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天路绘新卷 同心共谱发展篇——写在丽香铁路通车两周年之际
作者:和丽瑶 央金拉姆 姚一鸣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6日 12:05:26
茶马古道的驼铃声尚在云岭雪域间回响,钢铁巨龙的轰鸣已划破横断山脉的沉寂……2025年11月26日,丽香铁路迎来通车两周年。
丽香铁路自2023年11月26日开通以来,截至2025年11月24日,累计发送旅客701.98万人次。两年间,这条桥隧比高达73.4%的“云端铁路”,用139.7公里的钢铁轨道串联起雪山、草甸与村寨,从周末团圆路到通达各城市的旅游黄金线,丽香铁路早已超越交通载体的意义,成为驱动经济、激活文旅、凝聚民心的发展“大动脉”。

“铁路通了,游客更多了,2023年,我又开了两家民宿,每年生意都火爆得很。”椿山雾语民宿经营者陈文瑞的创业经历是丽香铁路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缩影。而在货运端,昆明物流中心小中甸营业室货运员王强的感受更为直观:“货场补强工程完成后,装卸效率翻了一倍,铜精矿运出去更快,建材拉进来更顺,客户满意度大幅提升。”
两年来,丽香铁路构建起客货两旺、双向畅通的运输格局,成为迪庆经济发展的“黄金动脉”。作为迪庆境内唯一铁路货运站,小中甸站可提供装卸搬运、仓储、配送和货物信息处理等服务,疏通了高原交通“梗阻”。截至目前,该站累计发送货物5000余车26.8万吨,到达货物2.5万车169.8万吨,涵盖灰渣、水泥、烟煤、大米、钢材等生产生活关键物资,来自各地的生产物资和生活物品更加便捷地进入迪庆。今年货运增长尤为迅猛,累计发送20.7万吨,同比增幅达417%,这得益于今年6月至10月完成的货场补强工程——完成超2万平方米场坪改造,对1台正面吊、1台重叉实施数字化改造,装卸效率提升100%,全面满足运输需求。客运红利同步转化为经济活力与就业动能。动车打通人员流动“快车道”,让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更省心、返岗更高效,为就业增收筑牢保障。高原特色产业借势升级发展,牦牛养殖、青稞种植等产业带动农民稳定增收,不少农户开办农家乐、民宿拓宽收入渠道。出行便利度提升也增强了投资吸引力,仅2024年,我州新签约招商项目34个,引进州外产业到位资金61.75亿元,实现近年10亿元以上项目“零”的突破,完成外贸进出口8451万元。民宿、餐饮等服务业蓬勃发展,催生大量就业岗位,推动铁路沿线集体经济增长。2024年,全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504元,增长7.9%,增速位居全省首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43万人,实现务工收入15.6亿元,丽香铁路带来的交通优势,正实实在在转化为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福祉。
香格里拉站的候车室里,往来游客神色各异却同样带着笑意。准备返程的马来西亚游客林静仪正帮家人搬运行李,谈及此行,她难掩笑意:“早就听闻香格里拉的盛名,出发前做攻略就敲定坐动车,这里山路弯绕,有老人同行最怕晕车,动车使这趟行程舒适省心!”刚下动车的都鹏宇正和同伴规划游玩路线,背包上的徒步装备格外显眼,谈及旅途,他难掩兴奋:“列车穿越虎跳峡时,江涛与峡谷同框的画面太震撼了,我更期待接下来的徒步了!”不同的行程里藏着人们对这条雪域天路的一致认可。
丽香铁路的开通,彻底重构了滇西北旅游格局。“车站从开通初期的4列列车逐步增加至10列,新增保山停靠站点后,成功串联起保山、大理、丽江、香格里拉等旅游城市,极大地方便了各大旅游目的地之间的联系互通。”广通车务段香格里拉站值班站长孙俊说。线路优化带来客流爆发式增长,暑运期间,香格里拉站客流多次打破纪录,最高单日发送旅客1.5万人次,截至2025年,香格里拉站已发送旅客近400万人次,到达旅客近320万人次。此外,丽香铁路持续释放的客流红利正成为我州文旅市场打破季节桎梏、实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核心驱动力。客流数据的稳步攀升印证着市场活力的持续迸发:2024年,我州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3122.98万人次,同比增长23.83%,实现旅游总花费352.91亿元,同比增长17.78%;2025年1月至9月,接待量已达2603.91万人次,同比增长19.38%,旅游总花费增至240.07亿元,同比增幅高达35.04%,游客数量与旅游总收入双双创下历史同期新高。与此同时,我州旅游模式也随之升级,从传统观光向深度体验转型,乡村民宿、特色藏餐、徒步露营等业态持续升温,研学游、非遗体验游等新业态不断涌现,游客平均停留时间显著增长。为让旅游体验更顺畅,我州以铁路为枢纽完善配套服务,不仅推出车站到景区的直达客运专线,解决游客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更推动旅游配套产业同步壮大。2024年,全州旅游包车客运企业从12家增至25家,增幅达108%;网约车企业从14家增至20家,增幅42.8%。便捷的交通、丰富的业态与贴心的服务形成合力,让世界的“香格里拉”品牌影响力持续具象化。
