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黯然失色的摄影作品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1-01 15:05:41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在香格里拉县达浪草原上一个名叫布伦的藏族村子里插队落户。那时的我刚走出校门,走进广阔天地,面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随着在农村中的劳动生活锻炼,我不仅成为了生产劳动的好把式,同时也深深爱上了这一方的美丽景象和风土人情。尽管那时农村生活条件很艰苦,但我们知青和农村青年人都一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总是在劳动中获得欢乐,在丰收中享受喜悦。

也就在我下乡到农村头一年的年终分红时,我分到了一百多元钱的红利。当我捧着自己的劳动所得时,欣喜万分。而就在得到这笔分红款后,我心里也在盘算着如何使用这笔收入。此前,我在中学读书时,受一位才华出众的王老师影响,也想和他一样成为一名摄影爱好者。而要当摄影爱好者,必须得有照相机。所以,我向家里父母提出用分红款购买照相机的建议。我的想法得到了父母的理解和支持。于是我向当时在北京出差的王老师寄去一百元钱,并写去了一封信,请王老师帮我购买一部照相机。

果然,王老师回来时,为我买回来了一部海鸥牌的单镜头120照相机,并向我讲述了摄影的基本要领,教会了我使用照相机的基本方法。当我能够掌握操作技能后,我便高兴地背上照相机回到了布伦村。在高涨的热情中,我还买了许多摄影方面的书籍,劳动之余便细心钻研摄影技术。但这种热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便减退了下来。原因是:当时在农村生活的我没有多少经济收入,购买胶卷和冲洗照片的费用,对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此,在拍过一段时间照片过后,我就不敢再轻易拍照。之后大多都是别人购买了胶卷,而请我替他们拍摄人物肖像。所以我的摄影技术也就一直停留在原有基础上。

尽管这样,那时我还一直在幻想,拍摄一些好的作品,以表现自己的才华,获得人们的赞誉。那时我也懂得不能简单地模仿他人作品拍照,应追寻新的视角空间,以使自己的摄影作品有创意。可接下来的事,让我懂得摄影创作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它除了需要有好的照相器材外,还需要拍摄者具有专门学科知识和业务技术水平。

那是一九七七年七月的一天,布伦村大片种植的油菜花正竞相开放,金灿灿的花朵随风起舞、争芳斗艳,给人一种美不胜收的感受。当时我就想把这一场景拍摄下来,定格成一幅风光秀丽的照片。打定主意后,我对画面布局作了设想:远处是蓝天白云下的雪山,近处的油菜花倒影在明净的水面,两名藏族姑娘正身背喷雾器步入其间,她们欢笑着在田间喷洒农药。我向生产队干部提出这一想法后,队干部很高兴,立刻叫来卓玛和央宗两名姑娘,叫她俩梳洗打扮过后,按我的要求在喷雾器中灌上水,有说有笑地在油菜地里喷洒水雾。为了突出人物、展现风光,我将拍摄距离拉开,扩大了拍摄范围,把一前一后俩姑娘置于画面中心,显得人物与花朵自然和谐而富有动感。当我满意这样的画面构图后,便迅即按下了快门。

当时我自信这肯定是一张成功的照片。照片冲洗出来后,如同我想象中的结果一样,画面上的人物和景色都很清晰,更让我得意的是,照片中喷雾器喷洒出的锥形水雾还映出一道彩虹,使得画面更加优美。在沾沾自喜过后,我把这张照片和底片带到了县知青办公室,希望通过他们让更多的人观看到这张照片。后来我在县革委会的宣传栏上,看到了我那张被放大为7英寸的照片,并题名为《高原花朵》。虽然那时照片没有署名作者,但这已经让我喜出望外了,使我沉浸万般喜悦之中,毕竟这是我第一张在公众场合下展示的摄影作品。

而就是这幅照片,后来却又让我从喜悦转为了沮丧。也就在这一年里,一支由省委派遣的“农业学大寨”工作组到了县里,布伦村也有工作组进驻,其中有一名爱好摄影的中年男子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们很快也就结识了,起初的共同话题自然也就从摄影开始。

他姓杜,是四川农业大学毕业生,在省地震局做技术员,大伙都叫他“杜老师”。杜老师说他搞摄影好多年了,可还没有比较满意的摄影作品。当我把《高原花朵》的照片交给他看时,真希望得到他的鼓励和赞许。然而当他端详着这张照片时,却不再吭声,只见他紧锁眉头,然后又倒吸了一口气。我注意着他的表情变化,心里感到十分诧异,真不知自己犯了什么错。当他平静下来后,耐心地对我说:“摄影是一门造型艺术,它的真实性和科学性是不容虚构的,好的作品贵在准确、鲜明地再现出现实生活。”接着他又认真地对我说:“你的这张照片构图设计、景深运用和曝光时间都比较好,关键的问题是这张照片已经违背了科学理念,是一幅失败的摄影作品!”

“违背科学”!“失败作品”!两个像枪弹一样的词汇,突然击中了我的自尊,真让我有一种无地自容的感觉。于是杜老师慢慢地向我讲述起了科学原理:作物在开花期间得靠蜜蜂或其它昆虫为媒介传播花粉,只有经过了授粉的花朵才能结出果实,也才能获得丰收。反之,倘若在油菜花开时节喷洒农药,就等于人为阻断了媒介传播,从而导致油菜花不能受粉结实。听他讲述让我恍然大悟,这一作物的生理知识虽然我也懂得,但在摄影构图中却没有联想到这一结局,完全背离了农业科学原理,实际导致了照片必须具有的真实性。

接着杜老师继续对我说:“摄影作品还有着宣传导向的功能。今后你如果要拍摄喷洒农药的照片,一定要注意掌握喷雾器的使用规则。”“什么是喷雾器的使用规则?”我向杜老师讨教。“每台喷雾器上都写有,要求背着风向作业,不能迎着风向,还必须戴口罩。”他回答我。接着又说:“我们撇开作物花开期间不能喷洒农药事不谈。就你照片中水雾飞散的方向可以断定是迎着风向作业,而且人物还笑逐颜开。这样的照片只会产生误导,没有积极作用。”经过杜老师的点评过后,我仿佛上了一堂深刻的教育课,犹如在迷路途中见到了指路明灯。这以后我懂得了,摄影作品不仅是单纯的视觉感官图片,而且是现实生活的真实记录。至此也让我对杜老师肃然起敬,庆幸他为我拨开了眼前的迷雾。那时我决心向他学习,脚踏实地、勤奋努力,真正掌握专业技术和能力。

第二天我到了城里,向知青办说明来意之后,摘下了《高原花朵》照片。从此后我对农村摄影有了新的认识,也曾拍摄过一些好照片。可惜这以后120照相机被淘汰,黑白照片也再没了冲洗扩印的地点,我也没有能更新摄影设备,之后我便放弃了业余摄影,转向到业余文学创作上。我认识到,摄影与文学创作有一个共同特点,不可能有一条平坦的捷径可行,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创作功底。而这个创作功底来源于:刻苦学习进步,把握社会主旋律,并严格遵循科学原理。否则不管是什么样的作品都将黯然失色,失去生命力。(殷著虹)

责任编辑:鲍江平

上一篇:雪地音符(散文诗二章)

下一篇: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