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包出好日子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殷著虹 发布时间:2019-03-21 11:51:32

前些年,我在香格里拉市的一个山区里下乡工作。下乡期间,多数是在村主任家搭伙吃饭。村主任家常年都有四五个请来做工的工人,和他们在一起吃饭,我一日三餐无忧,荤荤素素也很适合我的大众口味。

山乡的饭菜,虽然少了些细烹小炒,多了些杂粮粗米,却让人领受爽口的实实在在。早餐都很简单,基本上是吃馒头之类,午餐和晚餐显得很丰盛。可有一天做饭的村主任夫人却突然有事,没来得及做早餐就出村了。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这有“米”,无“巧妇”之炊,看来也不成。于是我便撸起袖子,开始生火、和面做馒头。一切顺利,开花的馒头让这天的早餐很有滋味。午间,当女主人外出归来时,发现锅里的馒头便问:“今早的馒头真好,是谁做的?”得知是我做的馒头后,这位巧妇疑惑不解地说:“怎么城里人也会做馒头?”我笑了:“你以为城里人都只会买馒头吃吗?别说是馒头,就连包子我也会做。”“真的呀?”她问。“包子是蒸(真)的,面汤是煮的。”我风趣地回答。

我这么一说,倒让女主人有些不好意思了。因为两天前她蒸过包子,由于面皮擀得太薄,她怕粘底漏馅,便把包好的包子反过来放进甄子。有道是“包子好吃,不在于褶上。”尽管这“底朝天”的包子不影响口感,却因没有了褶很不雅观,也让“巧妇”手艺显得拙劣。就因如此,这天之后,我还真在他们家露了一手包包子的手艺,不仅教女主人学会了包包子的技巧,还让那好吃又好看的包子摆上了餐桌。对此,爱开玩笑的女主人问我:“殷大师傅,又是谁教会你包包子呢?”我认真地说:“我是当知青时学会的,师傅是个叫魏建中的同学。”

提起魏建中同学,有一段有趣的往事,我至今难以忘却。那是1974年3月8日这天,我当了一天“大厨”的事。那年我是中甸县(香格里拉市前身)一中高中班学生,当时全校有9个班级,但只有我们这一个高中班。3月8日前一晚上,我们还在教室里上晚自习。只见班主任提着大串的钥匙和一只闹钟来到了教室,他郑重地告诉我们一个“重大事情”。说:“学校炊事员提出‘罢工’了,要求明天三八妇女节给她们放假,由于她们三年都没有享受过节假日,学校领导也说服不了她们,我们班里的男同学能不能明天为学校做一天的饭?”见班主任恳求,同学们都不敢吱声。而那时我生性好强,见班主任无可奈何的举止,心里触动很深,便自告奋勇地说:“我来做饭!”班主任乐了,他问我:“你要哪几个同学参加?”我第一个点名的就是魏建中。因为我和这位同学从小在一起,他母亲是县饮食服务公司经理,经常听他讲起做饭做菜的事。一点没错,魏建中很乐意和我一起当一天的炊事员。之后还有3名同学主动参与,于是我们5人的“炊事班”算是组成了。

接下来班主任带我们去察看厨房,事务长把第二天用的粮油和腊肉过磅后交给我们。那时生活条件差,学校要求我们第二天做的饭菜是:早餐仍然是蒸馒头;午餐也和往常一样是米饭、炒洋芋和干菜汤;晚餐按节日安排改善生活,做苞谷饭、煮腊肉、炒洋芋、炖豆腐、干菜下肉汤。尽管饭菜都很简单,但对我们来说却感到任务艰巨。察看过厨房后,班主任把闹钟和厨房钥匙交给我,而我却像接过战斗武器一样。

