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草山深处的故事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江初 发布时间:2023-07-11 10:34:17



德钦县佛山乡“红色马帮”虫草山工作队行走在雪线之上。


羊拉篇:行走在云端之上的工作队

疾驰的摩托车,在森林中、峭壁上、雪山之巅穿梭,坐在后座的我因长时间用力、紧张导致双手、双脚痉挛,半天动弹不得。6月16日,记者跟随虫草山工作组到德钦县羊拉乡尼米村民小组的虫草山采访,见识了村民过人的胆魄和为生活奔波的艰辛,也体验了工作组的不易。

从夏天到冬天

盛夏的羊拉乡气温已达20℃,上山之前,工作组成员再三叮嘱穿着短袖的我,一定要多加几件衣服,因为山上特别冷。于是,我穿上了加绒内衣,外面穿上了防水冲锋衣。一个小时左右,我们到达了尼米村民小组。尼米村民小组海拔2800米,与山顶的虫草山直线落差近3000米,汽车无法前往,我们只能换乘摩托车上山。

去往虫草山的路,与其说是路,不如说是一条摩托车越野赛道。工作组雇了村里10多位会骑摩托车的村民,载着我们和物资浩浩荡荡地进山了。村里的男子个个都是骑摩托车的好手,在崎岖的山路中,摩托车轰鸣着疾驰在羊肠小路上,胆战心惊中,我们顺着山谷渐渐上升到原始森林中,山间小路几乎没有任何加宽,这样惊险、刺激的场面我只在电影里看过。

高原的天气说变就变,正当我们爬到半山腰时,天下起了雨,本来就难走的小路变得更加湿滑了,我只能紧紧抱住司机的腰。驮着我的司机是一个帅气的小伙子,干瘦却很精神,他的车技很好,在那异常崎岖的盘山小路上,我80公斤的体重丝毫不影响他的速度,但是我的心里却很希望他可以骑慢一点,这样我就少一点“飞”在云端之上的恐惧。
随着一路的颠簸、跳跃,山间的云雾渐渐变成了脚下的风景,我们越爬越高,终于在海拔4300多米的牧棚前停了下来。下了摩托,我才发现气温已经接近零度,嘴里呼出的哈气清晰可见,但由于一路上过度紧张,我还是觉得浑身发热。
工作组里还有两名女同志,但她们一点也不比男同志差,没有享受任何特殊的待遇,也从不叫苦叫累。
从“穿着短袖的夏天”到“寒冷的冬天”,我们只用了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在牧棚里,工作组成员生起了篝火,架好大锅,开始打水、洗菜、切菜,准备做饭。在高原,因为缺氧,干活要比低海拔地区更累,我对着即将烧起来的木柴刚吹了几口气,就开始眼冒金星。打水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得到一百米开外的老乡那里借水。可工作组成员提着几十斤的水桶上上下下却毫不费力,可见他们已经习惯了高原的生活,因为他们每年都要上山很多次。

“平安羊拉志愿服务队”在巡山。

临时党支部的故事
虫草是大自然的馈赠,尼米村民小组共有50多户人家,到了虫草采挖季,大家都跑到山上,因为一年的收入主要看虫草季。在尼米村民小组的采挖点,最多时有80多人常驻在这里,许多人家甚至举家到虫草山上挖虫草。

“多的时候一年能捡个十来万元的虫草,加上挖些其他野生药材,基本能维持一年的开销。”尼米村民小组村民斯那吾学说.

