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人大常委会——用好“24321”工作法 展现大兴调查研究的人大作为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鲁茸追玛 海 英 发布时间:2023-05-11 09:00:26

近年来,州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始终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依法履职的基本功,用好用活“24321”工作法,展现大兴调查研究的人大作为。


明确“两个方向”精准选题

严把调研选题关。州人大常委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紧扣“3815”战略发展目标,紧紧围绕“四个机关”定位要求,聚焦州委中心工作,及时回应群众关心关切,广开言路,广泛征求“一府一委两院”、人大代表、人民群众等的意见建议,研究制定2023年度工作要点,力求做到选题在关键处、调研到点子上。


坚持问题导向,以小切口呈现大主题。州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和州委工作要求,通过人大法定程序把党委决策部署转化为全州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深入三县(市)乡镇、村组集中梳理农村厕所革命、农村垃圾污水治理等长效机制建立执行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开展《迪庆藏族自治州乡村清洁条例》立法,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另外,还在推进纳帕海保护立法前期工作、推动重大项目建设落地见效、开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述职评议工作等方面持续发力。


紧扣“四件大事”认真审题

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紧扣稳定、发展、生态、边疆稳固“四件大事”大兴调查研究,积极助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标杆和世界的”香格里拉”建设。


州人大常委会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把调查研究贯穿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的全过程,开展“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统筹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专题调研,调研指导“防风险、保安全、强发展”活动,找准找好影响社会稳定发展的主要问题。推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藏传佛教寺院管理条例》修订工作。今年3月,就《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修订)》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提出了办好民生事业、发挥品牌优势融入新时代等有针对性的建议。 州人大常委会严格执行常委会会议听取审议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制度,围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等开展调研,扎实推进林长制河(湖)长制落实、“回头看”持续跟踪问效等工作,助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攻坚战”。通过“立改废释”做好生态保护地方立法工作,先后颁布实施《迪庆藏族自治州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条例》《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修改)》等条例,开展《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水资源保护管理条例(修订)》立法工作,用法治护航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全州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坚持“三点”高效答题


州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人大代表关注的焦点、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开展调查研究。 瞄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靶心”,发挥“智囊团”作用,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助力党委取之能用、用之有效,依法推动“一府一委两院”工作。2022年6月,对全州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开展调研,指出了制约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和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具体建议。州委、州政府围绕迪庆教育短板出台了《迪庆州教育振兴二十条措施》,州人大常委会就《迪庆州教育振兴二十条措施》、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有针对性的“金点子”被采纳。


紧盯代表关注的焦点精准发力。州人大常委会加强代表工作站建设,聚焦办前、办中、办后“三个环节”精准发力,切实将建议“问题清单”变成人大代表的“满意清单”,变成人民群众的“受益清单”。州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建议125件,全部完成了答复和面商工作,建议办结率100%,满意率99.1%,切实做到回应民生关切,有效解决热点难点堵点问题。 “托举”民意解民忧。州人大常委会持续深入一线倾听基层声音,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我州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三农”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州人大常委会将乡村振兴列入重要议题,组织全国、省、州人大代表对我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进行视察,提出了发展产业、带动就业、增产增收等意见建议。州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州人大常委会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的贯彻落实,强化机制保障和就业保障,加大产业帮扶资金投入力度,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就业带动等形式促农增收。


交出“一份”优异答卷


调研报告是反映调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州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调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开展人大调研报告专题辅导,广开言路吸纳民意,精雕细磨调研报告,重要调研报告提交主任会议讨论、常委会会议审议,转化为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转交“一府一委两院”办理落实,对质量较高的调研报告以信息形式报送州委。2022年以来,开展专题调研34次,形成了一批有案例、有举措的优秀调研成果,切实将调研成果上升为决策部署。

责任编辑:卓玛拉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