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钦县云岭乡果念村巴里达村民小组曾是导航都找不到的小山村,80%的村民受教育程度低,老人们依赖采摘松茸、虫草的收入维生,年轻人则纷纷外出打工。2022年,大学毕业的藏族女孩边玛永宗用一部手机和3年时间让这个“被世人遗忘的村庄”收获超3亿次关注。通过发展乡村旅游,2024年全村接待游客超过3500人次,村民总收入达125万元。


回乡之初,边玛永宗跟着父亲放牛时随手拍的视频“流量寥寥”,家人都催她通过考编走出大山,但她认准了家乡的“宝藏”:家门口就能看到梅里雪山的日照金山,极目远望还能欣赏白马雪山、澜沧江的绝世美景,家乡还有土蜂蜜、核桃油等土特产。她坚信走乡村旅游的道路一定能让村民致富。
为了增加流量和曝光度,她每天给300多名旅游博主发私信,哪怕“进群被踢”也不放弃。终于有博主愿意前来当地拍摄素材。凌晨5点她带着游客爬雪山拍美景,全程当向导,把当地徒步路线和藏民火塘故事都装进了视频里。“其中一条视频的播放量破3.8亿次,后台私信我的信息过万条,那一刻我心里有了成就感。”边玛永宗笑着说,“2022年村里来了100多名游客,村民突然知道我们的村子要火了。”



游客来了,新问题也接踵而至:村民们不会说普通话,没法与游客沟通;没有观景台和民宿,游客体验差。边玛永宗先当“翻译官”,带着客人徒步,为他们安排食宿;又贷款买材料,和村民一起搭建观景台,她还带头把自家的房子改成民宿和餐厅。看到她的拼劲,村民们感动地说:“我们村能不能改变就靠你了,我们还要买骡子跟你一起干!”边玛永宗信心更足了。牵马、当向导的收入全额给村民,游客好评超90%的还能拿30%奖金。她还搭起“文旅+电商”的框架:开设“梅里南坡商号”小程序,用“直播+视频”方式帮村民卖货。当地土鸡年销量从最初的50只增到每年600多只,连手艺人的木勺、咖啡杯等都卖出了好价钱。“因为路途偏远,之前村民辛苦采摘的松茸卖不出好价格,现在通过电商平台每斤能多卖10到30元。”边玛永宗说。



数字记录着巴里达的蜕变:游客量从最初每年100余人增加到3500余人,村民的户均年收入从8000多元增加到25000元。马帮从业人数增加到40人,12名青年返乡创业,间接带动130余人通过农产品销售、加工手工艺品等实现就业。村民还众筹修建了42公里的徒步路线,进一步方便了游客。
当向导的小伙则仁说:“以前觉得家乡没未来,现在跟着边玛姐姐,每月能赚3000多元,还能照顾爸妈。”
如今的边玛永宗,已经是迪庆州劳动模范、省级致富带头人,她还当选了云南省青联委员,但她没有停下脚步:2023年成立“德钦县梅南文旅有限责任公司”,推出“徒步+研学+旅居”模式。游客可以学藏语、做手工艺品,还能在村里深度体验生活,跟着村民放牛、采菌子。她的规划里,2025年要完善徒步路线,完成招商引资;2029年要把“梅里南坡”打造成国际文旅品牌。“我的目标是‘三不一提升’,不打破生态红线、不增加村民负担、不输血折腾,盘活老家的山、水、人。”边玛永宗说,“要让更多青年知道家乡也有未来,回来共同建设好家乡。
责任编辑:鲁茸只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