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奔子栏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江初 央金拉姆 杨涛 发布时间:2023-05-30 10:18:45

德钦县奔子栏镇是香格里拉去往德钦的必经之地,无论从香格里拉出发还是德钦下来,到了奔子栏必定要吃顿饭或是留宿一晚,于是,国道214线两旁,饭店、藏饰、银饰店一字排开,这条街也就成了该镇最热闹、最繁华的地段。

作为滇藏茶马古道上的咽喉重镇,奔子栏素有“康巴江南”的美誉,在这里不仅能吃到其他涉藏地区难得一见的新鲜水果,小饭馆里也能吃到最美味的时蔬。

奔子栏在藏语里意为“金色的沙坝”,是德钦县升平镇之外的第二大物资交易市场,也是古代茶马古道一大商埠。过去,这里以出能干的“马脚子”(赶马人)而闻名。在长期的对外联系与交往中,这里的藏族文化呈现出了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奔子栏手工制作的民族工艺品、服饰等因做工精美而享誉中外,奔子栏锅庄热情奔放,深受大家喜爱。

热情奔放的锅庄

在奔子栏,锅庄文化已渗透到大家的生活里,逢年过节或迎来送往,锅庄都是当地人表达情感最主要的方式。

据了解,奔子栏是历史上茶马古道由滇西北进入西藏、四川的咽喉之地。锅庄(卓)是这里最具特色的歌舞,传说南昭公主姜萨取追进藏途经时,每晚都要与当地的老百姓一起跳锅庄。或许是因为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当地的男女老少都十分喜欢锅庄。他们认为,锅庄是祈求地气旺盛、世界和平、吉祥安康的一种最好的娱乐活动,奔子栏锅庄被誉为“活态传承的文化化石”。

1999年以来,奔子栏锅庄先后在日本、马来西亚、 新加坡等地演出 ,多次在各项大赛中载誉而归,在我州新歌新舞乐展中, 奔子栏锅庄连续四届荣获一等奖 ,还代表迪庆多次参加国家级和省级的各项民间歌舞大赛且屡获殊荣。2018年8月,德钦县奔子栏镇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藏族锅庄舞文化之乡”。

绚丽多彩的服饰

在奔子栏镇的卓玛拉姆民族服饰店里,琳琅满目的民族服饰深受消费者青睐。

奔子栏藏族服饰不同于其他地方,它以极其艳丽的色彩和独特的百褶裙独树一帜,庄重中透着活泼,穿上奔子栏藏族服饰,会让人觉得仪式感爆棚。女人的服饰鲜艳不已,精致的金线编成的褂子显得雍容华贵,红色的头饰和白色的百褶裙恰到好处地点缀了女人的端庄。金边帽是奔子栏男子藏装的重要配饰之一,穿上红色楚巴和白色上衣,再配上一把银制的长藏刀就别提多威风了,每一件都仿若工艺品。

据介绍,卓玛拉姆从事服饰制作已经40多年了,从小作坊做起,如今已成立服饰制作公司。她的服饰对制作手艺要求严苛,品质就是卓玛拉姆手工民族服饰经久不衰的根本。“只要能做出来,就不愁销路。”卓玛拉姆说。

奔子栏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衍生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其中,奔子栏木碗制作已拥有上千年的历史,制作技艺十分精湛。

精致唯美的木碗

奔子栏镇被誉为“木碗之乡”,鲁茸益西家是当地最大的藏族传统木制品世家。据介绍,藏族民众对木制器具情有独钟,一个木碗的制作要经过刮灰、上漆、晾干等20多道工序,既是生活用品,也是工艺品。鲁茸益西2004年创办工厂,产品包括藏式糌粑盒、木碗、藏式家具等,价值从二三十元到两万余元不等,产品在云南、西藏、四川、青海等地很受欢迎。

最早,奔子栏镇的木碗制作艺人有200多人,技术都是祖上传下来的。收入多的人家,靠加工工艺品每年可赚四五万元。早在明朝年间,奔子栏制作的艺术品,就远销西藏、青海等藏区,部分还销往印度、尼泊尔。

过去,木碗在藏族人民生活中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呢?藏族群众对木制器具情有独钟,人们把木碗比作自己的情人,形影不离地带在身边。藏族群众上山砍柴、放牧劳作都把木碗揣在怀里,随时用来喝茶、捏糌粑。平时外出做客,掏出自己怀里的木碗,让主人给自己倒茶、捏糌粑,也不会被人认为失礼和可笑。


责任编辑:余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