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的回忆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刘思来 发布时间:2019-07-18 11:11:08

我时常会想,如果今天没有电话,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在我小的时候,村里还没通电,亲朋好友之间联系,主要是通过写信,一封信件从寄出到送达对方的手里,要经历好几个月的时间。村里随时都会出现一个邮递员的身影,背着专用的邮政包,一家一户地送信。若遇上婚丧嫁娶等急事,专门找几个脚力好的村民,分别通知当事人的远方亲戚,远一点的,一个来回就是好几天。

印象最深的是奶奶去世那一年。那时候,农村每家都会有好几个孩子,而奶奶就父亲和姑姑一对儿女,姑姑又嫁得远。奶奶重病后,姑姑心里着急,为了及时了解奶奶的病情,姑姑总是白天干活,晚上赶路,三五天跑一次。待奶奶的病情终于好转一些后,姑姑才轻松一点,可姑姑刚回去没多久,奶奶的病情又急转直下,父亲连忙请村里走路最快的王叔去通知姑姑,姑姑接到消息后,一路小跑,等姑姑赶到时,奶奶已经去世了,临死之前一直念叨姑姑的名字。姑姑连奶奶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这成了姑姑一生的遗憾,以至于现在姑姑还在念叨,要是当时有电话,姑姑兴许还能见上奶奶最后一面。

奶奶去世后没几年,村子里通了电,但那时候大伙儿生活条件也不好,一年到头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再加上大家也不知道电话是何物,所以刚通电那会儿村子里并没有电话。通电好几年后,村子里最富裕的吴婶家安装了全村唯一一部电话,加之后来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每天都听见吴婶在喇叭里喊接电话的声音。每当父亲打电话回家的时候,吴婶拿着一个大喇叭:“刘二娃家,刘二娃家,接电话了!”我们就跟在母亲后面,欢天喜地地小跑到吴婶家,等父亲打过来。接电话的人太多了,吴婶规定,每人只能说10分钟。拿起电话后,似乎有说不完的话,母亲发现吴婶脸色不对了,赶快挂掉。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十来年,甚至更久,在这些岁月里,吴婶的声音成了村子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后来,很多人家都装上了电话机,吴婶在喇叭里的声音被村里响着的流行音乐代替。为了方便,父亲也咬牙装了一台。自从装了电话机之后,打电话就方便多了,想说多久就说多久。电话机的声音特别大,有时候母亲在地里干活,听见电话响了,再跑回家里接电话。

科学技术往前发展,每一种产品似乎就像动植物一样,自有它的生命周期,电话机也是如此。电话在村子里没有流行几年,手机出现了。用母亲的话说,农村没日没夜忙碌的生活,多数时间都在地里,跑回去接电话多有不便。母亲的建议得到了父亲的同意,终于,我家有了第一个手机。

然而家里并没有高兴多久。买了手机之后才发现,并不是当初设想的那样,走到哪儿都可以打电话。那时候农村手机塔非常少,很多地方其实并不能接收信号,要打电话的时候,得跑去高一点的地方,重新启动一下,等手机有信号了才能拨打电话,直到后来一座座手机塔矗立起来了,信号死角才得以解决。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除了打电话之外,涉及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方面,我们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捷,很多事情不用亲自去跑一趟,一个电话就能够解决。有了手机之后,我们可以做到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另一方面,我们成了低头一族,甚至一家人在一起团聚吃饭的时候,每个人都在玩手机。没有了手机,我们就没有安全感,有的人甚至会出现手机幻听的现象。

不管怎样,我们肯定回不去没有手机时候的状态,也没必要去设想今天没有手机会是什么样子,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状态——我们在享受手机等科技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不能形成过分依赖,要谨防手机依赖给个人身心、生活造成不良影响。


责任编辑:王靖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