在香格里拉工作近8年的卓玛次尔谈起丽香铁路带来的改变满是感慨:“以前开车回丽江要三四个小时,遇上雨雪天更是进退两难,家里老人孩子常常顾不上。现在倒好,周五下班坐动车,不用一个半小时就能赶回丽江陪家人。”七林吹批作为昆明物流中心小中甸营业室的货车司机对丽香铁路带来的改变更加深有感触:“以前自己开车跑运输年底才能回家,现在就在家门口上班,工作生活两头都顾得好,幸福感爆棚!”两名不同职业的群众道出了沿线各族群众共享交通红利的真切喜悦。
丽香铁路途经藏族、纳西族、彝族等十余个民族聚居区,将丽江至香格里拉的旅行时间缩短至1小时18分,昆明至香格里拉仅需4.5小时,两年来累计发送旅客近400万人次,其中探亲、求学、做生意的本地居民占比显著提升。这条“幸福路”打破了地域阻隔,让“跨城生活”成为常态,各族群众在频繁往来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铁路部门贴心服务各族群众,车站和列车推行“汉语+藏语+英语”三语服务,车厢采用藏式格桑花图案装饰,配备血氧仪等便民设备,让各族旅客感受到家的温暖。便捷的交通还推动文化交融和地方发展。“00后”藏族列车员格茸培楚在值乘时常遇到外出谈生意的老乡,见证了父老乡亲通过铁路走向更广阔的世界。铁路沿线各民族群众在旅游服务、物流运输等领域协同合作,致富带头人、创业青年借助铁路前往发达地区学习交流,唐卡、锅庄舞等传统文化通过铁路得以广泛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根植于各族群众心中。丽香铁路不仅是一条交通线,更成为承载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的“金色纽带”,为边疆稳定与民族团结进步注入持久动力。两载飞驰,初心如磐。丽香铁路这条凝聚着智慧与汗水的雪域天路,已成为迪庆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文旅繁荣的“串联线”、民族团结的“连心桥”。随着铁路辐射效应持续释放,这条钢铁动脉必将承载着沿线各族群众的期盼,在滇西北大地上绘就更绚丽的发展画卷。今天,丽香铁路通车两周年了,这条穿梭云端、贯通滇西北的“钢铁巨龙”,早已超越交通干线的基础属性,成为激活迪庆发展动能、凝聚民族同心力量、赋能边疆振兴提质的核心纽带,以两载飞驰的实绩,书写下高原发展与民族团结的时代答卷。
两年来,丽香铁路的开通不仅畅通客货运输,带动特色农业与服务业发展,助推经济提质,还串联起优质资源、创新业态,提升世界的“香格里拉”品牌影响力,激活全域旅游动能,更缩短了时空距离、深化交流协作,促进民族团结,筑牢边疆稳定发展根基。两载耕耘结硕果,雪域天路启新程。站在新的时间节点,更需锚定发展方向、深化效能释放,让这条雪域高原上的“钢铁动脉”迸发更强活力,为迪庆高质量发展续写篇章。一要深化物流体系提质升级,持续优化小中甸货场运营管理与设施配套,提升装卸转运效率,进一步拓展货物运输品类与辐射范围,主动联动毗邻区域构建跨区域物流协作机制,打通物资流转堵点,畅通运输循环,助力松茸、牦牛肉、青稞等高原特色农特产品突破地域限制、拓宽销售市场。同时为矿产开发、建材运输等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物流保障,推动特色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供应链提质增效。二要升级铁旅融合发展业态,立足迪庆山水人文资源优势,持续加密列车开行班次、完善沿线站点服务配套与交通联通体系,精准串联沿线乡村景点、非遗传承基地、生态景区等优质资源,重点培育旅拍采风、民俗研学、高原康养、户外露营等沉浸式文旅体验项目,做强“铁路+文旅”特色线路,强化“香格里拉”品牌IP策划与传播,丰富淡季文旅产品供给,推动全域旅游从规模扩张向品质提升转变,激活文旅经济持续增长动能。三要筑牢民族团结进步纽带,细化优化铁路便民服务举措,升级特色便民设施,让各族群众感受旅途温情;以铁路交通便利为纽带,深化沿线各族群众就业协作、技能交流与商贸合作,依托铁路沿线站点搭建创业孵化、增收致富平台,鼓励各族群众参与物流运输、旅游服务、文化传承等产业发展,促进唐卡、锅庄舞等民族文化借力文旅平台广泛传播,在共商共建共享发展成果中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边疆团结稳定的群众基础与社会根基。四要强化招商赋能发展实效,充分释放铁路交通优势,精准对接特色农业、文旅康养、绿色产业等重点领域,靶向引进优质产业项目与龙头企业落地;以项目落地带动旅游配套、农产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等关联产业扩容升级,培育形成特色鲜明、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拓宽群众就业创业、增收致富渠道,持续夯实边疆振兴的经济基础,让雪域天路的发展红利更多更公平惠及沿线各族群众。随着丽香铁路持续释放辐射效应,这条凝聚智慧与汗水的“钢铁动脉”必将承载着沿线各族群众的美好向往,在雪域高原上续写更多发展奇迹,绘就更加绚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