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牧歌(小说)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次里拉此 发布时间:2023-02-07 10:18:21

傍晚,永追等在自家小木屋门口,她瞧见远处父母正赶着牛过来了。她小时候也经常待在这牧场,这里也有很多人家的小孩,她们在草甸上追赶玩耍,夜晚躺在自家母亲怀里数着星星睡着。她们那时最大的幸福就是能吃到母亲做的炒奶渣,无忧无虑、幸福自在。永追不得不感叹时代变了,她自己也变了,唯独父母还是像从前那样生活着。父母将27头牛都赶回来了。永追没有想到自己家的牛又繁殖了这么多,感叹着说:“前年你们俩不是卖了8头吗?怎么又有这么多了。”母亲将大牛和小牛分开关好,说:“前年,3个宝贝孙子都要上大学,我俩为了表示一点心意就卖了8头牛。去年,有5头母牛生了5头小牛,今年那5头母牛又生了5头小牛,所以牛就多起来了。好多年以前,我们还养过38头呢,那应该是最多的一次吧。”永追对这个数字有记忆。

“永追呀,你不要觉得你阿爸是个老古董,他刚才跟我说了后天他就打算把这些牛都赶回家,以后都不打算来这里放牧了。”母亲轻声对永追说。

这样的结果永追很满意,自姐姐和妹妹工作后,他们三个姐妹一直劝说父母不要去放牧,都被父亲当成了耳旁风。如今,父亲终于下定了决心,永追很开心,但又带着点哀伤,她明白放牧是父母一辈子的事业,他们的价值是通过放牧体现出来的,如今不让他们放牧,他们就会觉得自己的价值无从体现。永追心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想必他们都会觉得空落落的吧。再看看那些牛儿,永追也明白这是一个残忍的决定,永追很清楚这些牛儿陪伴父母的时间远远多于她们三个姐妹。事实上,永追觉得自己应该感谢这些牛儿,父母应该是把这些牛儿当成自家的一份子了,让他们就这样分离很残忍呢。同时,永追也不知道父亲这次怎么这么容易就妥协了。

旺堆躺在床上眼睛紧紧盯着小木屋的天花板,这个小木屋盖了有30多年了,他也放牧30多年了。起初,母亲桑追让旺堆来放牧时只有3头牛,那时在这牧场上有旺堆一人就够了,后来初生的小牛多了,他一人忙不过来才会让妻子来帮忙十多天,然后又回家干农活。母亲也曾告诉旺堆,在这亚卡草甸不仅仅只是放牧,远在雪山外面的大伯、弟弟、妹妹总有一天会从亚卡雪山回来。他们会在这草甸上相遇,旺堆也坚信会等到他们回来的那天。如今,他已经70岁了,没有再等下去的理由了。自那晚弟弟托梦给旺堆以来,他意识到他所等待的人大概一个都不会回来了,而他在这里放牧又会让子女担忧,旺堆觉着是时候放弃放牧了。桑追也等待着有朝一日能从这亚卡雪山传来好消息。桑追那时还不曾想过,即便家人们能回来,也不用再从亚卡雪山回来,因为时代变了,游子回到故土的方式有很多种。亚卡雪山只代表过去,那是过去一代人的捷径,旺堆很清楚这个状况,可他的内心总有一个声音告诉他:“等待总会有结果。”

翌日清晨天未亮,旺堆就去放牛了。他命令贞安和永追收拾好所有东西,第二天他们就下山回喜埠村。

“阿妈,你说阿爸这次为什么答应得如此爽快。以前我们三姐妹请他下山,他都不肯。这次是我口舌费得最少的一次,他却同意了。”

贞安叹了一口气说:“他这是看不到希望了。可能那个梦让他心灰意冷了,你没发现他这几天一直闷闷不乐吗?”

“什么神奇的梦呀?”

“你阿爸的双胞胎弟弟托梦给他,说是他已经中弹死了。我也不清楚,可我看得出你阿爸是将这个梦当成了事实。”

“哎,那叔叔和大爷爷都出去多少年了。若是活着,早就回来了,不想回来也会来个电话。以前确实没有电话这东西,但现在时代变了,全球通信那么发达,怎么就不联系了呢。我们不知道他们在哪里,但他们知道我们在喜埠村呀。再说了,他们回来也不会从亚卡来的。现在坐飞机、火车都很方便,不需要再翻越雪山了呢。”

“你们3个都说了好几遍了,你阿爸当然知道这情况了,只是他不死心罢了,你奶奶死前又叮嘱着要等他们回来。再说了,这世上谁愿意接受自己的兄弟姐妹就这样死了呢。你阿爸只是觉得他在这里守着就能心安罢了。如今,他终于放下了。”贞安说完若有所思地坐到凳子上。

责任编辑:实习生 余红春

上一篇:【驻村纪事】送医下乡暖民心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