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共济 守望相助——迪庆州和谐社会建设纪实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王瑄怡 发布时间:2019-07-03 09:37:25

一直以来,迪庆州紧扣“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民族工作主题,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作为构建和谐迪庆、幸福家园的重要载体,逐步提高各民族群众的幸福指数,促进各民族群众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彼此认同、友好相处、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和谐共荣,构建和谐迪庆。

从金沙江畔到高原坝区,一批批驻村干部与群众互帮互助,一起挥洒汗水,共筑小康梦;一所所现代化校园里,莘莘学子不分民族,互帮互学,为梦想拼搏;一条条新建的道路,连接大山内外,打开迪庆开放的大门;一个个新农村里,各民族群众安居乐业,为幸福生活不断奋斗……这一切的变迁,都离不开迪庆州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高度重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凝聚民族团结正能量,营造民族团结好氛围,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结果。


推进和谐寺院建设

 武警云南总队医疗队详细解答僧人病情 

多宗教和谐并存,多民族文化共融互建是迪庆的一大特色。多年来,迪庆州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通过“团结寺院、平安寺院、安居寺院”建设,积极探索藏传佛教寺院管理社区化新机制,帮助寺院解决实际困难,满足了僧尼和信教群众的需求,促进了地方和谐稳定发展。

结合“安居寺院”建设,迪庆州采取政府帮助和寺院自筹资金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州寺院进行统一规划,实施危房改造、僧舍安居工程等项目。目前,寺院已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通网络、通广播电视,为广大僧尼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松赞林寺是迪庆州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从上世纪80年代恢复重建到现在,各项建设和发展都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尤其是这两年,党和政府在提高僧人思想觉悟的同时,解决了寺院的很多困难。”松赞林寺寺院管理会负责人说。

自2008年开始,武警云南总队、总队医院和武警迪庆支队每年派出医疗队到寺院为僧尼和群众义诊,确保僧尼和群众的身心健康。

让僧尼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长,是迪庆加强寺院管理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迪庆在藏传佛教寺院管理中落实了医保、低保等政策,把全州60岁以上的僧尼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所有僧尼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定期组织50岁以上的僧尼体检。松赞林寺68岁的僧人扎巴现在每个月可以领到15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金。他说:“生活有保障,病了住院还可以报销,真是赶上了好时代。”

与此同时,迪庆州还对僧众进行造册登记,实行双户籍(户籍和寺籍)管理。记者登录迪庆州统战部信息网,轻轻一点击,全州僧尼的个人资料一目了然。

迪庆一直把寺院爱国主义教育当成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首要任务来抓严抓实。2016年以来,在全州范围内实施“三村七进一行动”工程,坚定了广大干部群众“知党恩、感党恩、报党恩、心向党、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同时,通过组织僧尼外出培训、印制法律藏文版本、进驻寺院开展藏传佛教寺院法制宣传和“出家守法戒、修行利国民”教育等方式,使僧尼的爱国爱教意识、法制意识、公民意识、持戒守法意识得到加强和巩固,宗教政策优越感明显提高。

“过去只知道寺院的寺规戒律,现在知道了很多法律知识,做事都要遵纪守法,法制教育让我成了明白人。”松赞林寺僧人扎西说。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僧尼们的素质得到提高,思想觉悟有了很大转变,特别是党的政策惠及到老僧尼,他们的观念改变很大。国家意识、法制意识、团结意识得到加强和巩固,僧尼的归属感明显提高,坚决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更加坚定了,“三个离不开”思想和爱国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得到不断巩固。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武警云南总队医疗队为僧人们送医送药

为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扎实推进藏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迪庆州在全国首家颁布实施了《民族团结进步条例》,设立民族团结进步月、民族团结进步日;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每个乡镇(街道)都有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社区)的目标;启动了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州建设3年行动计划,并颁布实施了《关于把迪庆建设成为全国藏区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的实施意见》。《意见》从经济、民生、文化等11个方面对建设全国藏区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提出了要求,力争到2020年全面建成全国藏区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

近年来,全州紧紧围绕打造“平安迪庆”、构建“和谐藏区”的目标任务开展综治平安建设,强化群防群治组织观念,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注的社会难点热点问题,注重从源头上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认真落实信访工作条例,畅通信访渠道,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密防范各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为迪庆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示范区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在严密防范各种分裂破坏活动的同时,全州通过创建“先进平安县”,带动“平安乡镇” “平安村组” “平安企业” “平安单位” “平安寺院” “平安家庭”以及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不断扩大了平安建设的社会覆盖面,实现了矛盾纠纷“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县”的目标。在宣传思想工作上,迪庆始终把打牢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基础作为维护稳定的着力点,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好的主旋律,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和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进一步把各族群众的心思引导到发展生产、追求幸福生活、建设美好家园、争创“四个走在前列”上,开创了民族团结、宗教和谐有序的大好局面,平安和谐迪庆建设得到新推进。


为民谋利改善民生

解放以来,迪庆人民从缺衣少穿到一季多衣,从食不果腹到讲究营养搭配,实现了和谐大跨越,群众脸上时刻洋溢着的笑容足以证明他们现在的生活有多幸福。特别是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边远民族地区的投入、帮扶力度,一批又一批惠民政策让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居者有其屋、 病者有其医、 勤者有其业、劳者有其得、少者有其学、童年有其乐、 读者有其校、弱者有其助、老者有其养。如今,迪庆州的孩子们读书不仅严格执行国家十四年免费教育政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还享受迪庆州高原农牧民子女学生生活补助等教育惠民政策,当地人戏称娃娃上学“领工资”。从2007年3月1日起,迪庆州农村小学生及城镇低保家庭小学生和中学生每年都有补助,受补助学生占全州在校中小学生人数的85%。

“现在党和政府的政策太好了,别说和几十年前比,就是最近几年,我们家的生活都是一年比一年好,感谢党的好政策。”德钦县云岭乡红坡村斯那都吉满意地说。

迪庆州委、州政府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和出发点,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大力推动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政策落实,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继续提高优抚、低保等标准,残疾人“两项补贴”惠及所有符合条件人员;加强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工作,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稳步推进分级诊疗,提高居民基本医保补助标准和大病保险报销比例,加快新药审评审批改革,17种抗癌药大幅降价并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加快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持续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迪庆各族群众凝聚在党的旗帜下,构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奏响“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凯歌。

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迪庆高原在党的民族政策和富民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正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魅力。

责任编辑:王靖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