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铸魂 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此里取次 发布时间:2025-07-02 10:12:23

乡村振兴战略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涵盖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方面。但在这场关乎民生福祉、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文化始终是贯穿其中的灵魂。文化不仅承载着乡村的历史记忆、精神内核,更是凝聚人心、激发内生动力、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唯有牢牢抓住乡村文化振兴这一灵魂,才能让乡村振兴真正实现“形神兼备”。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精神纽带,能够凝聚乡村发展合力。乡村文化中蕴含的乡风民俗、邻里互助传统早已深深融入村民的血脉中,成为维系乡村社会秩序、增进村民情感认同的重要纽带。就拿迪庆来说,无论是藏历新年、傈僳族阔时节等节庆里的歌舞表演、民俗活动,还是世代传承的家风家训、村规民约,都在潜移默化中强化着村民对乡土的归属感与责任感。在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只有强化文化纽带作用,才能打破个体间的隔阂,激发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主动性,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乡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特色标识,为乡村发展提供独特竞争力。在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乡村的文化特色是其区别于城市及其它乡村且能够彰显独特魅力的关键所在。每一个乡村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渊源、文化积淀,无论是傈僳族的传统民居木楞房,还是藏族的锅庄舞、纳西族的东巴造纸术,这些元素都是乡村独一无二的文化名片。因此,挖掘、保护和利用好乡村文化,不仅能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还能让乡村因其独特的文化特性实现差异化发展。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能够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文化的力量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的赋能,更在于精神滋养与能力提升。优秀的乡村文化能够培育村民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勤劳奋斗的精神品质和创新创造的思维能力。例如,通过复兴传统手工艺、挖掘民间技艺,既能为村民提供新的增收渠道,又能在技艺传承过程中培养村民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开展乡村文化教育活动,如德钦弦子、建塘锅庄、维西大词戏传承班等,能够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激发他们参与乡村建设动力。同时,文化的繁荣还能吸引人才回流,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乡村文化魅力所吸引,选择返乡创业,将新思想、新技术带回乡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可乡村文化振兴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过度商业化开发导致乡村文化变味走样;文化基础设施薄弱,难以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推动乡村振兴要加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建立健全传承机制;注重文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在发展中传承保护;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丰富乡村文化活动,让文化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文化作为乡村的根脉与灵魂,是乡村振兴的核心驱动力。只有紧紧抓住文化这一核心,让乡村文化“活起来”“火起来”,才能让乡村真正实现从“外在美”到“内在美”、从“一时美”到“持久美”的跨越,书写出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

责任编辑:鲁茸只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