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蒙自,阳光像融化了的蜜糖一样,甜美的滋味流淌在空气里。当一缕桂花的芬芳掠过车窗,开车的司机笑着提醒游客说:“碧色寨站到了!” 原来碧色寨是一片寂静山林间的村落,这片因电影《芳华》声名大噪的土地,不仅是影视剧中的浪漫取景地,更是滇越铁路百年历史的活化石。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正藏在黄墙红瓦的褶皱里,等待人们去探寻。 换乘上了景交车,沿着蜿蜒的山路缓缓而上,车窗外金黄的稻浪在风中起伏,宛如大地披上了流动的锦缎。随风飘来手风琴版的《绒花》旋律,让人感觉走进了曾经的故事。短短几分钟的车程,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将我们从现代都市的喧嚣,带入了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世界。 转过最后一个弯,一片黄墙红瓦的建筑群豁然出现在眼前,那便是碧色寨景区。站在高处远眺,蒙自坝、草海坝和长桥海的秋季美景尽收眼底,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又似一首凝固的秋日诗篇。太阳为万物镀上一层柔光,云朵在天际缓缓游走,时光在此刻仿佛也放慢了脚步。 走进碧色寨,犹如走进了从前。百年老车站静默地伫立在那里,锈迹斑斑的铁轨泛着冷冽的光,执拗地延伸向远方,仿佛还在等待着下一趟列车的到来。站台上“三面钟”的指针早已停止转动,却凝固住了往昔的繁华。蒙自大清邮政局碧色寨分局、哥胪士酒店的木门紧闭,蒙自海关旧址的墙缝里,野草长得比人还高。斑驳的站牌上还能辨认出“个碧石铁路”的字样,砖墙裂缝里长出的苔藓,像是时光写下的密语。那些老建筑的古朴庄重,如同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静静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风掠过空荡荡的站台,恍惚间,似乎还能听见汽笛的长鸣,看见往来的旅人匆匆的脚步,空气中仿佛还飘荡着曾经的喧嚣和热闹。 碧色寨作为滇越铁路河口到昆明段最大、最重要、保存最完好的车站,承载着岁月的繁华与沧桑。这条全长 854 公里的跨国铁路,一头扎进中国春城昆明的温柔怀抱,一头蜿蜒至越南河内、海防港的壮阔港湾,在山海之间勾勒出一条跨越国界的纽带。而就是这条特殊“牵手”的彩练,像一位沉默的长者,目睹了法国对越南的殖民统治,以及对云南锡矿等资源的掠夺和文化渗透;诉说着中越两国之间的近代友谊,以及地缘政治与文化交融的复杂关系。那些被铁轨碾碎的似水流年,曾经在站台上上演的离别与重逢,早已成了历史长河的滚滚烟云。 当我坐在碧色寨的铁轨上,抚摸着被秋阳晒得滚烫的钢铁,仿佛能感受历史的温度。就是这条云南最早的铁路,因只通国外、不通国内,成为了云南十八怪之一。尽管一米轨距的小火车与现代标准铁轨格格不入,却像一把金钥匙,打开了滇地封闭的大门,让这片神秘的土地与世界相连。作为旧中国规模最小、修建周期漫长、运行速度迟缓的民营铁路,在困境中顽强生长,有力地抵御了法国殖民者对云南矿产资源的掠夺,彰显了中华民族独立自主、自强自立的民族精神,它在云南近代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那每一道铁轨的裂痕,都是历史的刻痕;每一块枕木的纹路,都记录着先辈们的坚韧与抗争。 当夕阳的余晖洒在黄墙上,我从导游那里得知:“米轨” 小火车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但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碧色寨火车站、个碧石铁路警察分局旧址、大通公司旧址、蒙自海关碧色寨分关旧址等 11 处建筑,已成为传承火车文化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这些沉默的建筑物,如同历史的守望者,向我们继续讲述着波澜壮阔的岁月。 是啊,那曾经被车轮碾过的岁月,如今成了托起新轨道的路基。就像铁轨旁不知名的野花,今年开过了,明年还会盛开得光彩夺目…… |