有利益就会有纠纷,羊拉乡与西藏自治区接壤,过去,两省区村民因为采挖虫草发生过许多不愉快的事情。如今,有了工作组常驻,更有了临时党支部,虫草山上的矛盾成为了永远的历史。

当天晚上,记者参加了在牧棚里举行的临时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党的二十大代表、德钦县羊拉派出所所长顿珠培楚是虫草山工作组的“元老”,他在羊拉派出所工作13年,每一年都要在虫草山的牧棚里“办公”。当天,顿珠培楚向村民宣讲了党的二十大精神,讲述了参加党的二十大的体会,分享了见到习近平总书记时激动的心情,鼓励大家热爱生活,勤劳致富,感党恩、听党话。顿珠培楚还特别要求党员干部要亮身份、作表率,坚决做好虫草山维稳工作。

会议结束后,大家没有回到自己的牧棚里,而是围着篝火唱歌跳舞,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关系在这一瞬间变得更近了,他们之间的心也贴得更紧了。


行走在山巅的“红袖标”

印有“平安羊拉志愿服务队”字样的红袖标是工作组的青年志愿者们独有的标志,他们在海拔近5000米的虫草山上巡逻,直接将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阶段。“红袖标”扛着党旗巡逻,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吃一块饼、同喝一壶水,融洽得就像一家人。经过多年不间断的宣讲和教育,村民早就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再没有越界采挖虫草的现象发生了。

“红袖标”的骨干都是临时党支部的党员,同时还有许多青年志愿者。看着他们被晒得黝黑且有“高原红”的脸庞,我不由得生出几分心疼和骄傲。


佛山篇:虫草山上的“红色马帮”

又是一年虫草季,德钦县佛山乡的虫草山工作组又赶着马帮上山了。

佛山乡与西藏芒康县、左贡县、察隅县的5个乡(镇)接壤,交界纠纷曾是各地党委、政府最为头疼的事情。如今,随着虫草山工作组的成立,交界纠纷已经销声匿迹了。

佛山乡山高谷深,且边界线长,工作组进山一次需要十多天的时间。“红色马帮”成为德钦县佛山乡虫草山工作组的一大特色。进山前,他们要和进山的村民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进山后要组建临时党支部并组织开展相关活动,还要常规巡山、为村民送药……每一件事看着小,做起来却十分不容易,要花上几天甚至十几天的时间。

茶马古道上的“红色马帮”

昔日,茶马古道曾是滇藏茶马互市唯一的交通要道,马帮们赶着满驮物资的马儿行走在雪山峡谷之中,异常艰辛和危险,土匪、野兽、疾病都会夺走赶马人年轻的生命。如今,峡谷之中,山巅之上,公路犹如一条玉带,连接山的这边和那边,一辆辆汽车轰鸣着疾驰而过,交通方便多了,但是对于驻扎在佛山乡虫草山的工作组来说,他们每年都要重演茶马古道的历史,用赶马帮的形式将物资运送到虫草山上:在雪山之巅,一群扛着党旗的赶马人风餐露宿,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绵延的虫草山,从海拔1900米到5000米,他们的皮肤晒黑了,嘴皮开裂了,人也憔悴了,但是他们保障了虫草山的安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本色。

由于进山时间长、气候恶劣,需要极好的身体素质,因此工作组都是清一色的年轻人。巴美村党总支书记夏巴江泽已经当了3年的村党总支书记,也参加虫草山工作组3年,是“红色马帮”的“老把式”。说起巡山路上最困难的事情,夏巴江泽把在山崖上赶着马匹行走放在第一位。“如果一个人走还好,我们可以爬山涉水轻装前进,可是马背上的行李、药品、十多天的给养都是必需品,一样都不能少。许多时候我们一手牵着后面这匹马的缰绳,一手拉着前面一匹马的尾巴,一匹一匹将它们护送过悬崖峭壁。刚开始的时候,紧张得头皮发麻,后来经历的多了,也就习惯了。”

工作组并不是在一个固定的采挖点工作,而是要辗转全乡9个集中连片的采挖点、30个分散的采挖点,这些采挖点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在高原上行走体力消耗更大,有些时候还不得不从悬崖中间的羊肠小道穿过,这种辛苦可想而知。工作组之前就有一匹马在悬崖上摔了一个跟斗,差点掉下去。

