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5月17日,新华社报道:曲靖罗平:“地理标志+数字经济”赋能小黄姜产业转型升级。全文如下↓↓↓近年来,曲靖市罗平小黄姜以“地理标志+数字经济”双轮驱动,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出口成绩单:2024年外贸出口额达9377万元,同比增长102.6%,创历史新高2025年一季度延续增势,出口额2667.618万元,同比增长17%。这一数据的背后,得益于当地持续推进“地理标志+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加快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据介绍,罗平小黄姜是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的产品,凭借“味辣鲜香、风味独特”的特点畅销海内外。目前,产品远销43个国家和地区。;罗平产业园区(资料图)。产业优势奠定出口基础罗平县是全国知名的生姜主产区,小黄姜种植历史悠久,产业基础雄厚。2024年,全县种植面积达23.5万亩,总产量50万吨,农业产值10亿元,加工产值20亿元,综合产值近40亿元。目前,罗平县已建成涵盖种植、仓储、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全县拥有县级以上龙头企业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98家,年加工干姜产品3万吨。此外,罗平还建成了小黄姜国际交易市场和近40万立方米的保鲜姜贮藏库,为出口提供了基础保障。;罗平小黄姜(资料图)。数字赋能推动出口升级2024年10月,罗平小黄姜数字经济产业园正式开园运营,标志着小黄姜产业迈入数字化、智能化新阶段。产业园总投资2.4074亿元,建筑面积43737.97平方米,集技术、人才、物流、信息、仓储、精深加工于一体,为小黄姜出口提供现代化支撑。据悉,产业园通过智能化数字交易、电商直播、冷链物流等现代化手段,加速了小黄姜产业的转型升级。比如,电商运营中心搭建起直播人才服务体系,已服务企业103家,通过开展跨境电商贸易,有效推动小黄姜走向国际市场。冷链物流中心自开库以来,已服务客商50余家,收储小黄姜5400吨,货品价值3000万元,大幅提升了产品保鲜能力和流通效率。国际化战略开拓新市场为进一步扩大出口,罗平县还实施了一系列国际化战略。2024年,罗平小黄姜产品正式进入东盟市场。罗平县还在泰国“飞地园区”设立东南亚市场推广中心,联合当地食品加工企业开发符合区域口味的小黄姜衍生制品,并通过新加坡电商平台拓展线上销售渠道。罗平县积极申报农产品出口退税和绿色通道支持,推动小黄姜从初级原料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2024年,姜茶、姜粉等深加工产品通过跨境电商进入海外市场,进一步提升了品牌溢价能力。;罗平小黄姜系列产品(资料图)。科技支撑破解产业难题针对姜瘟病等制约因素,2024年,罗平县投入390万元实施2600亩氯化苦土壤熏蒸示范项目,联合云南省农科院成立“罗平生姜研究所”,开展8项防治技术攻关。目前,示范田亩均增产15%,为稳定出口货源奠定基础。(李苏楠、张正举);罗平县融媒体中心▍来源:新华社▍编辑:李瑞▍主编:张斯杰▍总编:侯映▍监制:张洪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