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张地图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4-28 10:21:50

那时,我陶醉在第一张地图上,有人夸,有人羡,有人喜欢,贼美。

我以优异的成绩结束小学,迈入初中,精力完全投入到文学创作,达到了痴迷、疯狂乃至异想天开的地步。

一个人,任何的思想动因,都是受周边环境影响,环境造就人嘛。在学校,有语文老师挂帅的文学社及《百花园》油印报;生活中,有三哥等大批活跃在县、地区文学社团的文学青年,常聚一起,手捧带着油墨馨香的《银城文艺》,交流创作、朗诵诗歌、谈论理想。银城,即老家岳池,地处川东,盛产大米,故为银城。目睹自己的名字变成铅字,是那般激动,那般惬意,那般自豪。

最难忘的是随三哥参观印刷厂。

新的一期《银城文艺》正在排版。忙碌的捡字大姐见我们,老熟人样招呼三哥,来了?来了。她右手持钳,快速地挑捡着字库中的铅字,又快速地拼在版上。机械地重复着一个动作,她瘦,皮肤很白,缺少阳光那种。三哥说,一篇文章,先要经过编辑,送印刷厂,又要经过捡字、排版、上机到印刷等工序,你想,他们多辛苦?

后来再写,总是不由得想到捡字大姐,想到文章变成铅字的烦琐流程。正如今天侯德云兄谦说,他有文字洁癖,我才明白惜墨如金的重要性,尊重编辑、排版、校对、印刷以及读者,他们,才是我们思想的传播者。

我的文章终于登上《银城文艺》,登上地区报刊,成了学校和家乡的名人。唐老师将我的小说《牛奶,牛奶》刻成蜡纸,推出《百花园》油印报专号,那天我一早进学校,见同学捧着报纸从油印房纷纷走出,才恍悟,我的作品已经“家喻户晓”……

我最终没能在第一张地图上美下去,因为要跳出农门,改变命运,写作之路行不通,必须靠学习。由于创作误了学业,所以高中一毕业,就毅然穿上了军装。

离开家乡的头天,县城阔别三哥。他没有豪言壮语,而是轻描淡写地说:人生,就三张地图。

三哥拿出第一张,县地图。在地图上找到我们排楼乡,说,你现在活跃在这里。也就是说,在这里,你还算个人物。

三哥拿出第二张,省地图。找到岳池,说,这是我们县。再看排楼,没了吧。换言之,你不出县,一辈子只能生活在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你还觉得美吗?

三哥拿出第三张,全国地图。地图上只有四川省、南充地区,没了岳池。三哥什么也没说,我却顿悟了。

当兵出去,不能再回到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一定要奋斗到地图上能看到的地方!三张地图深藏心中,我从容地踏上从军路。

人,一旦目标明确,生活就有了动力,做起事来,自然就持之以恒,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到部队当晚,听说部队即将拉上云南老山前线。也就是说,要打仗了。

说起打仗,谁心里不害怕。刚刚悟出点人生,就迎来硝烟滚滚第一课,第二张地图,能走多远?必须当机立断。得把过去的萤光,汇聚成一束光亮,照亮以后的参战之路……于是我与新战友商量,连夜手写了一份四开小报《月亮报》,交给指导员,并建议在猫耳洞创办,他眼睛一亮……

这个本能举动,为我在老山前线创办油印报《高机连之声》,到结束防御战凯旋回驻地铜梁任炮营部书记,到调县城团部任报道员、报道组长,到上军校,调集团军司训大队、军区宣传处以及总参通信部军事代表局任新闻干事迈出了成功的一步。从第一张地图上出发,直奔着第三张地图而去。2004年,我又如愿以偿转业到了国家主流媒体科技日报社,做了梦寐以求的编辑记者,并定居北京。

三张地图就这样改变了我的命运。感谢三哥,让我的人生少走了弯路,让我的生活掷地有声!我做到了工作生活在第三张地图上最瞩目的地方,它就是——首都北京。

没错,人生还有第四张地图:世界地图。虽然有很多明星大腕、权贵们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走出了第三张地图,成为了第四张地图上某个角落的一分子,但我并不羡慕他们。

因为,我们的祖辈接受的是中国文化,我们的根在中国,基因在中国,甚至在那个只能在第一张地图上才能找到的地方,难道你没感觉到,无论你飞多高多远,总有一块让你无法逃离的磁场,时刻牵引着你,抚摸着你,让你在孤独时感到温暖,在痛苦时感到平静,在快乐时感到充实么?所以,我们不能忘记诞生的地方,哪怕它在地图上找不到!

是的,那个哪怕在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它是故乡,它是我们血脉的发源地。也只有它,才能让你我魂牵梦萦。(蒋寒

责任编辑:拉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