无论是悬崖峭壁还是雪线之上,马帮前面飘扬的党旗以及工作组成员肩膀上的袖标总是特别显眼,老远就能看见是“红色马帮”来了。工作组会为山上的老百姓带来生活物资以及药品,还有各种政策、法规,虫草山的老百姓每次都会从老远处走来迎接工作组的到来。

  佛山乡工作组在巡山途中留影。

宁静又热闹的虫草山夜晚

“我们乡不像别的乡镇,可以驱车或骑摩托车上虫草山,全程只能赶着马帮徒步,而且山上也没有固定的牧棚,工作组都是自带塑料布和睡袋。有时天气好,大家就睡在睡袋里,望着清澈的夜空数星星。”乡党委书记刘玉峰说。大多数夜晚,工作组都是在塑料棚下面度过的,有时赶上下大雨,只得跑到村民搭的临时简易牧棚里借宿。

吃过晚饭后,临时党支部的活动开始了。无论是党员还是群众,几乎所有在虫草山的村民都会聚集在一起,集中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工作组用民族语言结合工作实际的宣讲很接地气,也很受大家的欢迎。重温入党誓词是党支部活动的常规动作之一,铿锵的宣誓声响彻虫草山。

支部活动结束了,大家围着篝火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唱歌跳舞,许多村民还带了弦子上山,边拉边唱,简陋的牧棚变成了工作组和村民全员参与的联欢晚会的舞台,虫草山的夜晚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服务群众零距离

由于驻地的海拔太高,第二天早上起床时才发现,大家的睡袋上都结了一层厚厚的霜。吃过早饭后,工作组收拾好行囊、戴上袖标,一边巡逻,一边朝着下一个虫草采挖点行进。各点之间的距离很远,有时甚至要走上一整天。

“辛苦工作组的同志了,要不是他们,我今年把命都丢在山上了。”54岁的应巴大叔说。应巴大叔是佛山乡巴美村必永贡村民小组村民,他每年都到山上采挖虫草,随着年龄一天天大了,身体也大不如前。几天前,他在山上采挖虫草时,由于缺氧导致头疼,后来甚至无法行走。工作组立即派人连背带扛地把应巴大叔送下了山。

应巴大叔高反并不是个例,虽然工作组成员个个身体很好,但是由于长年在办公室工作,在这么高海拔的山上跋涉还是十分辛苦的,大多数队员都有缺氧的表现。但为了给村民送物资、送药品、及时发现消除矛盾纠纷,工作组成员一直义无反顾。
“现在各单位都在提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我们工作组是跋山涉水服务群众零距离。”工作组成员姜德扬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工作组还与西藏芒康县徐中乡的工作组在山巅之上顺利“会师”,一起协调解决双方存在的纠纷隐患,达成共识,将纠纷隐患消灭在萌芽中,给双方群众创造了安全的环境。

记者的采访结束了,但虫草山工作组的故事还再继续,他们艰苦跋涉的身影将贯穿整个虫草采挖季。



☞记者手记

在德钦县的虫草山上,一群年轻人不畏艰苦地在被称为“生命禁区”的雪山之巅奔波、跋涉,为群众送物资、送药品、送政策、送温暖,他们都有一个神圣而光荣的称号:中国共产党党员。他们默默付出,没有任何索取,只因肩上扛着党员的责任。
在虫草山采访的时间里,记者感触颇多,这些年轻的工作队员为了和家里人打个电话,要走半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能找到信号,他们坐在摩托车后座上,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颠簸的身影,他们在险峻的悬崖峭壁上牵着马儿小心行走在云端之上的身影,他们与乡亲们交流时真诚的话语、真挚的眼神,他们手臂上熠熠闪光的肩章……都让我为之动容。他们牢记“国之大者”,把信仰当作前行的力量,心中始终惦记着群众的利益,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地用脚步丈量着雪山与雪山之间的距离。对他们来说,服务群众不是一句会议室里的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他们给虫草山上的老百姓带去的不仅仅是生活物资和药品,更是党委、政府的关心和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致敬坚守在虫草山一线的工作组!

责任编辑:卓玛拉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