当晚,这只闹钟走动的声响让我难以入眠,突然魏建中同学说:“这是不是电影《国庆十点钟》里安装了定时炸弹的闹钟?”听他这么一说,宿舍里的同学突然大笑起来。原来班里的同学无论是不是“炊事员”,都为我们第二天要为全校做饭的事感到兴奋,大家都睡不着。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走进厨房,开始紧张有序地展开各项工作。当我们忙着把揉好的面团切成了馒头,再把馒头一台台地摆进蒸笼准备上锅时,见时间尚早,水还没开,魏建中便奇思妙想地提出:“我们蒸上一甄子包子好不好?”“蒸包子,哪来的馅?”我说。“不用馅。”只见魏建中从厨房里搜出一碗油辣椒,他把馒头面团捏成面皮,加上少许辣椒后便捏成一个美观包子样。于是好奇和顽皮的我们也跟着学起来,三下五除二,很快我们的假包子摆满了最上一层蒸笼。

馒头蒸熟了,最先来打早点的同学争着要“包子”,在发现上当之后,食堂便飘荡出阵阵欢笑声。待事务长从城里买豆腐回来,听到这事后不仅不生气,反倒对我们说:“馒头包子做一笼——大家都蒸(争)气。”这天早餐后,我们又认真做好了当天的午餐和晚餐,让全校同学和教职员工准时开饭,由此我们获得了校内外的广泛赞誉。

第二年我们高中毕业了,班里的同学都将分赴各地农村,我和魏建中被分到了同一个农村“知青集体户”。那时我们在知青户里,每个知青都要轮流做饭,而魏建中便是我们知青中最好的“厨师”。在农村下乡的岁月里,灶膛里时常是红红的火焰,厨房里总是弥漫着热气。有几次在知青集体户家里包包子,我才真正向魏建中学到了这门包包子的厨艺,让我受益得利,之后我还凭借这一技能,增强了生活本领。

而今我退休了,我有更多的时间来料理家务,有着做包子一技之长的我,便“重操旧业”开始为家里人做些包子花卷馒头之类的,久而久之倒觉得包包子给人以其乐融融的感觉,不仅吃着开心,整个过程中还有一种成就感,能充实家庭生活。就因为包包子实惠又实在,于是只要家里人喜欢,我不仅会“发扬光大”自己的“手艺”,还“与时俱进”让自己做的包子“推陈出新”。所以包包子成了我退休生活的快乐之事,缕缕飘香的包子味,也情系着我对家人的爱意。

其实包包子很容易的,只要把和好的面切成小块,擀成厚薄均匀的面皮,左手托着面皮,加上包子馅后,用右手拇指和食指夹住面皮,一提一捏就形成皱褶,收口后就成美观的包子了。而皮薄、馅多、味道鲜美的包子,都会是每个人的最爱,所以做得好的包子,只要咬上一口,食材本身的味道从里向外散发出来,加上松软有麦香味的外皮,都会叫人食而不厌。

我退休之后,我们家总是隔三岔五就要蒸包子,我也在蒸包子的生活中,不断改进做包子的方式方法。过去我们家做包子用的馅是炒熟的肉末,后来觉得这样的包子虽然好吃,但容易掉渣,便改为用生肉泥做馅。这之后我还会在旅游当中发现和学习别人做包子的方法,再加以改进。有一次,我在大理一家包子店看到,店老板在边包包子,边往里加进点姜丝和葱花,回来后便试了试,结果这样做出的包子味道更鲜美。又一次,我在昆明品尝到一家“灌汤包”,皮薄可破的汤包味道特别美,便借故溜进人家的厨房去偷学技艺。近来,我开始追求健康、清淡食品,于是便开始试做素馅包子,使自己做出的包子绵密厚实,麦香十足,更可口、味更好。

就因为今天的我们,处在“糖包子蘸蜂蜜——从外甜透心” 的新时代,甜蜜的生活丰衣足食,富裕的年景和谐安康。在惬意舒心的日子里,美味的包子始终是我们舌尖上的食欲,让我们尽享其佳肴美馔。而从久远的故事延伸到现在的美味里,却又使我难忘今天口福的来之不易。就因为包子包出的好日子,永远也不会离我们远去,因而那温馨家园的袅袅炊烟,依旧萦绕着我们的往事和乡愁,而在美好时光的寻味之中,更让追梦人在幸福的路上,留下一路深刻的记忆……


责任编辑:王靖萍

上一篇:返乡杂感

下一篇:碧塔海是一碗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