超强短激光装置实现10拍瓦激光放大输出,脉冲峰值功率创世界纪录……

据统计,2018年上海科学家在国际权威期刊《科学》《自然》《细胞》上发表原创论文85篇,占全国总量32.2%。2018年上海共有47项重大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上海牵头完成29项,占全国10%。

“过去,科学家耗费数年才解析一个蛋白质分子结构;如今,在上海为蛋白质晶体拍一张照只需0.1秒,看清一个蛋白质结构,最短只需2分30秒。”蛋白质设施质谱系统负责人海归博士后彭超补充,“科研机构并不需要向其支付机时费。”在海科路333号,科研人员利用生命科学领域综合性的大科学装置——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研究课题,过程变得高效。

我国目前用户最多的大科学装置和公共实验平台“上海光源”(上海光源供图)

“一个月两次,每次申请两个小时实验时间。”5月初,上海睿智化学研究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敬贤带着团队在“上海光源”线站上紧张记录数据。而之前,公司去澳大利亚做分析,光携带液氧罐的运费一趟就要花1500-3000美金,还不加实验费用。

2019年5月,张江国家科学中心的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满10岁。上海光源科学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赵振堂介绍,上海光源累计已有24684个用户,国际领先成果层出不穷。

2017年2018年,张江实验室和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先后挂牌成立;李政道研究所、复旦张江国际创新中心、上海交大张江科学园等一批创新机构和平台相继在张江国家科学中心设立;上海光源、蛋白质设施划转完成,上海光源二期、硬X射线、超强超短激光、软X射线、活细胞成像等一批大科学设施开工建设。

据统计,上海建成和在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14个,预计到2025年,设施将全部建成。

第一个尝螃蟹 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活力

“如今上海,不仅是传奇企业和殿堂级人物汇聚地,也是草根逆袭的重要平台。”

箭上设备测试检查(上海航天 供图)

“以前,科研项目经费审核非常严格且不能灵活调整。”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孙丽珍坦言,一些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制度困住了创新主体的手脚,违反了科研规律。

科改需要“第一个尝螃蟹”的勇气。上海科创22条、科改25条陆续出台。近日,《关于进一步扩大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等科研事业单位科研活动自主权的实施办法(试行)》又火热出炉,“放权松绑”让科研人员“名利双收”。“据悉,《上海市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草案)》已列入2019年度立法计划,有望2019年底正式发布。

科技创新与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下,上海科创改革之火已然燎原。

“我一路都得到了支持和资助,并且允许探索。”上海大学蒲华燕深有体会;“上海对科技创业企业关注越来越多,也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拥抱新技术。”达而观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陈运文说,来自市里的支持和肯定让他们这些“技术宅”倍受鼓舞。5月15日,包括陈运文在内的10人获2018年度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据统计,2018年上海共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10万余份,其中外国高端人才A类逾1.8万份,占比超过18%,稳居全国第一。同时,上海集聚中国两院院士173人(占全国总数超过10%),上海领军人才1504人,上海青年拔尖人才220人,超级博士后264人,首席技师1617人。

五年里,上海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705家,有效期内高企总数达9256家;新增科技小巨人(含培育)180家,累计1978家。

“如今上海,不仅是传奇企业和殿堂级人物的汇聚地,也是草根逆袭的重要平台。”朱启高感慨。

吸引和培养充满传奇色彩的科学家、创业者和企业家,来上海做出影响世界、重新定义世界的创新,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朱启高认为,“上海要实现创造,就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过去几年,我们一直在尽可能加大支持力度,提升服务质量,当好科创企业‘店小二’,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痛点’和‘堵点’,”上海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巡视员裘文进说。

深度融入 支撑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们也已成为了这座城市荣光的一部分。”

2018年5月,“探索者联盟”领头人再次来到联影医疗,验收项目阶段性成果。(联影供图)

2018年全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10659.91亿元,同比增长3.8%,增速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2.4个百分点。

