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举手投足间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杨洪程 发布时间:2019-06-17 10:57:09

    走进傈家山寨维西县保和镇拉河柱村香樟箐村民小组,笔者发现,该村民小组不少农户门前摆了一个用涂料桶制作而成的垃圾桶,里面装的是不可腐烂的塑料制品等垃圾。据该村民小组负责人介绍,诸如树叶之类的能腐烂的垃圾,村民将其集中后埋进附近的菜园里,腐烂后便成了有机肥。对于不可腐烂的塑料制品等垃圾,村民则将其倒入自制的垃圾桶里,再集中在村里的垃圾处理池里处理。该村民小组实现了能腐烂的生活垃圾不出户,不能腐烂的垃圾不出村。

    去年,《迪庆日报》报道了巴珠村这样一件事情:巴珠村召开群众大会,会议进行到中午,与会群众在村委会院坝吃午餐。午餐后,村委会院坝见不到一点垃圾。原来,巴珠村群众养成了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他们自觉将自己产生的垃圾装进袋子里带走,扔进垃圾池。

    也是在举手投足间,一些人的不文明行为玷污了美轮美奂的“南姐洛”。6月10日,《南姐洛在哭泣》一文引起网友的普遍关注,阅读量不断攀升。在网友对破坏南姐洛环境行为的批评声中,我们看到了增强保护环境自觉性的重要性。

    谈到生态文明建设,讲到农村垃圾处理、人居环境提升,听到最多的是设施滞后、投入不足、没有人管理等等。讲了客观条件之后,大家往往对改变现状束手无策。

    建设美丽乡村,提升人居环境确实是一个大课题,做好它确实需要大量的物质投入。但如果光有物质投入,没有群众思想观念的变化和内生动力的支撑,投再多的钱,美丽乡村还是建不成。

    美在举手投足间。当前,维西县掀起“四美”创建提升年高潮,提升创“四美”成果需要资金投入,但更需要每一位公民的行为自觉。比如改掉乱扔垃圾的习惯,节约一粒米、一度电、爱护一滴水、不用一次性餐具、爱护一草一木等等,这些都是举手之劳,不需要投钱。问题是,这些举手之劳的事我们做到了吗?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激发村民参与环境整治内生动力,是推动形成绿色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必然要求。农民群众既是农业农村污染物的排放者,又是污染问题的解决者;既是垃圾分类、资源节约的实施主体,又是保护庭院及公共环境的主体。要把推进农村环境整治的过程变成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过程,引导农民爱护青山绿水,爱护公共环境,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摒弃乱丢滥倒等不良习惯,自觉参与维护干净整洁的公共空间和生活环境。要从农民群众身边易实施、易见效的村庄环境卫生问题入手,坚持少花钱或花小钱办大事、办好事,更好更快地建设一批生态宜居的美丽村庄,为老百姓留住青山绿水,留住浓浓的乡愁。


责任编辑:安永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