在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方面,微工院国内首条8英寸“超越摩尔”研发中试线和硅光子技术平台,成功服务华为、中芯国际等海内外企业70余家,吸引落地企业15家;智能制造平台上线汽车动力总成零件智能制造验证示范线,7个企业孵化项目完成……

“核高基”、集成电路装备、宽带移动通信等专项取得系列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天地一体化、智能制造与机器人、网络安全等领域前瞻布局和突破能力得以强化;中芯国际、华力二期、和辉光电等重大产业项目稳步推进……同时,上海也在不断推进重大产业技术布局及攻关。

新一轮行动方案发布,布局12项重点任务;上药集团、国药控股、和黄药业等龙头企业产值和销售持续增长;微创、联影等创新型企业在产品研发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已实现逆势增长。

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示范运营深入推进,200辆燃料电池车在嘉定示范区投入营运;围绕能源互联网、海洋科技、综合交通、生态环境、城市建设等民生热点领域,“科技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完成……可见,科技创新支撑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提高。

“改革开放40年来,从首家中美合资制药企业上海施贵宝的成立,到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成为第一家入驻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外资企业,再到浦东成为跨国公司和国内大企业设立研发中心最为集中的区域,”朱启高认为,跨国企业的见证、参与、推动,也已成为这座城市荣光的一部分。

据统计,目前,上海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例达4%,比五年前提升0.35个百分点。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7.5件,比五年前翻了一倍。平均每个工作日新注册企业达1332家,活跃度达80%以上,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始终处在全国前两位。

满盘皆活 打造全球科创中心“强磁场”

“上海特别是浦东,一直都处于改革开放前沿,龙头公司、创新公司都在这里。”

国内首个5G+AI张江智慧岛无人驾驶接驳车(上海联通供图)

春末夏初,微软全球最大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实验室落户张江人工智能岛,从计划到运营,不到四个月。“上海特别是浦东,一直都处于改革开放前沿,产业生态链很全,各个行业的领军公司和创新公司都在这里。”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洪小文很直接。

张江人工智能岛就像个不断长大的生命体,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袁涛打了个比方,“只有10万平米、20多栋楼,但我们希望能建立起完整的人工智能生态。临港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漕河泾信息技术产业园、市北高新大数据产业基地、徐汇滨江人工智能总部基地、长风生态商务区等区域产业集聚明显;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中以(上海)创新园建设……不同产业园区,各有侧重又有竞争。

“园区3.0版注重产业生态链,以‘基地+基金’的创新运营思路,把产业资本渗透到诸多核心要素,引进和培育世界级领军企业。”上海市北高新(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罗岚介绍,市北园区目前拥有注册企业2800余家,科技型企业占比超过70%。

“张江拥有大批创新创业孵化器,专注长三角区域内发现、培育和催生现象级科创企业,通过资本赋能推动区域协同创新。”上海张江文化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韩露透露。

长三角新一轮科技合作三年行动计划发布、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启动、科技创新券在上海、长兴、嘉兴,宿迁、苏州等地实现通用通兑;与此同时,持续深化与“一带一路”参与国家科技合作,加快推进国际技术转移渠道建设。

提升上海科创中心策源能力,“一个核心区,N个承载区”的科创中心布局和协同创新格局初步形成。

持续提升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集中度和显示度,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世界一流实验室和世界级大科学装置集群,打造集聚全球创新资源的“强磁场”、创新成果的“原产地”。李强要求,上海要紧紧围绕形成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资源配置方式这个关键,把各方面创新要素活力充分激发出来,形成科创中心建设“满盘皆活”的生动局面。

罗岚理解,这是对上海全球城市定位的深度思考,也是基于新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链变迁的趋势判断,将会成为引领上海未来发展的重要支点。

科技创新的新定位,给上海这座城市带来了活力、勇气与远大目标。

向全球科创中心进军!满盘皆活,城市未来可期。

责任编辑:杨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